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高中的課間操鈴剛響過,嶽川坐在槐樹下的老課桌上,手裡翻著學生們的“青春手賬”。
有女生寫“課間總搶著和同桌去食堂打糖醋排骨”,有男生畫“體育課偷懶躲在樹蔭下聽p3”,字裡行間滿是鮮活的校園記憶。
“咱們做一張校園主題合輯《槐巷青春》,”他抬頭看向團隊,指尖點著手賬裡的句子,“選《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青春紀念冊》這幾首歌,不用改詞改曲,直接用原旋律,把學生們的真實故事和校園聲音融進去,比星娛的流量歌有溫度。”
這話落在團隊裡,每個人都立刻找到自己的職能方向。夏晚晴掏出手機,點開《同桌的你》的歌詞,輕聲試唱:“‘明天你是否會想起,昨天你寫的日記’,這句得用氣聲,像對著舊同桌說話,軟一點才貼校園感。”
她邊唱邊調整咬字,操場上傳來的籃球砸地聲“砰砰”響,正好卡在歌詞的空拍裡,意外地和諧。
周曼立刻拿出平板,聯係之前合作過的唱片公司:“得提前鎖定發行渠道,星娛肯定會搶,咱們要強調‘真實校園’標簽,和他們的流量路線區分開。”
她剛發完消息,就收到星娛的“挑釁郵件”——星娛聲稱已和“全國校園音樂聯盟”達成獨家合作,要推出《青春頂流紀》合輯,還列出一串流量歌手名單,說“要打造年度校園爆款”。
“他們連校園的糖醋排骨味都沒聞過,怎麼懂青春?”
林野扛著相機,正拍學生們食堂打飯的場景——窗口阿姨的“要哪個菜?”、餐盤碰撞的“叮叮”聲,全是最鮮活的校園音效。“這些聲音得剪進《青春紀念冊》的前奏裡,”他對著鏡頭調整角度,“比合成的‘校園音效’真實一百倍,聽眾一聽就想起自己的高中食堂。”
淩薇趴在旁邊的課桌上,速寫本上已經畫好了合輯封麵初稿:“封麵用槐巷的俯拍圖,老課桌擺成‘青春’兩個字,上麵放學生的手賬、半塊橡皮、沒吃完的棒棒糖,角落印上‘濱江高中2024屆’的字樣,像畢業紀念冊一樣。”
她邊畫邊補充,“內頁加林野拍的校園照片,比如操場的塗鴉牆、教室的黑板報,每首歌配一段學生寫的短故事,讓合輯不隻是聽歌,更是看青春。”
陸哲則抱著吉他,在教室後排試編《睡在我上鋪的兄弟》的和弦:“原曲的吉他太單一,咱們加段口琴,像宿舍走廊裡有人偷偷吹的感覺,再混進淩晨的宿舍打呼聲,更有代入感。”
他邊彈邊錄小樣,隔壁教室傳來的英語早讀聲“abcdefg”飄進來,正好成了天然的背景音,陸哲趕緊讓嶽川錄下來:“這段得留著,加在間奏裡,像青春裡的‘小意外’。”
可當天下午,星娛就搞出了新動作——在社交平台發了段“校園合輯預告”,視頻裡流量歌手穿著oversize的“校園風”衛衣,在人造的“塗鴉牆”前擺拍,唱的《青春頂流紀》主打歌滿是“熱搜”“打榜”“c位”等詞彙,連伴奏裡的“校園音效”都是電子合成的。
更氣人的是,星娛買了“校園合輯天花板”的熱搜,還偽造了“學生投票”,說“90學生期待星娛合輯”。
“咱們不用跟他們比流量,比‘真’,”嶽川讓周曼把林野拍的“食堂打飯”片段和陸哲的吉他小樣剪在一起,發在工作室官微,配文“青春不是擺拍的衛衣,是搶不到的糖醋排骨,是宿舍裡的打呼聲,是沒講完的同桌話”。
視頻裡,夏晚晴坐在老課桌上試唱《同桌的你》,背景裡有學生的笑聲、餐盤碰撞聲,最後定格在女生手賬裡的句子“希望畢業那天,同桌能跟我說‘以後常聯係’”。
這段視頻剛發出去,就被全國的高中生瘋狂轉發。有學生留言:“這才是我的高中!星娛的合輯像在拍廣告,根本沒見過哪個學生穿oversize衛衣去食堂打飯!”
還有教師轉發:“聽到早讀聲和打呼聲,瞬間想起自己帶過的班級,這才是有靈魂的校園音樂。”
不到三小時,星娛虛假校園合輯的話題就壓過了星娛的熱搜,星娛的“學生投票”也被扒出是買水軍偽造的。
合輯錄製到第三天,嶽川突然決定加首“隱藏曲”——《那些年》。
“這首是給畢業校友的,”他對著團隊說,“找濱江高中的往屆校友錄大合唱,把他們的‘青春遺憾’混進去,比如‘沒跟暗戀的人表白’‘沒跟同桌好好告彆’,讓合輯覆蓋更多人的青春。”
夏晚晴立刻聯係校友群,不到兩小時,二十多位校友就趕到學校,站在槐樹下合唱。
有西裝革履的上班族,有抱著孩子的媽媽,還有頭發花白的老校友,他們的聲音參差不齊,卻滿是真誠。
林野的相機對著這一幕,鏡頭裡,老校友指著槐樹上的刻痕:“當年我和同桌在這刻了名字,現在他在國外,不知道還能不能一起唱這首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