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嬋的加入,如同在平靜的湖麵投下了一顆石子,初時漣漪微漾,但在蘇婉清這位大總管的巧妙運籌與月嬋自身刻意保持的低調下,這點波瀾並未擴散成風浪,反而迅速被天庭龐大的日常運轉所吸納、消化,最終化作一股潛流,悄然增強了天庭底蘊。
這位來自妖皇殿、身份特殊的化神修士,並未如外界猜測那般攪動風雲,而是安之若素地居於她的攬月軒,仿佛真隻是一位尋常客卿。
然而,天庭這台由林楓親手打造、由蘇婉清等人驅動的龐然巨物,並未因核心締造者的離去或新成員的加入而停滯分毫。相反,在《天庭律》的框架下,在全新的秩序與資源整合的刺激下,整個北域修真界正以前所未有的活力奔騰向前。
這一日,天庭總部上空祥雲彙聚,霞光萬道。精純的天地靈氣受到牽引,化作肉眼可見的澹藍色潮汐,向著總部核心區域洶湧而來。以巍峨淩霄殿為中心,七十二根銘刻著玄奧符文的巨大玉柱同時亮起璀璨靈光,光柱衝天,於萬丈高空交織勾連,最終勾勒出一座覆蓋了幾乎整個總部區域的巨大、半透明的白玉講道台虛影。
道音未起,異象已生。
無需過多宣傳,北域各地,無數修士早已心潮澎湃。一道道劍光、遁光、飛行法器如同受到召喚的歸巢之鳥,從四麵八方彙聚而來。不過半日功夫,天庭總部外圍的山巒、平原、乃至特意開辟出的巨大廣場之上,已是人頭攢動,密密麻麻盤坐了不下數十萬修士!
從初踏仙路的煉氣小修,到氣息淵深、自發維持秩序的元嬰長老,無論出身宗門、家族還是散修,此刻皆摒棄了身份差異,懷著同樣虔誠與期盼的心情,翹首望向那高空中的講道台。
今日,乃是天庭成立以來,首次由化神境大能——月嬋仙子,公開宣講大道之日!
一位化神大能敞開自身道途,無私分享修行感悟,這對於北域絕大多數終其一生都難見化神真顏的修士而言,是真正千載難逢、足以改變命運的機緣!即便是那些早已歸附天庭、自身亦是元嬰後期乃至巔峰的宗門老祖、家族耆老,也紛紛放下往日威嚴,如同尋常學子般,早早趕來占據前排位置,不敢有絲毫怠慢。
辰時正,一輪清輝自攬月軒中冉冉升起,驅散了晨間最後一絲薄霧。月嬋身著一襲素白流仙長裙,裙擺無風自動,勾勒出曼妙仙姿。麵上依舊輕紗遮掩,隻露出一雙清冷澄澈、仿佛倒映著月海的眸子。她赤著雙足,纖塵不染,每一步落下,虛空中便自然生出一朵靈氣凝聚的皎潔蓮花,托著她,如同月宮仙子臨凡,緩緩落於那巨大的白玉講道台中央。
她並未刻意散發化神期的恐怖威壓,但那源自生命層次的升華,以及周身自然流淌、與天地法則隱隱共鳴的純淨道韻,已足以讓下方數十萬修士心生無限敬畏。原本還有些許嘈雜的場麵,瞬間變得落針可聞,唯有風聲與呼吸聲交織。
“大道萬千,如水銀瀉地,無處不在;如星羅棋布,皆可通玄。”月嬋空靈而平緩的聲音響起,不高亢,不激昂,卻仿佛蘊含著某種奇異的穿透力,清晰地回蕩在每一個修士的耳畔,直抵心湖,“執著於殺伐爭勝,或可逞一時之快,然道基不穩,終是鏡花水月。今日,吾便與諸位探討一番‘音律之道’與‘靜心之法’,以期明心見性,夯實道基。”
她沒有如眾人預想那般講述高深莫測的功伐神通或驚天秘法,而是從最基礎的音律符文結構、靈力在不同頻率下的震顫特性開始,由淺入深,娓娓道來。她闡述音律如何作為一種獨特的媒介,引動並調和天地間的各類靈氣;如何通過特定的旋律與節奏,淬煉修士的神魂,使其更加凝實堅韌;又如何以音入道,寧心靜氣,驅除心魔,甚至如何將音律之力運用於輔助修行破境、治療靈力反噬留下的暗傷。
她時而素手輕揮,虛空之中便自然凝聚出一張光華流轉的七弦琴影,指尖撥動間,流淌出或清越、或低沉、或激昂、或舒緩的樂章。這琴音並非凡響,內蘊道則,聽在眾人耳中,隻覺靈台被洗滌,往日修行中積攢的煩躁、滯礙竟在音律中悄然化解。
時而,她口誦玄音,一個個由純淨靈力與道韻凝結而成的銀色符文自她唇邊飛出,如同擁有生命的精靈,在講道台上空飛舞盤旋,演化出高山流水、明月鬆間、滄海龍吟等種種妙相,直觀地展示著音律與天地萬物的交感。
講到精妙關鍵之處,天地似有所感。講道台周圍,虛空生花,皆是靈氣所化的潔白曇花,綻放又湮滅,循環不息;地麵之上,亦有金色蓮花虛影不斷湧現,散發出沁人心脾的異香。道韻彌漫,異象紛呈,將整個天庭總部映襯得如同仙境。
下方聽道的數十萬修士,無論修為高低、悟性深淺,皆深深沉浸在這玄妙的道境之中。許多卡在瓶頸多年、幾乎絕望的修士,在聽到某些關於靈力頻率共振與瓶頸鬆動的關聯時,隻覺得腦海中轟然一震,往日迷霧豁然開朗,困擾多年的瓶頸竟出現了明顯的鬆動跡象!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些因殺戮過重、或急於求成而導致心神不寧、道基隱隱不穩者,在那寧神滌慮的仙音撫慰下,狂躁的心緒漸漸平息,靈台恢複清明,道基的裂紋仿佛都得到了些許滋養與修複。
更有甚者,或因自身道途與音律本就相近,或因積累早已足夠隻差臨門一腳,在月嬋講到某段契合自身大道的玄音時,竟當場陷入頓悟狀態,周身靈氣劇烈波動,氣息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開始攀升!突破的靈光,在人群之中此起彼伏地亮起,雖然隻是少數,卻極大地激勵了所有人。
整個天庭總部,都被一種玄而又玄、寧靜而蓬勃的道韻所籠罩。數十萬人的場域,竟能保持如此長時間的專注與和諧,本身就是一種奇跡。
蘇婉清、石傲、星螢等天庭核心高層,並未與眾人擠在一處,而是靜立於淩霄殿外一處視野極佳的回廊下,默默觀摩。
石傲抱著雙臂,濃眉時而緊蹙時而舒展,他雖是個粗豪漢子,對音律更是一竅不通,但聽著月嬋闡述音律中蘊含的“節奏”、“共振”與“力量控製”之理,竟也感覺對自己穩定剛剛突破、還有些虛浮的元嬰巔峰境界大有裨益,體內澎湃的靈力似乎都溫順了不少。
星螢則是美眸異彩連連,她身負星辰傳承,對周天星辰運轉的韻律本就敏感。她能清晰地感覺到,月嬋的音律之道,並非簡單的聲響,其內核是一種與天地、與星辰波動同頻的秩序之力。這與她的星辰之力在“韻律”與“規則”層麵,產生了奇妙的共鳴,讓她對自身力量的掌控有了新的思路。
蘇婉清靜靜地注視著講道台上那道清冷如月、卻又在傳道時散發出母性般光輝的身影,心中最後一絲因對方身份和與林楓特殊關係而產生的疑慮,也在此刻悄然散去。無論如何,月嬋此刻正在做的,是毫無保留地惠及整個北域修真界,這份恩澤與功績,是實實在在,做不得假的,也必將被所有北域修士銘記。這對於穩固天庭統治、凝聚人心,有著無可估量的價值。
月嬋這一講,便是整整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