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院長本身是個工作狂,她和施院長不同,不擅長處理人際關係,但她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祖國的事業。
二人從材料室出來,又去了其他房間,但僅限於路過。
每走過一個房間,俞院長都如數家珍一樣介紹一遍,逛完整個二層,江星月對俞院長的管理模式感到震驚。
高度自主化、個性化,這樣的想法在當代花國十分罕見。
“怎麼?你覺得我會是一個老古董,不懂變通?”
“怎麼會,我隻是很高興,我喜歡這樣的工作環境。”每個人可以選擇獨立工作,也可以選擇一起辦公,還可以按照意願隨時調整,工作模式簡直不要太棒了。
“行,那我再帶你去第三層看看,那裡人會多一點。”
第三層雖然人多,但看得出來做事很有章法,且目前因為設計陷入瓶頸,工作並不多,一切都井然有。
有了俞院長的介紹加上她自己的觀察,一圈下來,江星月對於目前項目的進度還有車間的製造能力都已經心中有數。
等二人離開之後,幾個工程師麵麵相覷:他們還是頭一次發現俞院長竟然這麼健談。平時下達任務都是言簡意賅,就連開會話都不太多。
今天這什麼情況?
還有院長身邊的那姑娘,什麼來頭?
竟然能讓俞院長親自帶著過來。
算了,也不差這一會兒,早晚能知道,他們還是先趕緊工作吧。
“一會兒吃飯的時候我和大家介紹一下你,方便以後工作。”
十天前,俞紅梅接到了二號領導的電話,問了她星鬥項目的研究進展,然後說有一個舒坦夫畢業的優秀人才要過來工作。
她在電腦上也接收到了對方的照片,當時就還覺得領導怎麼會允許一個年齡這麼小的人進入基地參與星鬥項目,經過剛剛辦公室的測試,她覺得可能是自己太過狹隘了。
“您看著安排就好。”
“對了,我想了解一下星鬥項目的進度,還有其他人負責的大概內容。”
“如果有單獨的實驗室我想自己先獨立工作一段時間,如果沒有的話,能不能麻煩您儘量安排一個人少一點的實驗室。”
這幾年她在鷹醬跟著米修一直是在獨立的實驗室,所以也就慢慢習慣了這種方式。
在不熟悉的團隊中,磨合總是需要時間的。
俞紅梅自然不會在意這些,不過想要獨立開展項目看來很有信心。
“實驗室還有很多,101號到116號實驗室目前還沒有人使用,你可以隨意選擇,需要什麼設備到時候和我說。”
俞紅梅不知道江星月的自信是來自初生牛犢不怕虎的無知,還是運籌帷幄的成竹在胸。
“好,那就101號吧,至於設備,一會兒我回去列個單子給您。”
研究出結果是必然的,不同的是時間問題罷了。
星鬥項目她雖然也很關心,但這隻是基礎,她會參與,隻是她的起點。
腦域中已經把三百多年收集到的記憶整理好了,知識體係已經構建完成,在鷹醬學習的幾年更是把所有知識都梳理了一遍,將理論與實際結合起來,成為了獨屬於她江星月自己的知識。
不但有理論知識還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可以輸出新觀點,創造新理論。所以她對自己,對未來的研究充滿信心。
不管江星月有沒有這個本事,但不得不說,心態這一塊兒是讓俞紅梅放心了,至少悲劇不會再重演。
宿舍雖然很簡單,但並不簡陋,二十平米的空間,不但有床,還有衛生間和洗浴室,雖然不能和鷹醬比,但這可比西南那會兒強多了,她很滿意。
“鐺!鐺!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