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晴工作室的茶幾上,擺放著一本厚厚的畫冊小樣。這本畫冊是周曼上午從出版社帶回來的,它的平裝版封麵采用了《山居秋暝》的淡墨山水圖案,摸起來有一種生宣特有的粗糙紋理,給人一種古樸而典雅的感覺。
與平裝版相比,小精裝版則多了一層燙金腰封,上麵印著“詩畫同源,聲入人心”八個字,旁邊還點綴著一枚迷你竹編書簽,這是由非遺工坊按照比例縮小的“魚精”圖案,精致而獨特。
周曼指著小樣裡的《望廬山瀑布》說道:“出版社說平裝版的顏色有點偏冷,尤其是瀑布的飛白墨,印刷出來比原稿淺了一些。他們會調整油墨配方,下周三會給我們新的小樣。”
她一邊說著,一邊將眾人的意見詳細地記錄在筆記本上。
接著,周曼繼續說道:“夏晚晴覺得畫稿的標注字體太小了,不太容易看清楚。陸哲則希望在歌詞解讀部分能夠增加一些配圖,這樣可以讓讀者更好地理解詩歌的意境。這些意見我都已經跟編輯確認過了,他們會同步進行修改。”
嶽川拿起小精裝版,翻到“創作手記”那頁——夏晚晴寫的“淡墨改霧”的故事旁,配了張林野拍的、她指尖沾墨的照片,畫麵裡的墨痕還帶著濕潤感。
“這個排版比之前的好,”他指著照片和文字的間距,“留白夠,讀者能慢慢看故事,不用擠著看。”
林野正坐在角落,用相機拍畫冊小樣的細節——鏡頭對準腰封上的竹編書簽,連竹篾的紋路都拍得清晰。
“我要做個簽售會的預熱短片,”他對著鏡頭調試光線,“先拍畫冊的質感,再剪進之前詩畫展的片段,最後讓大家對著鏡頭說句期待的話,肯定能吸引粉絲來現場。”
淩薇則在電腦上設計簽售會的背景板——主體用《望廬山瀑布》的畫稿,邊緣綴著槐樹葉和竹編元素,下方留了塊區域放屏幕,打算循環播放《後來》v的片段。
“簽售會定在老街的文化站大廳,”她指著設計稿,“我跟文化站借了十張長桌,到時候擺上畫冊和竹編書簽,再放台古箏,周曼可以現場彈兩段《高山流水》,氛圍肯定好。”
夏晚晴坐在沙發上,手裡拿著《題都城南莊》的吟唱譜,正在練簽售會上的表演片段。她唱到“人麵不知何處去”時,特意放慢了語速,氣息比之前更穩。
“簽售會人多,我得把聲音再沉一點,”她對嶽川說,“不然後排的觀眾可能聽不清,昨天我加了個低音的和音,你聽聽怎麼樣?”嶽川點頭,她輕輕唱了一遍,和音像霧一樣裹著主聲,比之前更有層次感。
陸哲則在旁邊練《男人海洋》的現場版,手裡拿著個便攜麥克風——他特意調整了副歌的唱腔,比錄音版多了點現場的爆發力。
“簽售會不能跟錄音棚一樣穩,”他放下麥克風,“得有點互動感,比如唱到‘任你去乘風破浪’時,跟台下揮揮手,讓大家有參與感。”
他還跟嶽川提了個想法:“能不能在簽售會搞個‘歌詞接龍’,粉絲接對了就送竹編書簽,這樣能活躍氣氛。”
嶽川笑著同意:“這個主意好,既宣傳了非遺周邊,又能跟粉絲互動,一舉兩得。”
下午,周曼去對接巡展的事——文旅局把第一站定在鄰市的文化中心,時間是下個月中旬,要求帶五幅詩畫原稿、周曼的古箏表演,還要加個“非遺體驗小課堂”,讓老街的王爺爺教現場觀眾編簡易竹編書簽。
“文旅局還說,要是第一站反響好,後續會把巡展擴展到全省,”周曼回來後,把巡展流程表遞給眾人,“到時候咱們得提前一周去布置,還要帶夠畫冊和周邊,方便當地觀眾購買。”
淩薇立刻把巡展時間加進工作室的日程表:“我得提前剪個巡展專屬的預熱片,加進鄰市的文化元素,比如當地的古橋、老巷,跟咱們的詩畫結合,讓當地人有親切感。”
林野也跟著補充:“我會多拍點王爺爺編竹編的特寫,剪進體驗課的宣傳片段,讓觀眾知道小課堂能學到真東西,不是擺樣子。”
傍晚,團隊留在工作室吃外賣——淩薇訂了老街的鹵味,林野買了剛烤好的燒餅,周曼煮了鍋綠豆湯,解暑又解膩。
吃飯時,嶽川提起後續的計劃:“等簽售會和巡展第一站結束,咱們可以啟動‘詩畫進校園’的活動,跟中小學合作,教學生寫簡單的詩詞、畫簡筆山水,再教他們唱《山居秋暝》的童謠版,讓文化從小紮根。”
夏晚晴眼睛一亮:“我可以編個簡單的吟唱教程,比如把《靜夜思》編成四句的短歌,學生容易學。”
陸哲也跟著說:“我可以去學校唱《男人海洋》的校園版,把歌詞改成‘青春像片海洋’,鼓勵學生勇敢追夢。”
周曼點點頭,把這些想法記在筆記本上:“我會跟教育局對接,看看能不能先在濱江的中小學試點,效果好再推廣。”
飯後,林野開始拍簽售會的預熱短片——他先讓嶽川拿著畫冊小樣,對著鏡頭說“希望這本畫冊能讓你感受到詩畫裡的生活氣”;
再拍夏晚晴練吟唱的側影,配上周曼的古箏伴奏;
最後拍陸哲對著鏡頭比心,邀請粉絲來現場。淩薇則在旁邊幫忙打光,偶爾提醒大家“表情再放鬆點”“語速慢一點”。
嶽川看著鏡頭裡的眾人——夏晚晴的眼神溫柔,陸哲的笑容真誠,周曼的古箏聲緩緩流淌,林野和淩薇在鏡頭後忙碌——突然覺得,這本畫冊、這場簽售會、這次巡展,不隻是簡單的作品輸出,更是他們團隊對“文娛”的理解:不是高高在上的藝術,是能走進生活、走進校園、走進普通人心裡的溫暖。
他走到窗邊,看著老街的路燈亮起來,槐樹葉在晚風裡輕輕晃。畫冊小樣還在手裡,紙墨的香氣混著綠豆湯的清甜,飄在空氣裡。
接下來的日子,他們要改畫冊小樣、備簽售會、盯巡展布置、對接校園活動——事情很多,但每個人都有明確的方向,都在自己的職能裡踏實做事,這就夠了。
就像從地球“抄”來的那些詩畫歌,不是照搬形式,而是借那些經過時光驗證的美好,結合龍國的老街、非遺、校園,變成屬於他們、也屬於更多人的“真實”。
而這條路,他們會繼續一起走下去,帶著紙墨的溫度,帶著聲線的溫柔,一步一步,走向更遠的山海。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