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非遺創新大展”在北京開幕,嶽川帶來的“全息皮影戲”成了最耀眼的明星。
這個融合了地球傳統皮影與全息技術的項目,徹底顛覆了人們對皮影戲的認知。
《三打白骨精》裡,孫悟空的金箍棒能“破幕而出”,打到觀眾眼前;
《白毛女》的“北風那個吹”段落,全息雪花與真實的冷氣特效交織,看得人渾身發冷;
最震撼的是新編紅色皮影戲《長征路上》,紅軍過草地的剪影與全息投影的雪山重疊,老班長釣魚的竹竿“伸”到觀眾席,仿佛能讓人摸到刺骨的河水。
嶽川為皮影戲創作的主題曲《燈影裡的魂》,用板胡混搭電子鼓點,歌詞裡藏著千年影戲的溫度:
“燈影裡的人,演著世間的真,
驢皮刻的骨,藏著滾燙的心。
一口道儘千古事,
雙手對舞百萬兵,
不是戲,是活著的魂,
在光影裡,等懂的人來認。
你看那白骨精的變,白毛女的恨,
紅軍過草地的冷,
都在這張皮上,活了一遍又一遍,
不是懷舊,是怕忘了——
什麼該守,什麼該恨,什麼該拚了命去爭。”
展出現場,七十歲的皮影老藝人李大爺摸著全息投影的“孫悟空”,老淚縱橫:“我耍了一輩子皮影,沒想過能看到這一天!這哪是創新,是讓老祖宗的手藝長出了翅膀!”
而抵製的風暴,比預期來得更猛烈。
以“傳統守護者聯盟”為名的資本殘餘勢力,聯合境外“非遺原教旨主義”組織,掀起了“影戲保衛戰”。
他們在展場外拉橫幅,寫著“抵製科技褻瀆皮影”,甚至雇傭人員衝進展廳,試圖破壞全息設備,嘴裡喊著“還我驢皮影的純粹”。
國際媒體上,抹黑報道鋪天蓋地:某西方通訊社稱全息皮影“用娛樂消解紅色曆史”。
將《長征路上》的片段剪輯成“搞笑視頻”;境外組織發布“告全球非遺愛好者書”,呼籲“抵製嶽川的科技殖民,守護皮影的原汁原味”。
資本勢力則將矛頭對準嶽川的皮影動畫電影《燈影傳奇》。
這部電影集合了地球經典皮影戲的精華,用全息技術製作成動畫長片,原定暑期檔全球上映,卻被三十多個國家的院線聯合抵製,理由是“技術過於先進,可能衝擊本土動畫市場”。
“這群人連老藝人的飯都要搶。”周曼把抵製名單拍在桌上,上麵有不少曾靠皮影戲牟利的資本公司,“他們囤積的傳統皮影道具賣不出去,就把賬算在你頭上。”
嶽川正在調試《燈影傳奇》的終極片段——牛郎織女的皮影在全息銀河裡相會,鵲橋由觀眾的手機閃光燈組成。
他指著屏幕笑了:“李大爺說過,皮影戲的魂在‘演真性情’,不在‘驢皮還是全息’。真東西,砸不爛。”
他的反擊,從“民間聯盟”開始。
嶽川聯合全國的皮影藝人,成立“影戲創新聯盟”,公開全息皮影的製作工藝和源代碼,讓每個藝人都能免費使用技術。
李大爺帶著徒弟們,在展場外搭起傳統皮影戲台,與展廳內的全息皮影“對台戲”,一邊演《白蛇傳》,一邊喊:“老的新的都是好的,就怕心眼壞的!”
軍隊文工團帶來了“紅色皮影巡演車”,將《長征路上》送到革命老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