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當時冷笑離去,此刻卻在生死邊緣,第一次笑了出來。
笑聲很輕,卻如鐘鳴破霧。
金光自她心口綻開,順著魔骨蔓延至整條渠道。
那汙濁亂流竟被緩緩淨化,轉為清澈甘泉,汩汩流入乾涸已久的支流。
【魔心向善轉化率+10,達成階段性突破】
係統震動,天地也為之一靜。
陳凡奔至渠邊,看著她搖搖欲墜的身影,伸出手。
她沒有躲,也沒有握,隻是望了他一眼,極輕地說:“你說得對……活著,比成仙熱鬨。”
風停了,水穩了,星河依舊流淌。
但陳凡知道,這場勝利太險。
人力有時儘,若再來一次地湧,未必還有人願意以身為樁。
他站在田頭,望著這片從死地中重生的土地,心中已有決斷。
有些事,不能再靠一個人扛。
有些火,該交給更多人來傳。
夜風拂過北境的田埂,稻穗低垂,如金浪般起伏。
然而在這片豐收在望的寧靜之下,一股無形的暗流正悄然湧動。
陳凡立於高坡之上,手中握著一卷由功德之力凝成的“識字農冊”,紙頁泛著溫潤微光,字跡清晰可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是他以千點生活類功德為引,借係統之力催生出的啟蒙之物——非符非咒,卻承載著改變命運的可能。
他將它交到小禾嫂手中時,並未多言,隻說了一句:“教他們認字,比教他們行氣更有用。”
如今半月過去,奇跡正在發生。
村中孩童圍坐土屋,跟著小禾嫂一字一句朗讀:“春播一粒穀,秋收萬顆實。”老鐵匠秦九釘卸下打了一輩子的鐵錘,捧著書冊蹲在爐邊,眉頭緊鎖地念叨著“水土相生論”;幾個曾被視為“靈根全無”的少年,竟在抄寫《耕讀箴言》時激發了體內潛藏的靈機,眉心隱隱發燙。
更令人動容的是,每至深夜,田間便亮起點點燈火,男女老少提燈而行,一邊翻土施肥,一邊齊聲哼唱那首改編自勸善文的歌謠:
“一鋤破昏夜,千燈照新禾。不求飛升路,但護灶火多。”
聲音不大,卻如星火燎原,在寒夜裡燒出一片暖意。
【檢測到群體性‘文明延續型’功德持續增長——《民生道藏·卷一:耕讀篇》生成中……】
識海中,係統的提示音不再冰冷機械,反而帶上了某種近乎敬畏的波動。
一道古樸經卷虛影緩緩成型,封麵上刻著蒼勁文字,似由無數細小的人影拚成——那是千萬雙手托起書冊的模樣。
陳凡望著眼前這幅圖景,心中卻沒有絲毫鬆懈。
果然,就在慶豐收的那一夜,萬人齊聚曠野,手持油燈,依陳凡所授陣法列隊而行。
當最後一排燈火點燃,整片雪原赫然映出一個巨大無比的“人”字——那是屬於凡人的圖騰,是無聲的宣言。
歡呼尚未落定,掛在渠口銅鈴上的鈴童猛然睜眼!
“叮——!”
一聲銳鳴撕裂歡笑。
緊接著,第二聲、第三聲接連響起,急促如刀鋒刮骨。
“三道氣運刺客……已入中州書院舊道!”鈴童的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凝重,“手持‘斬運符’,目標……天下學宮遺址。”
陳凡站在人群中央,聽著這一報,卻沒有轉身,也沒有召令。
他隻是緩緩彎腰,從腳邊拾起那把用了許久的舊掃帚,輕輕拍去上麵的塵土。
遠處,燈火依舊璀璨,孩子的笑聲隨風飄來。
他望著那一雙雙明亮的眼睛,低聲自語:“他們以為我在爭地盤?”
嘴角微揚,卻不帶半分笑意。
“我在等——下一個願意撿起這本書的孩子。”
就在此時,係統界麵悄然刷新,一行金光浮現:
「新任務:守護啟蒙火種——失敗則文明退化等級+3」
與此同時,北境邊緣的風,忽然停了。
三道黑影,踏著月光殘影,無聲逼近。
喜歡開局掃地三百年,一鍵功德成神仙請大家收藏:()開局掃地三百年,一鍵功德成神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