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的存在模式就是一座牢籠,而我們要做的,是打破這個牢籠,讓所有生命真正自由。”
虛實之橋補充“我們不是要剝奪生命的選擇權,而是要給予它們更好的選擇。”
“在完美態中,生命依然可以創造,可以體驗,可以成長,但不需要通過痛苦來實現。”
“就像學習可以不通過體罰來進行,成長可以不通過創傷來實現,連接可以不通過失去來珍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前的模式是低效的、殘酷的、不必要的。”
“我們要升級它。”
向無咎聽完,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他必須承認,本源之外者的論述很有說服力。
如果真的可以創造一個沒有痛苦的世界,那為什麼不呢?
痛苦真的是必要的嗎?
還是隻是因為我們已經習慣了痛苦,所以給它賦予了意義?
但同時,他內心深處有一種不安。
這種“完美態”聽起來很美好,但總感覺缺少了什麼。
“我想問幾個問題。”向無咎說。
“請說。”
“第一,在完美態中,生命會保留記憶嗎?還是會忘記當前存在模式中的一切?”
邏輯之源說“會有選擇。願意記住的可以記住,願意忘記的可以忘記。”
“但我們建議忘記,因為當前存在模式中的記憶大多是痛苦的,留著隻會是負擔。”
“第二,完美態中的生命會有個體差異嗎?還是都會變得相同?”
混沌之母說“會有差異,但這種差異是和諧的、互補的,不會導致衝突和傷害。”
“每個生命都有獨特的特質,但這些特質都是完美的,不會有缺陷,不會有短板。”
“第三,如果有生命在進入完美態後,又想回到當前的存在模式,可以嗎?”
虛實之橋沉默了片刻,然後說“理論上可以,但我們不認為會有生命想要回來。”
“誰會放棄完美而選擇不完美?誰會放棄快樂而選擇痛苦?”
“這就是我的擔憂所在。”向無咎說,“你們的完美態聽起來確實很美好,但它有一個致命的問題。”
“什麼問題?”
“它是單向的。”向無咎說,“一旦進入完美態,生命實際上就失去了真正的選擇權。”
“因為在完美態中,所有的選擇都指向同一個方向——維持完美。”
“任何可能打破完美的選擇都不會存在,任何可能導致痛苦的可能性都被提前消除。”
“這看起來是自由,實際上是另一種束縛——被完美束縛。”
“而且,你們說在完美態中可以成長,但我想問,成長的目標是什麼?”
“如果一開始就是完美的,還能往哪裡成長?”
三個本源之外者沉默了。
向無咎繼續說“你們把當前的存在模式比作牢籠,但我認為,你們的完美態才是真正的牢籠。”
“因為在當前的模式中,雖然有痛苦,有限製,但生命有無限的可能性。”
“一個人可以選擇善良,也可以選擇自私。”
“可以選擇堅持,也可以選擇放棄。”
“可以選擇愛,也可以選擇恨。”
“正是這些選擇的開放性,這些結果的不確定性,才讓生命是真實的,是自由的。”
“但在完美態中,所有的選擇都被優化了,所有的可能性都被篩選了,隻留下那些選擇和可能性。”
“這不是自由,這是溫柔的專製。”
“而且,你們有沒有想過,完美本身可能是一個陷阱?”
“什麼意思?”邏輯之源問。
“完美意味著沒有改進的空間,意味著已經到達終點。”向無咎說,“但生命的本質是流動的,是變化的,是永遠在路上的。”
“一旦到達了所謂的完美,生命就停止了,雖然還存在著,但已經失去了生命性。”
“就像一幅畫,在創作的過程中是活的,但一旦完成並裱起來,就成了死的藝術品。”
“你們的完美態,會把所有生命都變成精美的藝術品,看起來完美無缺,但實際上已經失去了生命的活力。”
混沌之母第一次出現了波動“你的意思是,不完美才是生命的本質?”
“不隻是不完美,更是不確定性、開放性、可能性。”向無咎說,“生命之所以寶貴,不是因為它能達到某個完美的狀態,而是因為它永遠在變化,永遠在成為。”
“痛苦確實存在,但痛苦也是這個過程的一部分。”
“如果我們為了消除痛苦而消除了整個過程,那我們同時也消除了生命本身。”
虛實之橋說“但你如何向那些正在承受巨大痛苦的生命解釋這個道理?”
“你如何對一個飽受戰爭折磨的孩子說,痛苦是有意義的?”
“你如何對一個被疾病折磨的老人說,不完美是生命的本質?”
“他們會接受嗎?他們不會更願意進入一個沒有痛苦的完美態嗎?”
向無咎沉默了。
這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站在理論的高度,他可以論述不完美的價值,但對於正在承受痛苦的個體,這些論述是否顯得太過冷酷?
“我承認。”向無咎最終說,“對於那些正在承受巨大痛苦的生命,完美態確實是一個誘人的選擇。”
“但我想問你們,如果真的實施完美態,你們打算怎麼做?”
“是強製所有生命進入?還是給他們選擇權?”
邏輯之源說“我們會給他們選擇權。我們會向所有生命展示完美態的樣子,讓他們自己決定是否進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那就夠了。”向無咎說,“如果你們尊重選擇權,那麼我沒有理由反對。”
“讓那些無法承受當前存在模式的生命選擇完美態,這是一種慈悲。”
“但同時,也要保留當前的存在模式,讓那些願意在不完美中尋找意義的生命繼續他們的旅程。”
“兩種模式並存,互不乾涉,各自為願意選擇它的生命提供可能性。”
“這才是真正的平衡。”
三個本源之外者同時沉默了。
良久,邏輯之源說“你的提議...我們需要討論。”
“但有一個問題——如果兩種模式並存,它們之間的界限如何維持?”
“會不會出現完美態中的生命被當前模式中的生命傷害,或者反過來?”
“這需要建立一個緩衝機製。”向無咎說,“比如一個中間區域,在那裡,兩種模式可以交流,但不會互相傷害。”
“而且,要允許生命在兩種模式之間轉換,雖然轉換可能會有代價,但至少保留這個可能性。”
“這樣,完美態就不是一個終點,而是一個選項。”
“當前的存在模式也不是一個牢籠,而是另一個選項。”
“生命可以根據自己的狀態和需求,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存在方式。”
混沌之母若有所思“一個多元的存在體係...這倒是我們沒有考慮過的方案。”
“但實施起來會很複雜。”
“複雜總比簡單粗暴要好。”向無咎說,“而且,這種複雜性本身就是生命豐富性的體現。”
“如果為了簡單而選擇單一模式,不管是完美態還是當前模式,都是對生命多樣性的否定。”
虛實之橋突然說“向無咎,你很有意思。”
“本源意誌找你來,本以為你會堅決反對我們,但你卻提出了一個中間方案。”
“你不是在維護當前的存在模式,而是在尋求更大的平衡。”
“這正是我的立場。”向無咎說,“我不是任何單一模式的辯護者,我隻是平衡的踐行者。”
“當前的存在模式有其價值,但也有其缺陷。”
“你們的完美態有其吸引力,但也有其問題。”
“與其選邊站,不如整合兩者,創造一個更包容的體係。”
三個本源之外者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和交流。
向無咎能感覺到,它們在進行某種超越語言的深層溝通。
終於,邏輯之源開口“我們接受你的提議。”
“但有一個條件——你必須參與這個多元存在體係的構建。”
“因為這需要一個真正理解平衡的存在來協調,而你是最合適的人選。”
“而且,作為第一個提出這個方案的存在,你有責任見證它的實施。”
向無咎點頭“我接受。但我也有一個條件。”
“說。”
“在構建這個體係的過程中,必須谘詢各個層次的生命意見,不能由我們這些高層存在單方麵決定。”向無咎說,“畢竟,這個體係是為所有生命服務的,他們有權利參與設計。”
“同意。”混沌之母說,“但這會讓過程變得更加漫長和複雜。”
“沒關係。”向無咎說,“好的體係值得花時間去構建。”
喜歡獨鎮萬古:我隻是個小捕快請大家收藏:()獨鎮萬古:我隻是個小捕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