時間悄然滑過八個月的光陰,日曆翻到了2030年的4月。
今年的春節,沈淵與蘇瑤有空回了蘇家一趟。
彆墅裡依舊張燈結彩,年夜飯也熱鬨非凡。
蘇老爺子紅光滿麵,拉著沈淵的手念叨著什麼時候結婚。
蘇父蘇母更是熱情得讓沈淵有些招架不住。
然而,兩人心中懸著一件事——比鄰星艦隊的即將來到。
他們找了個“公司有緊急項目”的借口。
隻在蘇家待了兩天,便匆匆告彆。
在叔叔家拜年同樣隻待了一天。
留下豐厚的年禮和歉意,便駕駛著畢亞達轎車。
回到了老家的基地。
對兩人而言,解決比鄰星的麻煩,才是此刻最重要的事情。
回到基地的蘇瑤,迅速找回了自己的節奏。
鳳凰戰隊的規模早已膨脹到一個天文數字。
指揮如此龐大的艦隊,對她來說,漸漸顯露出?力不從心?的跡象。
為此,她將絕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了戰術演練中。
虛擬訓練空間裡,她如同一位星際交響樂的指揮家。
指尖在控製麵板上翻飛。
調動著由十數萬艘天工仲裁者組成的龐大軍團。
演練著各種複雜的包圍、穿插、伏擊與快速補給戰術。
每一次成功的合圍。
每一次精準的火力覆蓋,都讓她眼中的自信光芒更盛一分。
在絕對的數量優勢下,精妙的戰術更能將勝利的天平徹底壓向己方。
閒暇時,蘇瑤便泡在《星海征途》的遊戲世界裡。
她饒有興致地觀察著全球玩家在“外星入侵”副本中的奇思妙想。
玩家們的戰術依舊層出不窮。
這些腦洞大開的操作常常讓她忍俊不禁,拍案叫絕。
“木頭,你看這個!”她時常指著屏幕。
興奮地向沈淵分享玩家們那些天馬行空卻又暗合某些戰爭邏輯的“妙招”。
“這幫家夥的想象力真是無窮無儘!”
然而,在科技創意方麵,遊戲世界卻顯得有些沉寂。
星海已經將遊戲內的基礎科技庫進行了一定程度上的更新。
但目前依然沒有出現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意設計。
更像是現有技術的合理延伸與優化,缺乏那種顛覆性的“黑科技”設計。
蘇瑤瀏覽著遊戲論壇。
看到玩家們的討論也大多集中在戰術組合和艦船配置優化上。
關於“全新武器係統”或“革命性推進方式”的帖子寥寥無幾。
“好像大家……都遇到瓶頸了呢。”
蘇瑤托著下巴。
看著論壇上一個關於“如何進一步提升主力艦火力密度”的老生常談帖。
有些無奈地對沈淵說:“玩家們現在能想到的創意。
感覺都是在我們現有技術的框架裡打轉。想要那種……
嗯,像當初粒子光速炮或者全頻力場護盾一樣劃時代的東西。
好像很難再冒出來了。”
她理解這種困境:
遊戲裡的科技樹在星海和沈淵的“作弊”式推動下。
已經領先現實太多。
但又沒達到科幻作品中那種能隨意扭曲物理法則的“超科幻”地步。
玩家們受限於現實物理認知和遊戲框架。
想要設計出比現有基地科技更高級、且具備可行性的藍圖,
確實力有不逮,陷入了一種“高不成低不就”的尷尬境地。
沈淵對此隻是淡淡一笑,他比蘇瑤更清楚技術突破的艱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