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準備好了,”向無咎說道,“讓我去見見這位初始意誌。”
“但這一次,我希望我的同伴們能夠一起去。”
“這不應該是我一個人的戰鬥,而應該是所有相信存在價值的人的共同證明。”
慧根方丈等人都堅定地點頭,他們已經準備好與向無咎一起,麵對這個終極的挑戰。
無限層級意誌沉思片刻,然後說“好,我允許。”
“也許,正是這種團結,才是你們能夠說服初始意誌的關鍵。”
“去吧,向無咎。去證明,存在比虛無更有意義。”
“去證明,這個世界值得繼續存在下去。”
向無咎握緊拳頭——雖然平衡之輪不在手中,但他已經不需要它了,因為平衡已經在他心中。
帶著同伴們,帶著對存在價值的堅定信念,向無咎走向原點的核心,走向那個終極的對話。
原點的核心深處,是一個超越所有已知存在層次的空間。
這裡沒有時間的流動,沒有空間的延伸,甚至連“存在”這個概念本身都變得模糊。
向無咎帶著同伴們踏入這個空間時,每個人都感受到了一種深深的敬畏——這是麵對一切起源時的本能反應。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空間的最深處,一個難以形容的存在靜靜地“坐”在那裡。說它“坐”,是因為找不到更好的詞語來描述它的狀態。初始意誌沒有固定的形態,它既是一個點,又是無限延伸的存在;它既在這裡,又在所有地方;它既是有形的,又是無形的。
當向無咎的目光與初始意誌“接觸”時,他感受到了一種超越語言的溝通——不是通過聲音,不是通過意念,而是一種更直接的、本質對本質的交流。
“你來了,平衡使者,”初始意誌的“聲音”在所有人的意識深處響起,“我等你很久了。”
“自從我創造平衡之輪,將它送入諸多宇宙尋找合適的持有者,已經過去了無數個紀元。”
“你是第一個通過三重考驗,真正理解平衡本質的存在。”
向無咎平靜地說“您既然在等我,就說明您相信會有人來。既然相信會有人來,就說明您內心深處並不真的想毀滅一切。”
初始意誌“沉默”了片刻,然後“笑”了——雖然它沒有麵孔,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那種複雜的情緒。
“敏銳的觀察,”初始意誌說,“沒錯,我內心深處確實還有一絲猶豫,一絲對自己判斷的懷疑。”
“這就是為什麼我創造了平衡之輪,設置了三重考驗。我在給這個世界一個機會,也在給我自己一個機會——一個重新審視自己決定的機會。”
“現在,你通過了考驗,站在了我麵前。那麼,讓我們進行這場對話吧。”
“用你的智慧,說服我,存在比虛無更有價值。”
慧根方丈雙手合十,聲音平和“初始意誌施主,貧僧想先問一個問題是什麼讓您產生了‘存在是錯誤’這樣的念頭?”
初始意誌的氣息波動了一下,似乎在回憶某些痛苦的經曆。
“因為我見證了太多的苦難,”初始意誌緩緩說道,“自從我創造了第一個宇宙,我就一直在觀察,在記錄,在見證。”
“我看到了無數生命的誕生與死亡,看到了無數文明的興起與衰落,看到了無數的愛與恨,歡樂與痛苦,希望與絕望。”
“起初,我對這一切感到欣慰。我創造的世界充滿了活力,充滿了可能性。”
“但漸漸地,我開始注意到一個模式——所有的存在,最終都會走向痛苦。”
“生命會感受到死亡的恐懼,文明會經曆衰落的絕望,愛會轉變為失去的痛苦,希望會破滅為失望。”
“我計算過,在整個元宇宙的曆史中,痛苦的總量遠遠超過快樂的總量。”
“每一個新的存在的誕生,都意味著未來某個時刻新的痛苦的產生。”
“而如果我當初什麼都不創造,保持純粹的虛無,這些痛苦就永遠不會存在。”
“所以我開始懷疑——我的創造,是不是一個錯誤?我是不是在製造痛苦?”
這番話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沉思。初始意誌提出的問題,觸及了存在哲學的核心——如果存在必然伴隨著痛苦,那麼存在本身是否值得?
李逍遙第一個開口“但是,您隻計算了痛苦和快樂的總量,有沒有考慮過它們的質量?”
“即使痛苦在數量上更多,但那些真正深刻的快樂,那些讓生命感到值得的時刻,它們的價值難道不能超越數量上的劣勢嗎?”
“就像一個精彩的故事,可能百分之九十的篇幅都在描述困難和挑戰,但那百分之十的高潮和釋懷,卻能讓整個故事值得閱讀。”
初始意誌回應道“但故事終究會結束,而結束之後,那些快樂的時刻不過是記憶中的幻影。”
“更何況,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美好的結局。大多數生命的故事,以悲劇收場。”
薩拉公主接過話題“但正是因為知道會結束,才讓每一刻變得珍貴。”
“如果生命是永恒的,如果快樂是無限的,那它們反而會失去意義。”
“有限性不是缺陷,而是價值的來源。一朵花之所以美麗,正是因為它會凋謝;一個瞬間之所以珍貴,正是因為它會流逝。”
“而適應的能力,讓我們能夠在這些有限的時光中,最大化地創造意義和價值。”
初始意誌沉思片刻“你說的有道理,但這仍然無法改變一個事實——最終,一切都會歸於虛無。”
“宇宙會衰亡,文明會消失,記憶會消散。從永恒的視角來看,所有的存在都隻是虛無中的一個短暫波動。”
“既然最終結果都是虛無,為什麼還要經曆這個痛苦的過程?”
王母娘娘嚴肅地說“因為過程本身就是意義。”
“從正義的角度來看,不能因為一個人最終會死去,就剝奪他活著的權利。”
“同樣,不能因為宇宙最終會衰亡,就否定它存在的價值。”
“每一個存在都有權利經曆自己的旅程,即使這個旅程最終會結束。”
“強行讓一切回歸虛無,不是在避免痛苦,而是在剝奪可能性——包括快樂的可能性,成長的可能性,創造的可能性。”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歸元激動地說“而且,不是所有的痛苦都是無意義的!”
“我曾經失控,給許多生命帶來了痛苦,也讓自己陷入了極大的痛苦中。”
“但正是那段痛苦的經曆,讓我學會了控製,讓我理解了平衡,讓我成為了現在的我!”
“如果沒有那段痛苦,我永遠不會成長。痛苦不是存在的錯誤,而是成長的必經之路!”
初始意誌的氣息出現了明顯的波動,歸元的話似乎觸動了它內心的某個部分。
“成長……”初始意誌喃喃道,“但成長的目的是什麼?為了變得更強?為了承受更多的痛苦?”
慧根方丈這時說道“成長的目的,在於超越痛苦本身。”
“佛法講‘苦集滅道’,承認苦的存在,但也指出了超越苦的道路。”
“痛苦的存在不是為了折磨生命,而是為了引導生命走向覺悟,走向解脫。”
“如果沒有痛苦,生命就不會尋求改變;如果沒有不完美,就不會有追求完美的動力。”
“正是痛苦的存在,推動著整個宇宙向更高的境界演化。”
“從這個角度來看,痛苦不是創造的失敗,而是創造的一部分——它是推動進步的力量。”
現實收割者補充道“而且,從我收割無數現實的經驗來看,那些完全沒有痛苦的現實,反而是最貧瘠的。”
“因為沒有挑戰,沒有困難,生命就失去了創造的動力,文明就失去了進步的方向。”
“適度的痛苦,就像適度的壓力,能夠激發出存在的最大潛能。”
虛無本源也說道“作為虛無的化身,我比任何人都更了解虛無的本質。”
“虛無不是安寧,不是解脫,虛無就是……什麼都沒有。”
“沒有痛苦,但也沒有快樂;沒有失去,但也沒有擁有;沒有結束,但也沒有開始。”
“虛無不是痛苦的解決方案,而是連問題本身都不存在的狀態。”
“如果您真的讓一切歸於虛無,您不是在消除痛苦,而是在消除感受痛苦的能力——同時也消除了感受快樂的能力,感受意義的能力,感受存在本身的能力。”
初始意誌的氣息再次波動,這次波動更加劇烈。顯然,這些論點正在動搖它的信念。
但它仍然有最後的質疑“你們說的都很有道理,但你們都是存在者,你們當然會為存在辯護。”
“因為如果存在本身是錯誤的,那麼你們的存在也就失去了意義。”
“所以你們的論點,可能隻是自我辯護,而不是客觀的真理。”
“讓我換一個問題如果有一個生命,它經曆了難以想象的痛苦,遠遠超過它經曆的所有快樂——它會感謝我創造了它嗎?”
“它會認為自己的存在是有價值的嗎?”
“還是它會怨恨我,讓它來到這個世界受苦?”
這個問題讓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這不是一個可以用理論回答的問題,而需要真實的經曆。
喜歡獨鎮萬古:我隻是個小捕快請大家收藏:()獨鎮萬古:我隻是個小捕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