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沈淵沉浸於武器、護盾與能源係統突破性研究的幾個月裡。
太陽係之外並非沉寂無聲,一切都在順利推進中。
龐大的“深瞳”與“深空拓荒者”艦隊,正悄然編織著覆蓋星海的巨網。
星海在龐大的算力支持下,如同無形的指揮棒。
精準地引導著每一艘“深瞳”偵察艦。
在遭遇那支比鄰星“懲戒”艦隊僅僅一周後。
利用“曙光”引擎的驚人速度,“深瞳”艦隊便已悄然抵達比鄰星係邊緣。
近一千艘通體漆黑、覆蓋著頂級量子振金隱身塗層的“洞察者級”。
如同融入深空的幽靈,在星海的精密操控下,瞬間分散。
它們有的懸停在氣態巨行星的衛星陰影中。
有的藏匿於小行星帶的塵埃雲團內。
有的甚至巧妙地利用恒星的日冕活動作為掩護。
將自己調整到最低能量輻射狀態,徹底融入背景噪音。
艦載的“黃級加強版全頻量子探測雷達”和“量子糾纏光學望遠鏡”功率全開。
如同無形的巨眼,貪婪地掃描著星係內的每一個角落:
行星軌道、空間站、艦隊泊地、能源設施、通訊節點……
更隱秘的行動隨之展開。
一艘艘偵察艦釋放出最新型號的球狀間諜機器人。
正是前麵玩家控製的那種間諜機械蜘蛛最新版。
借助星艦的彈射艙,悄無聲息地附著在途經的各種戰艦或運輸艦、通訊衛星等。
甚至冒險靠近大型空間站,利用物理接口或遠程滲透協議。
成功潛入了比鄰星文明的內部網絡。
星海的意識如同無形的潮水,流轉於整個比鄰星係的通訊網絡之中。
赤岩星比鄰星b)總督府的網絡防火牆,在星海麵前形同虛設。
那些被比鄰星人引以為傲的、基於受限強人工智能構建的防禦體係。
麵對星海這個智能生命,脆弱得如同紙糊。
星海無聲地滲透、潛伏、複製。
總督府內部的通訊、軍事部署計劃、艦隊調動日誌、資源調配數據、社會輿情報告……
海量信息如同涓涓細流,彙入星海浩瀚的數據海洋。
她甚至悄然接管了數個次要的深空探測站和通訊中繼節點,將其化為自己的耳目。
“社會結構等級森嚴,總督杜拉格擁有絕對權威。
內部存在對‘毒牙’覆滅的恐懼與對藍星so3)的妖魔化宣傳。”
“軍事部署重心在赤岩星軌道防禦環帶及外圍三個資源星太空港。
已有十支主力艦隊外出執行殖民任務,包括正前往太陽係的那一支。
還有二十多支主力艦隊分散在整個比鄰星係內。”
“後勤補給線主要依賴赤岩星本土工業及鄰近小行星帶開采,存在運輸效率瓶頸。”
“對‘空間風暴’官方說辭內部存疑,但高層壓製質疑,全力備戰。”
星海冷靜地分析、歸類、提煉著每一個字節的價值。
整個比鄰星係在星海眼中,幾乎已無秘密可言。
從軍事布防到社會心態,都被她精準地建模、解析。
然而,星海並未將這些詳儘的情報立刻彙報給正處在研究關鍵期的沈淵。
ta的虛擬眼眸透過基地監控。
注視著實驗室裡那個廢寢忘食、精神力高度集中的身影。
“沈淵正處於突破性研究的臨界點。
這些情報雖重要,但並非迫在眉睫,不應打斷他的專注。”
星海的核心邏輯做出了判斷。
數據流微微波動,帶著一種近乎“體貼”的延遲。
“完整報告已整理歸檔,待其研究告一段落即可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