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月後。
研發中心的核心實驗區,氣氛凝重而熾熱。
巨大的真空管道內。
幽藍色的粒子流在多重引力場約束下,發出低沉的咆哮。
沈淵額角掛著汗珠,精神力高度集中。
感知著那狂暴能量流最細微的變化。
“單元七號引力場,頻率再上調0.5……
對!就是這裡!壓縮峰值穩定!”
他低吼著,手指在虛擬鍵盤上快如閃電。
嗡——!實驗台中央。
一個結構更加複雜精密的曲率引擎核心原型爆發出前所未有的穩定幽光。
周圍的空間漣漪呈現出一種奇異的、高度可控的流線型扭曲。
“成功了!”
沈淵長舒一口氣,疲憊的臉上難掩狂喜。
“星海!記錄數據!‘曙光ii型’曲率引擎原型機。
穩定曲速提升至150c!極限曲速突破200c!
啟動時間壓縮至10秒!能量利用效率提升95!”
幾乎同時。
隔壁能源實驗室傳來星海的同步彙報:“‘燭龍ii型’熱核聚變反應堆原型機。
全功率測試通過!輸出功率穩定在90!
體積僅比30型號增大50!材料應力處於安全閾值!”
“好!雙喜臨門!”
沈淵用力一揮拳。
這兩個月的廢寢忘食,無數次失敗重來,終於結出了碩果!
曲率速度翻了幾番,能源供應也翻2倍。
這為二代星艦奠定了最強大的心臟和雙腿!
他立刻投入下一代主力武器的攻堅。
基於“破軍”重粒子炮的框架。
結合新引擎的能源接口和更強大的約束力場。
一門口徑達到驚人的3000毫米,炮口更加猙獰,
內部流轉著暗金色能量流的巨炮雛形在虛擬工作台上迅速成型。
“‘破軍ii型’重粒子主炮,理論威力再提升200!
射程增加100!充能速度加快50!”
星海同步推演出結果。
護盾係統同樣迎來升級。
“玄武ii型”全頻能量護盾,采用更先進的動態力場耦合算法和能量分流結構。
在“燭龍ii型”澎湃能源的支撐下,防禦係數再翻一倍!
對能量衝擊和動能彈的瞬間抗性達到驚人水平。
“星流ii型”推進引擎的推力也翻了一倍,達到了200萬噸。
讓常規巡航速度提升到0.95c,極限速度更是無限接近光速。
同時,加速度更快,10分鐘內就能進入到巡航狀態。
有了更強大的“心臟”、“雙腿”、“拳頭”和“盾牌”。
艦體本身的升級水到渠成。
沈淵的目標很明確:尺寸!
他要讓二代星艦,也就是玄級星艦,從視覺上就碾壓比鄰星艦隊!
“星海,以現有最堅韌的三號振金合金ii型強度提升100)骨架為基礎。
結合最新型的緩衝結構,計算在不影響整體結構強度和機動性的前提下。
各艦種的最大合理放大尺寸!”
星海眼中數據流奔湧:“計算完成。
綜合引擎推力、護盾覆蓋範圍、武器平台需求及內部空間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