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一年之約還早,江星月心裡頓覺輕鬆起來。
這次自己也沒做什麼,這可是實打實的新成果,領導總沒話說了吧。
之前大家有項目完成,江星月會提出另一個新項目,可這次沒有。
鄭芸有些惆悵,轉頭看向身邊吃飯的阮丁香。
“你說,院長是不是覺得我們的項目做的沒有那麼好,所以才沒有說新項目的事情。”
阮丁香剝下雞蛋殼,看了一眼身邊的鄭芸:“我倒不覺得,就是機器人項目完成那次院長不也沒說新項目。”
“那到底是為什麼呢?”
鄭芸疑惑。
現在所裡就還有兩個項目,一個是空間站一個是登月計劃,這兩者之間聯係又很緊密,難道是想完成這兩個項目再說?
“想不通,真的想不通。”
江星月端著托盤過來的時候正聽到鄭芸嘴裡嘟囔著這句話。
順嘴接道:“什麼想不通?”
“想不通怎麼沒有公布新的項目。”
被當事人聽到,鄭芸也沒覺得有什麼,問出來心裡就不再糾結了。
“其實也沒什麼,手頭這兩個項目關係重大,想著大家一起努力做好,也給後麵打下基礎。”
空間研究所裡這些人之前都是各個方向的人才,經過差不多一年的鍛煉,他們的綜合能力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專業能力也有了長足進步。
但還是有些不夠。
空間站和登月計劃就是他們最後的磨刀石。
聽她這麼一說,鄭芸心裡也踏實下來。
“行,院長,我明白了。”
在距離和淩老約定時間還有三個月的時候,研究所,會議室。
“我們目前在軌微星已經有一千三百七十六顆,下一步就是載人航天而載人航天之後必然是空間站。”
“現在大家說一說這個月的工作情況吧。”
江星月端坐在首位,視線掃過周圍眾人,講話的時候眼神無波無瀾。
左右看了看,吳教授作為前輩,打開自己麵前的資料,第一個開口。
“空間站的材料我們優先選擇重量輕、強度高、抗輻射、耐極端溫度的材料,同時參考其他特殊設備,主要考慮到了鈦合金、碳化鋁合金、光纖、鉛等材料,結合3d打印技術,根據不同材料特性分彆作為支撐支柱、防輻射層......”
吳教授講了足足十八分鐘,條理清晰,內容詳儘,江星月點頭,覺得自己真是給研究所找了一個定海神針。
什麼問題到了吳教授這裡總能解決。
“不過。”
心裡正高興著,就聽到吳教授突然話鋒一轉。
“空間站內有科研人員生活,如何保證他們在太空中的人身安全也是一個問題。”
以前的微星完全不需要考慮這個問題,航母呢可以有透氣的地方,可人要在太空生活,該如何避免材料本身產生的有毒有害物質也是一個問題。
眾人都陷入思索,沒有先例可以參考,他們隻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
兩分鐘後,大家紛紛看向江星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