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淵的目光最後停留在“總結”那一行。
全能通用型。
什麼都會一點。
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
一艘能夠應對各種複雜戰場環境,既能作為強大的指揮核心和火力支點。
又能適應長期遠征、具備極強自持力和生存能力的旗艦。
“所有測試項目完成。”
星海的聲音響起。
“性能數據已封存。青龍號狀態完美,符合列裝標準。”
沈淵深吸一口氣,從艦長席上站起身。
他再次望向舷窗外那無垠的深空和遠處若隱若現的護航艦隻。
“我宣布。”他下令,聲音沉穩而有力。
“青龍級首艦‘青龍號’,所有測試通過,即日起,
青龍級正式列編入星輝議會主力艦隊作戰序列。”
“指令已記錄並發送至其他議會成員。”星海回應。
“返航。”沈淵最後看了一眼這片測試空域。
“指令確認。設定返航坐標。曲率引擎啟動。”
青龍號這頭剛剛展露了全部獠牙的鋼鐵巨獸,
再次悄無聲息地滑入超空間,返回月球基地。
短暫的航行後,沈淵回到了藍星基地研發中心。
母巢的基因分析全息模型依舊在緩緩旋轉,進度條指向百分之二十三。
目光掃過太陽係與腐淵星域的兵力部署數據。
“星海。”
“在。”
“青龍級測試數據已確認,性能達標。”
“啟動青龍級量產建造計劃。”
“指令確認。請設定具體建造方案。”
沈淵走到主控台前,調出青龍級的全息藍圖。
“首先,將現有青龍級劃分出兩種型號。”
“a型,保留完整載人生態模塊,作為高級指揮官的旗艦。”
“b型,無人型號,省去載人設施,擴大貨艙容量,
增強後勤補給與物資攜帶能力,作為你們智能生命操控的核心旗艦。”
他的手指在虛擬界麵上快速劃動,標注出a型與b型的設計差異。
“建造比例,以現有艦隊規模為基準。”
“每100艘玄級ii型,或每10艘蜂群主宰級,配置1艘青龍級旗艦作為小隊核心。”
他調出當前艦隊部署數據。
“腐淵星域前線:
玄級ii型90萬艘,蜂群主宰10萬艘,磐石級100萬艘。”
“太陽係駐防艦隊:
經過後麵三個月建造,恢複到同樣的星艦規模,
玄級ii型90萬艘,蜂群主宰10萬艘,磐石級100萬艘。”
“統計出以當前艦隊規模需要的青龍級旗艦數量。”
星海的數據流無聲閃爍。
“計算得出,需配備青龍級數量:
玄級ii型配備艘,蜂群主宰配備艘,合計艘。”
沈淵稍作思索,便做出決定。
“湊個整。總計建造艘青龍b型旗艦。”
“此外,單獨建造10艘青龍a型。
其中三艘作為爺爺、蘇瑤、大伯父三人的專屬指揮旗艦。其餘留著備用。”
星海立刻響應。
“方案已記錄。計算建造需求……”
“青龍級艦體龐大,需3級及以上大型軌道星港船塢方可承載建造。”
“當前符合建造條件的星港基地數量,約占全部分基地總數的48.7。”
“產能評估……現有符合條件的星港同時開工,
可滿足首批艘青龍級的建造槽位需求。”
“材料與資源充足,建造指令可立即下達。”
“確認執行。優先級:高。”
沈淵最終拍板。
“指令已下達。各符合條件星港已接收藍圖及建造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