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兩個月中,江星月做的最多的就是否定。
甲板厚度不符合她的設想,否定。
主體材料過於傳統,弊端太多,否定。
甲板長度、寬度沿用其他發達國家數據,否定。
外塗層顏色不行,否定。
......
推開會議室門時,圍著小會議室的長桌坐滿了人,最前麵的黑板上已經放好了今天要討論的設計圖部分。
細碎的陽光落在每個人身上,明明是歲月靜好的場麵,可會議室卻一片死氣沉沉。
這些日子彆說是穆文斌、林唐、趙孟、楚亞君這些共事不到一年的新同事,就連萬教授、吳教授還有王鑫,都掩不住心裡的自卑還有煩躁。
都是行業頂端的人,一次次被否定,自信心備受打擊。
如果江星月說的沒道理還好,可偏偏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準確的踩在他們的痛點上。
最後自己就把自己說服直接否定了原有設計。
不過好處也有,他們好像又成長了,雖然有點不可思議,但事實就是他們思維和視野都被打開了。
“甲板布局今天是第五版,一定要有個定論了。”
穆院長主持會議,第一句話就定了調子。
江星月的打開手裡的激光筆,激光點在圖紙上,每一個人都能看清楚,她聲音沉穩有力,充滿自信。
“我們的預計排水量十二萬噸,采用新型合金之後艦長可以到三百八十米,飛行甲板最大預計寬九十米,最多可搭載八十到一百零五架艦載機。”
她的手指很穩,將圖紙上一個個數據指給所有人看:“吳教授,新的甲板布局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問題,重量輕、強度高、防水性能好、造價低是目的,高強度低合金鋼與鈦合金各有利弊,這一點需要你們想到一個完美的解決方案。”
吳教授接收到江星月的眼神,鄭重的點了點頭,這個任務還是很重的,前幾個月他們已經開始嘗試,鈦合金雖好奈何造價太過昂貴。
會議室內隻有筆在紙上記錄時的聲音,還有江星月對著不同組提出的一個個要求還有任務。
聽著聽著會議桌上右側偏前位置的楚教授,筆下的動作突然頓了頓,低頭仔細看了一眼筆下的數據,然後目光一凝,在紙上開始迅速計算。
哪怕有了計算機,他還是更習慣在開會的時候用筆去計算。
五分鐘後,看著紙上滿滿的數據,筆尖落在最後一組數值上。
待到江星月停下來的時候,楚亞君立刻舉手示意,將自己手裡的計算過程展示在所有人麵前。
“江同誌,穆院長,你們看,這是我剛才根據這次的布局計算出來的發動機功率和續航之間的關係,如果采用新布局,艦體可能增重一百噸,彆小看這一百噸,是會直接影響航程的!”
楚亞君眼中的焦急傳遞到了每一個身上,眾人指著他紙上的數據,開始三三兩兩和身旁的人討論。
要說以前,江星月會直接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還有計算公式,現在她選擇放手讓大家討論,隻有實在存疑的地方她才會插手。
單單楚教授提出的這個問題,大家就討論了兩個多小時。
最終還是吳教授承擔了所有,他歎息一聲,對著楚教授說:“隻要主體材料夠輕,這一百噸省省就出來了,我去想辦法。”
其餘人心裡的大石頭瞬間落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