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天文館主會場的晨光,如同一層輕紗般透過穹頂的玻璃,溫柔地灑在舞台上。舞台上,一群孩子們身著潔白的合唱服,宛如天使降臨人間。他們的歌聲如同天籟一般,在空氣中回蕩。
嶽川蹲在兒童合唱團中間,他的目光專注地落在地上,指尖在地上輕輕地畫著簡單的節奏線。他的動作輕柔而熟練,仿佛在描繪一幅精美的畫作。
在這群孩子中,有一個名叫莉莉的小女孩,她正緊皺著眉頭,努力跟上《星願》副歌的呼吸點。每當唱到“星在枝頭待”時,她總是會不由自主地搶拍,使得整個合唱的節奏出現了一些混亂。
嶽川注意到了莉莉的困擾,他微笑著走到她身邊,輕輕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安慰道:“彆著急,莉莉,咱們不用盯著節拍器。”說著,他將地上的節奏線分成了三段。
“第一段‘霧裡櫻花開’,就像我們聞到花香時,會輕輕地吸氣一樣,要輕柔一些。”
嶽川一邊說著,一邊用手比劃著吸氣的動作,“第二段‘星在枝頭待’,就像我們等待星星亮起時,會慢慢地呼氣一樣,要舒緩一些。”他繼續演示著呼氣的動作,讓莉莉能夠更好地理解。
最後,嶽川指了指第三段的節奏線,“第三段‘風裡傳期待’,就像我們把心願吹出去時,要用力一點哦。”他鼓勵地看著莉莉,希望她能夠掌握這個節奏。
他說的其實是地球合唱團常用的“情景呼吸法”,卻裝作是剛才看孩子們玩“吹泡泡”時想到的。
莉莉跟著試了一遍,果然沒再搶拍,小臉上露出笑容:“原來唱歌像吹泡泡一樣!我剛才總著急把泡泡吹出去,就搶了。”
其他孩子也跟著模仿“吹泡泡呼吸”,合唱的聲音瞬間變得整齊,連一旁的瑪麗都忍不住鼓掌:“這種方法太妙了,比死板的節拍器有用多了!”
淩薇這時跑過來,臉色有點急:“剛才檢查伴奏帶時,發現《星願》的樂隊版伴奏被人換過了,裡麵的尺八音色變成了電子音,明顯是故意破壞!”
林野立刻調出後台監控,畫麵裡一個陌生工作人員,剛才趁大家不注意,偷偷換了u盤裡的文件,而這個人的工牌信息,顯示是星娛法國分公司臨時委派的。
“彆慌,”嶽川從背包裡掏出個黑色u盤,“出發前我多備了一版‘原聲伴奏’,用的是宮本先生的老三味線和藤原老師的尺八現場錄音,沒加任何電子音效,正好能突出‘傳統樂器+星信號’的質感。”
這個備用伴奏,其實是他借鑒地球“原聲現場專輯”的製作思路提前準備的,卻說是“怕電子設備出問題,多錄了一版保險”。
技術人員趕緊插上備用u盤,當尺八的清冽音色從音響裡傳出時,全場都鬆了口氣。
宮本先生摸著三味線的琴弦,輕聲說:“這版伴奏裡,能聽到琴弦的‘木紋聲’,比電子音有溫度多了,幸好你提前準備。”
藤原也點頭:“就該用這種‘帶呼吸感’的伴奏,才能讓觀眾感受到‘星音的真實’。”
臨近中午,嶽川在天文館附近的街頭散步,想找找表演的“小靈感”。
街角處,一位手風琴藝人正拉著法國傳統民謠《玫瑰人生》,旋律裡滿是巴黎的浪漫氣息。
他突然停下腳步,掏出手機錄下一段旋律——心裡想著地球經典作品《巴黎的約定》裡“手風琴與東方樂器融合”的手法,轉身跑回主會場。
“藤原老師,您試試用尺八跟手風琴合一段?”
嶽川找到正在調試樂器的藤原,播放剛才錄的手風琴聲,“在《星願》的間奏,加一段手風琴的旋律,再用尺八呼應,像巴黎的風與東京的星對話,肯定能讓觀眾有共鳴。”
藤原立刻拿起尺八,跟著手風琴聲吹起來,清冽的尺八與溫暖的手風琴交織,意外地和諧。
瑪麗正好路過,聽到旋律眼睛一亮:“我認識剛才那位手風琴藝人,他是巴黎很有名的街頭音樂家,我去請他來現場伴奏!”
半小時後,手風琴藝人皮埃爾背著琴走進會場,當他拉起《星願》的間奏,與尺八、三味線配合時,舞台上的氛圍瞬間變得鮮活,連技術人員都跟著輕輕晃頭。
下午一點,觀眾開始陸續入場,林野的鏡頭捕捉到許多溫暖的細節:有白發老人拄著拐杖,手裡拿著打印的《星願》歌詞;有年輕情侶舉著“星願漂流瓶”造型的燈牌;還有來自濱江的留學生,舉著“家鄉的槐,巴黎的星”的牌子,看到嶽川時激動地揮手。
“全球星願牆”的互動屏上,心願已經突破了10萬條——有中國觀眾寫“願媽媽能聽到巴黎的星音”,有法國觀眾寫“願我的女兒像莉莉一樣,愛上星星的歌”,還有巴西觀眾寫“願明年能去東京看櫻花,聽《星願》現場”。
淩薇調整著屏幕的顯示效果,讓心願像星塵一樣在穹頂漂浮:“現在每秒鐘都有新心願進來,表演時肯定能形成‘星願海洋’。”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兩點整,預熱宣傳片準時在全球100個天文館同步播放。當動畫裡櫻花瓣沿著伴星信號飄落,《星願》的旋律響起時,巴黎主會場的觀眾席傳來輕輕的讚歎聲。
宣傳片結尾,全球星圖亮起的瞬間,全場觀眾自發響起掌聲,連皮埃爾都放下手風琴,跟著鼓掌:“這是我見過最動人的‘星與樂’結合,比單純的音樂表演有意義多了。”
兩點半,距離正式表演還有半小時,嶽川在舞台側幕做最後的發聲練習。
夏晚晴走過來,遞給他一片櫻花瓣:“這是老奶奶給的那批裡最後一片,我把它夾在麥克風架上,就像咱們帶著所有支持的人,一起站在這裡。”
嶽川接過花瓣,發現上麵用馬克筆寫著小小的“星”字,是莉莉早上偷偷畫的。
就在這時,瑪麗匆匆跑過來:“國際天文組織主席剛到,他想在表演前跟你簡單聊幾句,還有,星娛法國分公司的負責人也來了,說是‘來觀摩學習’,但我總覺得沒那麼簡單,你們多留意。”
嶽川跟著瑪麗走到休息室,主席保羅握著他的手,語氣親切:“我昨天看了你們的調試,‘星願互動’的想法太有創意了,尤其是把觀眾的心願和音樂結合,這正是文娛的意義——連接人與人,連接不同文化。”
嶽川笑著回應:“其實是星星給的靈感,它讓我們知道,好的音樂和心願,都是無國界的。”
旁邊的星娛負責人臉色不太好看,卻還是假笑著遞名片:“希望以後有機會合作,星娛在國際市場的資源很豐富,能幫你們把作品推得更遠。”
嶽川接過名片,禮貌地點頭,心裡卻清楚對方沒安好心——剛才監控裡換伴奏帶的人,就和這家公司有關。
回到舞台側幕,陸哲正和皮埃爾溝通手風琴的收尾節奏:“結尾時,您的手風琴慢慢弱下來,我用吉他泛音接,像星風慢慢飄遠,這樣能給觀眾留有餘味。”
皮埃爾點頭同意,還加了個小細節:“我在收尾時,加一小段《玫瑰人生》的旋律碎片,像巴黎給星星的‘小禮物’。”
三點差十分,主持人開始暖場,向觀眾介紹“星願手勢”:“等會兒唱到《星願》副歌,大家左手比‘星’,右手比‘願’,一起跟著旋律揮動,讓全球的天文館都能看到巴黎的星願!”
台下的觀眾跟著練習,燈光下,無數“星願手勢”像一片小小的星海,格外動人。
嶽川站在側幕,看著眼前的景象,指尖無意識地敲著節拍——腦海裡閃過地球演唱會的經典互動場景,卻覺得此刻的溫暖更真實:有莉莉等孩子的笑臉,有皮埃爾的手風琴,有全球觀眾的心願,還有口袋裡那片寫著“星”字的櫻花瓣。
主持人的聲音突然提高:“接下來,讓我們用熱烈的掌聲,有請川晴工作室,為我們帶來‘星音交響’——《星途》《雙星語》《星願》!”
全場掌聲雷動,宮本先生坐在三味線前,指尖按上琴弦;藤原舉起尺八,對準麥克風;皮埃爾調整好手風琴的背帶;夏晚晴站在舞台中央,握著夾有櫻花瓣的麥克風。
嶽川深吸一口氣,走到鋼琴旁,指尖輕輕落在琴鍵上——《星途》的前奏,像星風一樣,慢慢鋪滿巴黎天文館的穹頂。
林野的相機對著舞台,鏡頭裡,嶽川的手指在琴鍵上移動,夏晚晴的歌聲緩緩響起,穹頂的星軌投影跟著旋律轉動,全球100個天文館的同步信號,正將這一幕,傳遞到無數雙期待的眼睛前。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