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就在於能否準確判斷哪裡才是最佳的位置。
選對地方可以使效果成倍增長。
對此,鄧鋼心中有著自己的獨到見解。
麵對著廣闊的水麵和地勢較高的地方,魚兒更容易聚集。
最後,他們幾個選了一個非常寬敞的地點。
把釣箱擺好後,幾個人開始調整浮標。
釣魚時有浮釣和底釣兩種方式。
一般情況下,大家都喜歡底釣。
如果底釣效果不好,就會根據魚的情況隨時調整。
不過很多人並不懂得隨機應變。
通常一開始選擇哪種方式,就一直用到結束。
這也就是高手與普通釣魚者之間的差彆所在。
一個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策略,而另一個隻能被動等待!
浮標調好後,接下來就要準備撒餌了。
撒餌這一步也是技術活。
首先要準確,其次要穩定,再次還要有一定的力度。
隻有做到了準確、穩定有力這三個方麵,才能把餌料準確投放到想要的位置。
這樣才能吸引魚群。
這個步驟由鄧鋼幫孫月他們完成。
撒餌是誘魚的關鍵。
隻有撒得好,讓魚進窩,
接下來的垂釣過程才會更順利。
與此同時,項霄樂自己也開始撒餌。
從他的手法和角度來看,都非常到位。
讓一邊的鄧鋼感到很意外。
“老項你之前確定沒釣過魚嗎?”
“真的沒有,這是我第一次!”
項霄樂誠實地回答道。
“從來沒釣過就能做得這麼好,你是最有潛力的釣魚人了!”
鄧鋼語氣裡滿是欽佩。
在此之前,他一直認為自己天賦很好。
能夠在眾多高手的釣魚圈子裡有所成就,絕非易事。
然而現在項霄樂的表現卻讓他自歎不如。
對比之下,他自己好像沒那麼出色了。
“這個能看出什麼天賦,最後還是要看釣魚結果啊!”
項霄樂卻不以為然。
當前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為最終釣魚服務。
隻有釣上魚來,那才算是硬功夫。
其他的東西可能也重要,但不是最核心的部分。
釣魚這件事終究要看結果。
“你說得也有道理,不過你的撒餌動作確實不像是新手做的!”
所有的準備工作都完成後,接下來就可以正式開始釣魚了。
相比於其他魚類,翹嘴魚更難釣到。
即便是經驗豐富的鄧鋼也不能保證立刻就有收獲。
他隻能不停地抽杆、反複撒餌。
一旁的項霄樂也在做著同樣的事情。
儘管他擁有大師級的釣魚技巧,
但如果沒有魚進窩的話,還是無法成功。
引魚進窩的過程,不論誰來,都沒什麼特彆好的方法。
隻能耐心等待。
與玉米相比,專用餌料的效果顯然更好。
開始不到半小時的時間內,於謙便率先釣到了一條魚。
“哎,我這裡有動靜,上鉤了!”
於謙驚喜地說。
他原本想著今天如果能釣上來一條就已經不錯了。
沒想到才半小時左右,就中魚了。
旁邊的孫月見狀,主動上前幫忙。
控製上鉤後的魚需要一定的技巧。
不能僅僅依賴力氣。
水中的魚力大無比,加上水本身產生的阻力,單純依靠蠻力很難將其拉出水麵。
結果可能會導致兩敗俱傷。
隻有通過不斷拉扯,利用正確的遛魚技巧,才能最終將其收網。
在孫月的指導下,於謙巧妙地控製住了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