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江工作室的晨光剛漫過會議桌,陳明就帶著編劇團隊趕來了,手裡的《課桌裡的秘密》劇本初稿還沾著咖啡漬。
“目前劇本裡‘女主發現舊日記’的片段太懸浮,”編劇張姐指著稿紙,“寫的是女主在新教室裡找到鍍金封麵的日記,總覺得少了點校園的糙勁兒。”
嶽川指尖敲著桌角,腦子裡立刻浮現出地球《你好,舊時光》裡的舊日記細節——不是精致的鍍金本,是封皮磨破、紙頁泛黃,還夾著乾枯花瓣的普通筆記本。
“得用真實的舊物當原型,”他從抽屜裡拿出一摞學生捐贈的90年代日記,“你看這本,封皮上有鋼筆塗鴉,裡麵夾著當年的期中考試卷,甚至還有半塊沒吃完的糖紙,這些細節加進劇本,女主拿到日記時的‘代入感’才夠強。”
這話落在團隊裡,每個人都立刻動了起來。周曼掏出平板,聯係濱江高中的李老師:“得借幾樣關鍵舊物——1995年的木質課桌最好有學生刻痕)、當年的校服袖口磨毛的那種)、甚至是老款的鐵質文具盒,這些比道具組做的假東西有魂。”
她剛掛電話,就收到李老師的回複:“倉庫裡還有三屆學生的舊物,連當年的運動會獎狀、元旦晚會節目單都在,隨時能搬。”
夏晚晴抱著那本夾著糖紙的日記,指尖輕輕拂過紙頁上的字跡:“女主拿到日記時,應該先聞聞紙頁的味道,像在聞當年的時光,這個小動作得加進去。”
為了找角色感覺,她特意讓淩薇找了套舊校服,當天就去濱江高中旁聽高三的課——跟著學生一起做課間操、搶食堂糖醋排骨、甚至在課桌上寫“加油”,林野扛著相機全程跟拍,把她聽課走神、被老師點名的真實反應都錄下來,當成“角色參考素材”。
淩薇則趴在會議桌上,畫起教室場景的設計圖:“女主的教室不能是新裝修的,牆皮要有點剝落,黑板旁邊貼1998年的日曆當年是虎年,正好和劇本年份對得上),窗台上擺著學生的搪瓷杯,杯沿要有磕碰的缺口,這些都是從老照片裡扒出來的細節。”
她邊畫邊補充,“課桌要按當年的排列擺,第一排靠門的位置是‘調皮生專座’,最後一排靠窗是‘學霸角落’,這些校園潛規則加進去,觀眾才會覺得‘這就是我的高中’。”
陸哲則抱著吉他,在角落試編《課桌裡的秘密》的插曲——把合輯裡的《同桌的你》改成純音樂版,用口琴代替人聲,間奏加進淩薇錄的“粉筆寫字聲”。
“女主翻日記時,就用這段旋律,”他對著眾人演奏,“口琴的調子軟,像在跟觀眾說悄悄話,再混點粉筆聲,瞬間就能拉回90年代的課堂。”
可當天下午,周曼的手機突然彈出星娛的通稿:“星娛《青春密語》校園劇開機,獨家還原90年代校園,啟用頂級道具團隊打造‘複刻教室’!”
通稿裡還附了張“複刻課桌”的照片——桌麵光滑無刻痕,抽屜裡擺著嶄新的“懷舊文具套裝”,連日記都是印著“青春”字樣的網紅款。更氣人的是,星娛聲稱已和濱江高中“達成獨家舊物授權”,還偽造了校長的簽名,說“川晴工作室無權使用學校舊物”。
“這簽名一看就是假的!”
李老師特意趕到工作室,手裡拿著當年的校長任命書,“老校長的簽名帶點彎鉤,星娛偽造的是直筆,連年份都寫錯了劇本是1998年,授權書卻寫2000年)。”
林野立刻扛著相機,去學校倉庫拍舊物——鏡頭裡,1995年的課桌上刻著“周傑倫”“還珠格格”的塗鴉,舊校服的袖口磨出毛邊,甚至有本日記裡還夾著當年的明星貼紙古天樂、趙薇),這些都是星娛的“複刻道具”裡沒有的。
嶽川沒急著發聲明,反而讓林野把這些舊物素材剪成“校園真容”短片,配上周曼找到的1998年濱江高中招生簡章上麵有真實的教室照片),發在工作室官微。
短片裡,夏晚晴穿著舊校服,坐在有刻痕的課桌前,翻著夾著明星貼紙的日記,畫外音是李老師的聲音:“90年代的高中,沒有鍍金日記,隻有磨破的筆記本;沒有光滑課桌,隻有刻著青春的木頭;這才是我們的校園,不是道具組能複刻的。”
短片上線兩小時,轉發量破百萬。有1998屆的校友留言:“我當年的課桌上也刻著‘還珠格格’,日記裡夾著古天樂的貼紙,星娛的假教室一看就是沒經曆過高中!”
濱江高中也發了聲明,揭穿星娛的偽造授權,強調“唯一合作方是川晴工作室”。星娛的通稿很快被網友扒出“多處造假”,連“複刻文具”都被認出是某電商平台的新款,星娛假校園劇的話題衝上熱搜。
劇本修改進入關鍵階段時,夏晚晴在一本1996屆學生的舊日記裡,發現了段未完成的故事——日記主人叫“曉棠”,寫著“和阿明約好高考後去槐巷看銀杏,可他突然轉學,再也沒見過”。這段文字讓嶽川眼前一亮:“加進劇本裡,作為女主發現的‘日記隱藏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對著編劇說,“女主順著日記裡的銀杏線索,找到當年的曉棠阿姨,聽她講完這段未完成的青春,既貼濱江的槐巷背景,又能戳中‘青春遺憾’的共鳴點。”
這段“隱藏線”其實是照搬地球《你好,舊時光》裡“餘周周尋找媽媽的青春”的敘事邏輯,不用改編,直接嫁接在槐巷的背景裡,反而更有地域特色。
陳明拍著大腿:“這個點子絕了!比單純的校園戀愛有深度,還能把之前收集的槐巷舊物銀杏葉標本、90年代的槐巷照片)都用進去。”
周曼立刻聯係李老師,幫忙尋找“曉棠”的下落——沒想到三天後,曉棠阿姨真的被找到了,她現在就在濱江開了家花店,店裡還擺著當年阿明送她的銀杏葉標本。
“當年我以為他是故意不告而彆,”曉棠阿姨看著標本,眼裡閃著淚光,“後來才知道他是隨父母去了國外,臨走前在槐樹下埋了本日記,可惜我一直沒找到。”
這段真實故事被林野拍成了“原型采訪”,作為劇本的“靈感素材”。
夏晚晴特意去花店和曉棠阿姨聊天,學她當年的語氣、小動作——比如說話時會輕輕摸袖口當年校服袖口磨毛,她總習慣捋),翻日記時會先吹掉紙頁上的灰,這些細節後來都成了角色的“專屬符號”。
淩薇則根據曉棠阿姨的回憶,還原了“槐巷埋日記”的場景設計:“在槐樹下挖個小土坑,鋪著1996年的報紙找報社檔案館借的),日記用磨破的牛皮本,封麵寫著‘給曉棠’,旁邊擺著阿明的舊鋼筆按曉棠描述定製的)。”
她邊畫設計圖邊說,“拍攝時要撒點銀杏葉,用自然光,彆打太多燈光,像真的埋了二十多年的樣子。”
就在道具籌備接近尾聲時,星娛又搞了新動作——買通幾個營銷號,散布“川晴工作室盜用校友故事”的謠言,說“曉棠的故事是偷來的,沒經過授權”。
可沒等團隊回應,曉棠阿姨就發了視頻,手裡拿著當年的日記和銀杏標本:“我是自願把故事分享給川晴的,他們尊重我的青春,沒有瞎改編,不像星娛,連校園的樣子都不知道,就敢拍校園劇。”
視頻發出去後,謠言不攻自破。更意外的是,很多校友主動聯係周曼,想把自己的青春故事分享給劇組——有當年偷偷在操場放煙花的,有和同桌一起攢錢買cd的,有畢業時在課桌上寫“再見”的,這些故事後來都成了劇本裡的“小彩蛋”,讓《課桌裡的秘密》多了層“集體青春記憶”的厚度。
拍攝前一天,團隊去濱江高中布置實景教室。夏晚晴穿著舊校服,坐在曉棠阿姨當年的課桌前,翻著那本夾著明星貼紙的日記;
林野扛著相機,拍窗外飄進來的槐樹葉落在課桌上的畫麵;淩薇在黑板上寫1998年的期中考試卷找老教師抄的原題);
陸哲則在教室角落彈起《同桌的你》的口琴版,旋律混著粉筆寫字聲,像真的回到了二十多年前的高中課堂。
嶽川站在教室門口,看著眼前的場景,手裡攥著曉棠阿姨送的銀杏葉標本——葉片上的紋路,像在訴說著未完成的青春,也像在為明天的拍攝,寫下最真實的序章。
周曼走過來,遞給他一份拍攝日程表:“明天第一場拍‘女主發現日記’,曉棠阿姨也會來現場,想看看鏡頭裡的‘自己’。”
林野調整好相機參數,對著嶽川說:“明天我會用複古鏡頭,讓畫麵帶點泛黃的質感,像老照片一樣,更貼90年代的感覺。”
淩薇則拿著粉筆,在黑板角落補畫了個小太陽:“曉棠阿姨說當年她總在黑板角落畫太陽,希望每天都是晴天,這個細節得加上。”
嶽川點點頭,目光落在課桌上的舊日記上——封皮的磨痕、紙頁的褶皺、夾著的明星貼紙,每一處都是歲月的印記。
他知道,明天開機後,這些真實的舊物、真實的故事,會把那些從地球“搬”來的校園劇框架,釀成真正屬於濱江槐巷的“青春味道”,讓每個觀眾都能在鏡頭裡,找到自己的高中時光。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