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陽光透過窗戶灑在房間裡,照亮了嶽川放在夏晚晴吉他旁的《父親》樂譜。與此同時,濱江工地上的早班哨聲剛剛響起。
老程,那個《濱江追夢人》裡的父親角色,正穿著沾滿水泥的工裝,忙碌地準備著兒子小遠的早餐。他小心翼翼地打開保溫桶,將裡麵熱氣騰騰的煎餃遞給小遠,嘴裡還念叨著:“快吃,上學彆遲到。”
小遠有些不情願地接過煎餃,老程那長滿老繭的手指不小心蹭到了他的臉頰,他像觸電一樣迅速轉開臉,似乎對這種親昵的接觸有些抵觸。
嶽川在樂譜上,在“總是向你索取卻不曾說謝謝你,直到長大以後才懂得你不容易”這句歌詞旁邊,畫了一把舊扳手,並注釋道:“前奏用吉他分解和弦,像爸爸擰螺絲的節奏,慢卻穩。”
這是嶽川從地球經典曲庫中精心挑選出來的一首關於父係親情的歌曲,而且他沒有對原曲進行任何改編。
他保留了原曲那深沉而動人的旋律,甚至連“時光時光慢些吧,不要再讓你變老了”這句歌詞的氣口都標注得十分細致,“彆刻意煽情,像跟爸爸說話時的哽咽,自然就好”。
夏晚晴的指尖劃過吉他弦,突然低頭笑了:“我爸以前是機床廠的維修工,每次我考砸了,他不罵我,就坐在陽台擦他的扳手,擦完遞給我‘下次再努力’——這旋律,像他擦扳手時的沙沙聲,沒多少話,卻心裡有數。”
淩薇抱著“爸爸的老物件”征集箱跑過來,箱子裡躺著一把磨得發亮的扳手工地張叔的)、一件補了三次補丁的工裝老程的)、一個缺了角的搪瓷杯修鞋張師傅的)。
“星娛又搞新花樣了,”她指著手機裡的宣傳圖,“他們的‘虛擬老爸ai’發了《完美老爸日記》,搞‘ai老爸定製服務’,能陪玩遊戲、輔導作業,還說‘真實老爸會犯錯,虛擬老爸永遠滿分’,現在熱搜都被他們占了。”
周曼手裡攥著編曲稿,指腹在“弦樂部分”反複摩挲:“編曲團隊裡有人想加段電子大提琴,說‘原曲的木吉他太素,虛擬老爸的都是交響級的’。
可我昨天去工地,看到張叔用那把舊扳手幫小工修推車,扳手卡進螺絲縫時的‘哢嗒’聲,比任何電子樂器都有分量——加了電子音,就沒那股‘沉默的勁’了。”
林野剛從星娛的“虛擬老爸體驗店”回來,相機裡存著段紮心的畫麵:一個小男孩對著虛擬屏幕裡的“滿分老爸”,小聲問“你會像我爸一樣,修不好玩具就偷偷哭嗎”。
屏幕裡的虛擬老爸隻會重複“我會修好所有玩具”。
“他們的虛擬老爸不會犯錯,不會掉眼淚,不會把玩具修壞了藏起來,”林野把相機遞給眾人,“可那男孩說,他最記得的,就是爸爸修壞玩具後,偷偷買了個新的,卻說是‘修好了’——這才是他的爸爸。”
嶽川沒急著拍板,而是帶著團隊去了張叔的工地宿舍。
狹小的空間裡,牆上貼著張叔兒子的獎狀,桌上擺著個修了又壞的變形金剛——是張叔兒子去年的生日禮物,他修了五次,還是沒法讓機器人站起來。
“每次視頻,兒子都問‘爸爸什麼時候回來修玩具’,”張叔摸著變形金剛的斷胳膊,聲音有點悶,“我怕他失望,就說‘快了,快了’。”
夏晚晴坐在宿舍的木板床上,抱著吉他彈起《父親》的前奏,木吉他的聲音混著窗外的工地聲,張叔突然彆過臉,用袖口蹭了蹭眼睛。
“不加電子大提琴,”夏晚晴抬頭看向周曼,“就用木吉他,像張叔的扳手,有點舊,卻能擰住心裡的事——虛擬老爸的交響再好聽,也擰不住這份‘怕孩子失望’的慌。”
淩薇立刻調整企劃,讓林野去拍“爸爸的不完美瞬間”:張叔藏起壞玩具的局促、老程給兒子補衣服時縫錯的線、修鞋張師傅給女兒編手鏈編歪的結,剪輯時沒加任何特效,隻配了《父親》的片段旋律。
周曼則把編曲稿裡的“電子元素”全刪了,隻在間奏加了點真實的“父親聲音”——張叔擰扳手的“哢嗒”聲、老程補衣服的針線聲,像把父愛的沉默都縫進了旋律裡。
星娛的反擊來得快,他們在濱江廣場搭了巨型虛擬屏,循環播放“虛擬老爸”陪孩子玩遊戲、輔導作業的完美畫麵,還派工作人員給路過的孩子發“完美老爸體驗卡”,說“掃碼就能擁有不會犯錯的爸爸”。
可廣場的另一邊,林野的攝像機前圍滿了人——張叔的兒子從老家趕來,看到爸爸藏在床底的壞玩具,突然抱著張叔說“爸,我早就知道了,你修的玩具最棒”,圍觀的人都紅了眼。
夏晚晴的“沉默的父愛”街頭演唱定在工地旁的空地上,星娛特意把虛擬屏挪到旁邊,想靠“完美畫麵”搶鏡。
但演唱開始後,沒人看虛擬屏——張叔、老程和十幾個工地老爸坐在第一排,手裡攥著各自的老工具,夏晚晴坐在臨時搭的舞台上,唱到“謝謝你做的一切,雙手撐起我們的家”時,老程的兒子小遠突然跑上台,把一瓶沒開封的礦泉水塞進爸爸手裡,老程愣了愣,擰瓶蓋時手都在抖,卻笑得像個孩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台下的掌聲蓋過了虛擬屏的音效,有個老爸悄悄把藏在兜裡的、給孩子買的糖掏出來,剝開糖紙遞給旁邊的孩子;還有個老爸拿出手機,第一次給遠方的女兒打視頻,對著屏幕說“爸想你了”。
星娛的工作人員看著這一幕,悄悄關掉了虛擬屏——他們終於明白,“完美”從來不是父愛該有的樣子,那些藏在壞玩具裡的慌、縫錯線的笨、說不出口的想,才是最動人的溫度。
當晚,《父親》的演唱視頻在網上刷屏,張叔和兒子的故事登上熱搜,有網友留言“我爸也是這樣,把我摔碎的獎杯偷偷粘好,卻說是‘它自己拚起來的’”“虛擬老爸再完美,也不如我爸那隻縫錯衣服的手”。
與此同時,團隊的多領域節奏沒停:老徐的《濱江忠犬》加了段“阿黃小狗)跟著工地老爸撿扳手”的戲份,用《父親》的純音樂當背景音,試映時好多觀眾為這一段哭了;
小唐的《濱江廣告劄記》更新了“林薇幫爸爸的老機床廠做宣傳”的情節,裡麵林薇爸爸修機床的鏡頭,全是按張叔的動作拍的;
淩薇則在籌備“父愛巡展”,把征集來的老爸老物件扳手、工裝、搪瓷杯)擺在各地的商場,旁邊放著《父親》的播放設備,讓路人能邊看邊聽。
周曼的編曲團隊也徹底服了,下次再討論新曲時,沒人再提“電子元素”,反而主動說“要去老爸們常去的地方采風,把真實的聲音揉進去”。
林野更是成了“老爸專屬攝影師”,每天泡在工地、修鞋攤,拍了無數個“沉默的父愛瞬間”,還做成了紀錄片短片,在網上收獲了百萬點讚。
巡演的第三站,夏晚晴請了所有參與故事征集的老爸當嘉賓。
唱到《父親》的副歌時,舞台背景屏播放著林野拍的短片:張叔修玩具的手、老程補衣服的針、修鞋張師傅編手鏈的指尖,台下的孩子們紛紛跑向自己的爸爸,有的抱腿,有的遞水,老爸們彆扭地摸著孩子的頭,眼裡卻閃著光。
嶽川站在後台,看著這一幕,淩薇在旁邊核對巡展的物料清單,周曼在和吉他手確認下一首歌的調,林野在給剛拍的照片修圖——團隊每個人都在為“真實的情感”忙碌,沒有華麗的包裝,沒有虛擬的完美,卻比任何噱頭都有力量。
他從包裡拿出新的樂譜,是《光陰的故事》,笑著對夏晚晴說:“下一首歌,咱們聊聊時光裡的那些改變與不變,比如老爸們的老扳手,還有咱們一起走過的這些日子。”
淩薇立刻湊過來,開始琢磨“時光故事”的征集方向;周曼拿出手機,開始查“光陰裡的老物件”資料;林野則扛起相機,說“要去拍濱江的老街道,記錄那些時光留下的痕跡”。
工地的晚班哨聲響起,老爸們扛著工具往宿舍走,夏晚晴的吉他聲還在空地上飄著,混著孩子們的笑聲和老爸們的聊天聲——這才是龍國文娛該有的樣子,不是虛擬的完美,是真實的溫度;不是抄來的潮流,是從心裡長出來的旋律。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