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黃國首都,一間高度保密的會議室內氣氛凝重。
軒轅、星塵等十餘名參與過“奧爾特雲之眼”特殊副本的國家隊核心成員。
正襟危坐,向幾位肩扛將星和身著便服但氣場強大的領導彙報著他們的經曆與感受。
“那種真實感…遠超以往任何一次遊戲體驗。”
軒轅的聲音沉穩,但眼神深處帶著一絲難以磨滅的悸動。
“被鎖定、被摧毀的瞬間,那種冰冷、絕望的湮滅感,太真實了。
真實到…不像代碼模擬出來的。”
星塵清冷的聲音也帶著一絲波動:“細節也驚人的一致。
外星艦隊的內部結構、士兵的形態、警報的聲音。
甚至是護盾被攻擊時的能量漣漪反饋……
都過於‘完整’和‘合理’,仿佛我們真的在操控某種存在於現實中的設備。”
百曉推了推眼鏡,語氣嚴肅:“領導,我們一致認為,這絕不僅僅是一個‘副本’。
星海科技掌握的技術,或者他們展示給我們的‘背景’,恐怕…有難以想象的現實映射。”
幾人的話語引起了在座幾位領導的高度重視。
他們交換著眼神,都看到了彼此眼中的凝重。
一位領導沉聲問道:“你們的意思是,懷疑這個‘特殊副本’背後。
映射著某種真實的太空事件?甚至可能就在我們太陽係內發生?”
“是!”軒轅代表眾人點頭。
“雖然匪夷所思,但結合星海科技展現的技術實力和副本的詭異真實感。
我們無法排除這種可能。尤其是副本的背景設定。
在奧爾特雲,一支不明的外星艦隊逼近太陽係……”
一位麵容剛毅的老將軍緩緩開口。
聲音低沉卻充滿力量:“你們的感受,國家非常重視。
無論真假,這都指向一種可能性——我們頭頂的星空,並非想象中那麼平靜。”
彙報結束,高層立刻做出決斷。
一道最高級彆的密令下達給國家天文台和深空探測部門:不惜一切代價。
動用所有最先進的天文觀測設備。
特彆是那些指向奧爾特雲區域的射電望遠鏡、紅外巡天望遠鏡陣列。
全力掃描奧爾特雲方向,特彆是玩家們“副本”中遭遇外星艦隊的大致坐標區域!
尋找任何異常能量波動、不明物體集群或艦隊活動的蛛絲馬跡!
一時間,國內幾處大型射電望遠鏡基地進入超負荷運轉狀態。
巨大的天線盤日夜不停地掃描著那片遙遠的、冰冷的星域。
天文學家們瞪大眼睛分析著海量的數據流。
然而,一周過去了,結果卻令人沮喪。
報告彙總上來:目標區域一片“死寂”。
沒有異常的電磁信號爆發,沒有大規模的能量反應,更沒有所謂艦隊的蹤跡。
一切符合奧爾特雲外圍的正常物理模型。
“這不可能……”
一位負責分析的老科學家摘下眼鏡,揉著酸澀的眼睛。
“如果真有那麼大規模的戰鬥和爆炸,能量殘留不可能這麼快消失得無影無蹤。
除非……我們的觀測被乾擾了?”
這個念頭立刻被高層捕捉到。
他們想到了星海科技在網絡世界近乎“神跡”般的掌控力。
“如果是真的,以星海科技展現的技術水平。
屏蔽甚至偽造我們的電子觀測數據,並非不可能。”
一位情報部門的負責人語氣沉重。
不甘心的嘗試隨之而來。
啟用國內幾台口徑最大的、不帶任何電子輔助功能的純光學望遠鏡進行目視觀測!
希望能捕捉到蛛絲馬跡。
但奧爾特雲距離實在太過遙遠,純光學望遠鏡的極限分辨率下。
那片區域隻有永恒的黑暗和模糊的光點。
想要分辨出艦隊級彆的目標,無異於癡人說夢。
最終,高層隻能無奈地將這份彙報和觀測結果列為最高機密。
檔案代號“深瞳猜想”。
結論是:無法證實,但無法證偽,需高度警惕。
同時,內部達成共識:加速國家航天計劃!
必須擁有更強的自主觀測和行動能力,才能擺脫潛在的“信息繭房”。
驗證“深瞳猜想”,或許需要更直接的手段。
比如,派遣探測器深入奧爾特雲。但這需要時間和技術突破。
就在高層為“深瞳猜想”焦灼之際。
一則轟動全球的消息從炎黃國航天部門發布。
繼成功載人登月一年半後。
炎黃國首款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太空飛行器——“月神穿梭艦”,正式麵世!
發布會現場,巨大的全息投影展示了“月神穿梭艦”的雄姿。
它並非傳統的火箭構型,而是呈現出優雅而充滿力量感的梭形流線體。
長52米,最大直徑22米,頭部尖銳直徑8米,尾部稍闊直徑15米。
銀白色的塗裝在燈光下閃爍著冷峻的金屬光澤。
總工程師自豪地宣布關鍵參數:“起飛重量900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動力係統采用12台自主研發的高能粒子推進器。
這使得‘月神’具備從藍星地表獨立起飛、直入太空的能力!
大氣層內最大速度可達25倍音速,單程前往月球僅需約7小時!”
艙內結構也被展示:乘員艙分為駕駛艙、生活艙和實驗艙三部分。
可同時滿足6名乘員3名駕駛,3名科研工程訪客)在太空中的長期工作與生活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