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龍國科技園區的全息實驗室裡,嶽川戴著先進的神經交互設備,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無限可能的虛擬世界。
他的指尖輕輕劃過虛擬空間的青磚,如同在創造一件藝術品,而眼前的“元宇宙非遺街”也正隨著他的動作一點點地成形。
在這條虛擬的街道上,老裕泰茶館的木格窗透出溫暖的燈光,仿佛能聽到裡麵傳來的歡聲笑語。
李叔的虛擬形象站在門口,手中拿著銅哨子,熱情地招呼著過往的客人。
街對麵的“評彈戲台”上,夏晚晴的數字人優雅地抱著三弦,用婉轉的嗓音唱著《古今轍》裡的新編彈詞,那悠揚的旋律在空氣中回蕩,讓人陶醉其中。
再往前走,是林野設計的“竹編工坊”。
在這裡,玩家可以使用全息竹篾,發揮自己的創意,編織出各種迷你機甲。
這些機甲不僅造型精美,而且還具有一定的功能性,完成的作品會自動同步到《神話代碼》的遊戲背包中,為玩家帶來更多的遊戲樂趣。
然而,正當嶽川沉浸在這個充滿生機和創意的虛擬世界時,技術總監老王的聲音突然傳來:“韓流的‘元宇宙偶像城’已經吸引了上億用戶。”
他調出了數據麵板,上麵顯示著令人咋舌的用戶數量和盈利數據。
老王接著說:“他們靠虛擬演唱會和偶像互動賺得盆滿缽滿,而我們的非遺街,雖然有獨特的文化魅力,但會不會進展得太慢了?”
他的話語中透露出一絲擔憂,畢竟在競爭激烈的元宇宙市場中,速度往往決定了成敗。
嶽川摘下設備,指了指剛生成的“節氣互動區”——立春那天,虛擬街的柳樹會飄起《星塵紀》裡的星塵粒子;端午時,玩家能和ai屈原對弈,棋子是粽子造型的密碼塊。“慢才是根。”
他點開用戶測試反饋,有玩家留言:“在虛擬茶館學拓碑時,係統突然彈出爺爺的老照片——原來他年輕時也愛琢磨這些,瞬間破防了。”
夏晚晴的團隊正在給非遺街加“聲景皮膚”:雨天時,青石板的“篤篤”聲混著《暗湧》裡的茶漏滴水;雪夜則疊著《俠客行》的竹簫音。
“每個聲音都有來源。”她調出音頻工程文件,“你聽這叫賣聲,是用李叔的‘棗糕吆喝’做的基礎采樣,加了點電子合成,像老調子在元宇宙裡長了新翅膀。”
在測試階段,玩家們的數據表現簡直超乎想象!
其中有海外華人在“評彈戲台”中流連忘返,連續聽了整整三個小時。
這位華人激動地表示:“這裡的虛擬三弦的顫音,比現實裡的錄音更加逼真,仿佛讓我回到了外婆生前彈奏的那一刻。”
不僅如此,中學生們也在“甲骨文工坊”裡展現出了驚人的智慧和團隊協作能力。
他們自發組隊,共同破譯密碼,將《星塵紀》中的星圖坐標巧妙地編成了虛擬燈謎,讓人眼前一亮。
更令人驚喜的是,竟然有非遺傳承人主動申請入駐,希望能夠將瀕臨失傳的“錫器鍛造”技藝通過交互體驗的方式傳承下去。
當玩家們揮舞錘子時,全息火花會如魔法一般幻化成古籍裡的器物紋樣,給人帶來前所未有的震撼體驗。
麵對如此出色的測試成績,韓流科技公司迅速做出反應,宣布即將推出“元宇宙文物複刻計劃”。
然而,當人們仔細觀察宣傳圖時,卻發現了一些讓人啼笑皆非的細節。
三星堆麵具的虛擬形象竟然被加上了偶像化的眼線,而青銅神樹的枝丫上則纏繞著熒光燈帶,這與原本莊重古樸的文物形象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他們還是老套路。”林野翻著對方的設計稿,把虛擬竹編工坊的細節調得更細——竹篾的紋理嚴格對應《天工開物》的“殺青法”,玩家編織時,係統會自動播報“當年竹匠要在清明前伐竹,才能保證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