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道聖旨,是皇帝下的罪己詔,坦承自己因愛慕柳氏女,求而不得後,下密令給奸臣周開誠,魏謙,陷害前任戶部侍郎柳柏舟貪汙受賄。
嚴明前戶部侍郎柳柏舟為官清正,愛護百姓,為其平反。
又承認,自己因為自己自私,害了六千六百二十九名少女的性命。罪孽深重,特下罪己詔,祈求上天原諒,繼續庇佑大曆朝。
第二道聖旨,大家都不意外,就是冊封秦王宋回為太子,賜字承佑,命太子即日起監國理事,所有一切事宜全部由太子全權處理。皇帝身體不適,任太子的典禮不操辦,待選定吉日之後再行登基大典。
第三道聖旨就是給太子宋承佑的母親柳夢之追封了德章皇後,即日起為其在皇陵建立衣冠塚。
第四道聖旨,廢了沈蓉的皇後之位,念其人已死,不再追究,但其私生子,收回宋景霄之姓名,撤掉皇家玉碟,廢掉魯王封號,抓到逆賊之後,當場格殺勿論。
第五道聖旨,斥責周開誠殺妻害女,圈養家妓,禍亂朝綱,結黨營私,撤其所有官職,抓到後當場格殺勿論。
第六道聖旨,撤了宋靜瀾的長公主的封號,撤了欣榮郡主的封號,與其母一同貶為庶人。撤掉魏佳佳的魯王妃封號,撤掉杜晴的魯王側妃封號,貶為庶人。
第七道聖旨,命穆沉舟為總兵大元帥,統領三十萬穆家軍駐紮京師附近,拱衛京師安全。
第八道聖旨,命季昊陽為征南大將軍,領三十萬季家軍攻打叛賊周開誠及其奸生子一夥。
八道聖旨齊發,官員們跪了兩刻多鐘。
而這八道聖旨過後,皇帝的時代也就過去了,這個大曆朝將會由它的新主人宋回接手。
至於以後是何情境,現在眾人心裡打鼓,嘴上沉默。
聖旨念完後,皇帝下了龍椅走了,這是他此生最後一次坐在這把龍椅之上。
宋回走上龍椅所在的高台,並沒有坐上去。
他站在那裡,底下的文武官員齊齊跪拜。
那聲“太子殿下,千歲!”
可真悅耳!
也不枉他籌謀一番的辛苦。
讓眾人起身之後,他下了第一道令旨!
即日起,凡被父皇害死的女子,其家人可上衙門領二十兩安慰金。
令旨下發之後,他又升遷吏部尚書柳世璋為當朝宰相,統領百官。
原吏部侍郎周泰寧升任吏部尚書,監察百官。
由於周開誠一夥帶走了近半朝臣,空缺的職位,大家可推薦有能力之人。
但被推薦之人需要經過吏部的考核之後,再由太子出題考核,通過了才會給予官職。
前段時間的洪澇災害,今年的科舉沒有舉行。
太子宋回又下令半月後開秋闈科考,三月之後再開恩科。
這樣,在京城留下的士子可以直接考試,做官,為朝廷補充新鮮血液。
離得遠的,趕不來的也可以在三個月後再考,給偏遠地方的舉子一次機會。
而齊王的屍體,也被宋回安排人接回了齊王府,命宗人府操辦安葬一事。
至於廢皇後沈蓉的屍骨,沒有人去收殮,後來被扔到了亂葬崗,這當然都是後話了。
一條條政令由新上任的太子下發,整個朝堂很快就井然有序起來。
而宋回在民間的聲譽本就極好,再加上這一件件為民做主的事情,使得他的聲望更加高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