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夠了。
輪回邊緣界,向無咎收起了第五顆種子。
團隊又多了一個成員——絕對矛盾。
“五顆了。”本源意誌說,“還有兩顆。”
“第六顆種子,在遞歸深淵。”
星圖上顯示出一個奇特的空間,那裡的結構是自我嵌套的,無限循環的。
“遞歸深淵,是一個困在自己邏輯中的空間。”本源意誌解釋,“那裡的一切都在無限重複,無限嵌套。”
“就像一個函數調用自己,永遠無法返回。”
“守護第六顆種子的,是無限遞歸——一個困在自己思維循環中的存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它不停地思考同一個問題,不停地陷入同一個邏輯,不停地重複同一個行為。”
“它想要停下來,但它無法停下來。”
“因為停下來本身,也成了它遞歸的一部分。”
“這...”魏無忌說,“聽起來像是精神疾病中的強迫症?”
“類似,但更加極端。”本源意誌說,“強迫症患者還能在某種程度上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但無限遞歸,已經完全困在自己的邏輯中,無法從外部視角看待自己。”
“它就像一個永遠在運行的程序,永遠無法停止,也永遠無法跳出循環。”
“而要對付它...”
本源意誌看向向無咎。
“需要你從外部打破它的遞歸,幫它找到的路徑。”
“就像調試一個死循環的程序。”
“這需要極高的智慧和耐心。”
“因為你必須理解它的遞歸邏輯,找到循環的入口和出口,然後插入一個終止條件。”
“否則,你自己也會被拉入遞歸,和它一起困在循環中,永遠無法脫身。”
向無咎點頭:“我明白了。”
“這是一個關於如何跳出思維定勢的挑戰。”
“我們都有過陷入某種思維循環的經曆——”
“比如反複想著同一件煩心事,比如不停地糾結同一個選擇,比如重複同樣的錯誤。”
“無限遞歸,就是這種狀態的極端化。”
“而我要做的,是幫它找到跳出循環的方法。”
“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幻夢說,“遞歸的可怕之處,在於它從內部看是完美自洽的。”
“隻有從外部,才能看到它是一個循環。”
“但當你進入遞歸深淵,你就失去了外部視角。”
“所以你很容易也陷進去。”
“這就是為什麼我需要小向作為錨點。”向無咎說,“當我陷入遞歸時,人間的小向能夠提醒我。”
“我們互為對方的外部視角,互為對方的終止條件。”
“這樣,我們就能保持清醒,不被遞歸吞噬。”
林楓憂慮地說:“但如果連你們兩個都陷進去了呢?”
“那我們還有你們。”向無咎看向團隊成員,“這次,我需要你們所有人一起進入遞歸深淵。”
“你們每個人,都是一個視角,都是一個錨點。”
“隻要有一個人保持清醒,就能拉其他人出來。”
“隻要我們互相守望,就不會迷失。”
“這是一場團隊的考驗。”
“明白了嗎?”
“明白!”所有人齊聲回應。
“那麼,”向無咎深吸一口氣,“準備進入遞歸深淵吧。”
“這可能是我們麵對的最考驗心智的挑戰。”
“但隻要我們齊心協力,就一定能突破。”
團隊整理裝備,檢查心境,確認彼此的連接。
然後,他們一起踏向了通往遞歸深淵的入口。
而在多元宇宙的深處,終焉觀察者依然在冷冷地注視。
“五顆種子...你的速度比我預料的快...”
“但遞歸深淵,會讓你慢下來。”
“那個無限遞歸,是我精心挑選的守護者。”
“它不是強大,而是煩人。”
“它會把你拖入無休止的思維循環,讓你疲憊,讓你焦躁,讓你失去耐心。”
“而當你終於處理完第六顆種子...”
“你就要麵對第七顆了。”
“麵對那個終焉之無咎。”
“那才是真正的決戰。”
“那才是你最大的考驗。”
“我很期待,當兩個向無咎對決時,會是什麼樣的場景。”
“是你說服他,還是他說服你?”
“是你的平衡之道更勝一籌,還是他的終焉哲學更有說服力?”
“讓我們拭目以待...”
終焉觀察者的身影消失在黑暗中,隻留下一聲意味深長的低語:
“向無咎,你能戰勝所有敵人...但你能戰勝自己嗎?”
遞歸深淵的入口,是一扇永遠無法完全打開的門。
每次推開一點,它就會自動關閉。
再推開,再關閉。
推開,關閉。
推開,關閉。
這就是遞歸深淵的第一道考驗——連入口都在遞歸。
“這門怎麼進?”林楓嘗試了幾次,發現無論如何都無法完全推開。
“不要用蠻力。”向無咎說,“這是遞歸的陷阱。”
“你越是試圖完全推開,它就越會關閉。”
“因為完全推開本身就是遞歸的一部分。”
“那該怎麼辦?”
“改變目標。”向無咎說,“不要試圖完全推開,而是在它半開半閉時,側身進入。”
“不追求完美,隻追求。”
“這是破解遞歸的第一個技巧——放棄完美主義。”
他示範著側身滑入半開的門,其他人也跟著進入。
就這樣,他們成功進入了遞歸深淵。
但真正的考驗,才剛剛開始...
進入遞歸深淵後,向無咎的團隊立即感受到了這個空間的詭異。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周圍的景象在不斷重複。
一條走廊,儘頭連接著同一條走廊。
一扇門,打開後又是同一扇門。
一個房間,四麵牆上都是通往同一個房間的門。
“這裡的一切都在循環...”楚傾城說,“我們走了半天,好像還在原地。”
“不是好像,就是在原地。”鏡像者說,“這裡的空間結構是遞歸的。”
“每走一步,你以為前進了,實際上隻是進入了更深一層的循環。”
“就像俄羅斯套娃,一層套一層,永無止境。”
向無咎停下腳步,閉上眼睛感知。
“不對,這裡不是完全的循環。”他說,“仔細觀察,每一層的循環都有微小的差異。”
“比如這麵牆上的裂紋,位置稍微偏了一點。”
“比如那個門把手,顏色略微暗了一些。”
“這些差異,就是我們前進的證據。”
“也是我們找到無限遞歸的線索。”
林楓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遞歸不是完全重複,而是有參數的變化。”
“就像程序中的遞歸函數,每次調用自己時,參數會改變。”
“我們要做的,就是找到這個參數的規律,然後找到遞歸的終止條件。”
“沒錯。”向無咎說,“大家分散觀察,記錄每一層循環的差異。”
“我們需要找出規律。”
團隊成員們開始仔細觀察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
埃爾文注意到,每進入一層循環,空氣的濕度就增加一點。
魏無忌發現,每深入一層,溫度就下降零點一度。
救贖之無咎觀察到,光線的角度在逐漸改變。
幻夢感知到,空間的維度在緩慢扭曲。
絕對矛盾則既發現了規律又沒發現規律,但它選擇說出發現的那部分:“每一層的時間流速都在變慢。”
“很好。”向無咎將所有信息整合,“濕度增加、溫度下降、光線變化、維度扭曲、時間變慢...”
“這些參數都在向某個方向變化。”
“那個方向...就是遞歸的中心,也就是無限遞歸所在的位置。”
“跟我來。”
他帶領團隊,不再盲目前進,而是根據參數的變化方向,精準地穿梭在循環中。
漸漸地,周圍的循環頻率開始加快。
原本一個循環需要走十步,現在隻需要五步。
然後三步,兩步,一步。
最後,他們來到了一個完全靜止的空間。
那裡,時間停止了,空間凝固了,所有的循環都彙聚到了一個點。
而在那個點上,有一個身影。
它在不停地重複著同一個動作——
伸手,觸碰,縮回。
伸手,觸碰,縮回。
伸手,觸碰,縮回。
無數次,無數次,無數次。
“那就是無限遞歸?”林楓問。
“是的。”向無咎說,“它困在自己的行為循環中,無法停止。”
他走近那個身影,仔細觀察。
那是一個看起來很普通的人形存在,但眼神空洞,麵無表情,機械地重複著同一個動作。
“你好。”向無咎嘗試溝通。
但那個身影沒有反應,依然重複著動作。
伸手,觸碰,縮回。
“它聽不到你的聲音。”本源意誌的聲音傳來,“它已經完全困在自己的遞歸中了。”
“它的意識,在無限重複同一個思維過程。”
“它的身體,在無限重複同一個動作。”
“它的時間,停在了某個特定的時刻。”
“要救它,你必須進入它的遞歸,從內部找到終止條件。”
“但這很危險,因為你可能也會被困住。”
向無咎沒有猶豫:“我必須試試。”
他深吸一口氣,將手放在無限遞歸的肩膀上。
下一刻,他的意識被拉入了一個奇異的空間。
那是無限遞歸的內心世界。
向無咎發現自己站在一條路上。
路的儘頭有一扇門。
他走向那扇門,推開它。
門後,又是同一條路,路的儘頭又是同一扇門。
他再次走向門,推開它。
還是同一條路,同一扇門。
喜歡獨鎮萬古:我隻是個小捕快請大家收藏:()獨鎮萬古:我隻是個小捕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