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坊的梧桐木琴案上,嶽川指尖劃過“焦尾”琴的弦,泛音像碎玉落進靜水。
這是他為“古今音樂劇”《廣陵散》準備的核心樂器——琴身刻著《玄黃紀》裡的“金行符文”,琴穗纏著蘇繡的“劍穗紋”,連調音的徽位都用甲骨文“音”字替代。
音樂劇的劇本借鑒了地球經典《貓》的敘事結構,卻以嵇康臨刑彈《廣陵散》為骨架,穿插現代音樂人穿越回三國的支線,讓古琴與電吉他在舞台上對話。
“韓流的《電子古典夜》剛巡演完,場場滿座。”
音樂劇導演老孫把海報拍在琴案上,海報上的偶像抱著電古琴,舞台特效炸得像煙花,“他們說古琴太悶,得加電音、加rap才叫‘年輕化’,你這純古琴打底,能撐得起音樂劇?”
夏晚晴正在調試“聲景矩陣”,把古琴的泛音與《都市琵琶行》的電子音效做交叉混音。
“悶是因為沒找對共鳴。”
她播放了一段小樣:嵇康彈《廣陵散》的“刺韓”段落,古琴的“走手音”像劍鋒劃過,突然切入電吉他的失真soo,背景音是夏晚晴采樣的“古代戰場風聲”從敦煌壁畫複原的聲景)。
“你聽,這不是對抗,是嵇康的劍與現代的弦在對話——比單純的電音有故事。”
林野的舞台設計圖裡,古琴是“時空樞紐”:當現代主角觸碰琴身,舞台會從三國刑場旋轉成現代ivehouse,背景大屏用書法投影,《廣陵散》的曲譜化作《星塵紀》的星圖,琴音的波紋變成機甲的能量環。
“韓流靠特效堆場麵,咱靠‘文化勾連’。”他指著設計圖裡的“互動區”,觀眾可以用手機掃描舞台上的古琴投影,彈出《神奇秘譜》裡的《廣陵散》原文,“讓觀眾知道,這曲子不是隨便彈的,每段旋律都藏著曆史的氣。”
排練時,飾演嵇康的老琴師陳先生皺緊了眉:“《廣陵散》的‘殺伐氣’要沉在弦裡,加電吉他像給劍裹棉花,沒勁。”
嶽川沒反駁,隻是遞給他一份《玄黃紀》的“金行元氣”設定:“您試試把‘刺韓’的段落,想象成金行修士揮劍——指尖發力時帶‘崩’勁,泛音要像劍氣破空。”
他翻出地球《廣陵散》不同版本的考據,“古人彈這曲子,本就有‘孤高絕俗’的氣,現代編曲是給這股氣加個‘擴音器’,不是裹棉花。”
陳先生試著彈了一段,琴音剛起,電吉他手突然加入,兩個時代的弦音撞在一起,竟生出種“古今同憤”的張力。
排練廳外,路過的大學生扒著窗戶聽,有人在手機備忘錄記“《廣陵散》背景:嵇康反對司馬氏專權”,有人搜“金行元氣是什麼”——原本覺得“古琴聽不懂”的年輕人,突然被這股“勁”勾住了。
韓流公司果然迅速推出“古琴音樂劇”,劇情是偶像穿越回古代彈電子琴,台詞全是“歐巴好帥”的套路。
但觀眾不買賬了:“對比才知道,嶽川他們是真懂《廣陵散》,這邊是借古琴蹭熱度”“陳先生的泛音能殺人,偶像的電子琴隻能撓癢”。
《廣陵散》首演當天,舞台的旋轉機關成了最大亮點:三國刑場的刑具,轉過來是現代錄音棚的調音台;嵇康的古琴,在現代主角手裡變成了帶古琴采樣的合成器。
當“廣陵止息”的最後一個泛音落下,舞台大屏上,《神奇秘譜》的古譜與《星塵紀》的星圖重疊,全場掌聲雷動,連不懂古琴的年輕人都在喊“再來一段”。
演出結束後,陳先生被00後圍住要簽名,孩子們舉著的古琴模型上,刻著《玄黃紀》的符文。
“以前總怕這曲子沒人聽,”老琴師摸著琴身笑,“現在才懂,好東西不怕老,就怕藏著掖著。”
與此同時,“墨痕互動展”在美術館開幕。
這是林野團隊的新項目,把周老的書法作品做成可觸摸的全息投影:觀眾用手指劃過“龍”字的筆鋒,會彈出《神話代碼》裡龍形機甲的啟動動畫;觸摸“俠”字的捺畫,能聽到《俠客行》裡的竹簫音。
最受歡迎的是“四季筆意”區,春天的“草”字會發芽,夏天的“荷”字會開花,全是用《天工開物》裡的“草木生長”原理設計的。
“韓流的‘數字書法展’用智能生成明星簽名,”策展人小李翻著數據,“他們說‘手寫太慢,智能才潮’,但咱的展預約排到了下個月。”
嶽川看著觀眾在“俠”字前駐足,有老人說“這捺畫有顏真卿的骨”,有小孩舉著《俠客行》的竹編劍模仿筆鋒。
“潮不是快,是能讓人停下來。”
他指著“互動創作區”,年輕人用數字筆臨摹《蘭亭集序》,係統會自動標注與原作的差異,“你看這姑娘,為了寫好‘之’字,練了一下午——這才是文化展該有的樣子,不是拍照打卡,是真動心。”
古琴音樂劇和墨痕展成了現象級文化事件。
音樂學院的古琴班報名爆滿,書法培訓機構推出“數字臨摹課”,連文具店都賣起了“符文古琴”造型的鋼筆。
韓流的電子古琴和ai書法徹底沒了聲息,有媒體評論:“龍國的文娛終於找到了自己的節奏——不是跟著韓流跑,是讓老祖宗的智慧,在現代舞台上踩出自己的鼓點。”
老裕泰茶館的慶功宴上,陳先生彈起改編版《廣陵散》,夏晚晴用電吉他伴奏,周老揮毫寫下“弦墨同輝”四個大字,墨汁未乾,林野就用手機掃出了全息龍紋。
嶽川翻開新的策劃案,是“戲曲動畫電影”,要把粵劇《紫釵記》與《時空信使》的穿越設定結合,讓李益的紫玉釵變成能傳遞信息的“時空信物”。
雪團跳上琴案,爪子踩在“焦尾”琴的弦上,彈出個清亮的泛音,正好落在《廣陵散》的旋律空當裡。
窗外的月光透過木格窗,照在“弦墨同輝”的字上,墨痕在燈光下流動,像把千年的時光,都暈染成了春天的樣子。
沒有人再提“對抗”,因為當古琴能震落千年的雪,墨痕能暈染四季的春,當年輕人願意為一個音符、一筆書法停下腳步,龍國的文娛早已不是“追趕”,而是“引領”——用自己的文化密碼,給世界寫了封長長的信。而他們的筆,還在這信紙上,繼續寫下溫暖的注腳。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