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評委掏出筆記本,寫下“最珍貴的不是電影本身,是電影背後的人”。
等電影放完,主創交流環節也沒按流程來。評委沒問“創作理念”,反而問:“剛才夏晚晴唱的《茉莉花》,是特意改的嗎?”
夏晚晴笑著搖頭:“看到大家跟著電影裡的畫麵笑,突然就想唱巷裡的調子,沒提前準備。”
另一個評委指著銀幕裡的“泡麵”貓:“這隻貓是真的偶然闖進來的?”
嶽川點頭:“它來的第一天,就偷碰了老吳的泡麵鍋,現在是咱們的‘編外主創’。”
巷口的兩個星娛年輕人,悄悄收起了手機。
穿連帽衫的男生,把剛拍的“夏晚晴清唱”片段,發給了公司對接人,卻沒加任何“負麵注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紮馬尾的女生,看著巷子裡還在熱鬨——有人圍著夏晚晴要簽名,有人去李叔的餛飩攤排隊,有人幫王爺爺收竹編,突然跟男生說:“咱們……要不彆拍了?這地方,不像公司說的那樣‘寒酸又假’。”
男生沒說話,卻把手機裡的“任務清單”刪了。
風卷著槐樹葉,落在他們腳邊,像輕輕拍了拍他們的膝蓋——那是槐巷的溫度,不是靠錢堆出來的豪華,是靠人湊出來的熱乎氣,讓他們那些帶著惡意的“任務”,突然變得輕飄飄的,落不下去。
傍晚收拾場地時,街坊們沒急著走。張師傅幫著拆銀幕,邊拆邊說:“下次再有這種展映,還來槐巷!我把家裡的竹椅都搬來!”
劉奶奶給“泡麵”縫了件新的小圍巾,上麵繡著“槐巷吉祥物”;李叔的餛飩攤前,還圍著幾個沒看夠電影的粉絲,他乾脆多煮了一鍋,說“再陪你們聊會兒電影裡的事兒”。
林野扛著相機,拍了很多“收尾的溫暖”——嶽川幫王爺爺搬竹編,手指被竹絲戳了個小口子,王爺爺掏出隨身帶的創可貼,邊貼邊罵“毛手毛腳”;
夏晚晴幫李叔收餛飩攤,不小心把醋瓶碰倒,兩人笑著蹲在地上擦;陸哲把今天錄的“清唱《茉莉花》”片段,傳給夏晚晴,說“這段加進電影的片尾,比任何配樂都好”。
周曼突然收到一條陌生消息,是那個紮馬尾的星娛女生發來的:“對不起,之前幫公司發了造謠的內容。你們的展映很溫暖,我已經辭職了,祝電影上映順利。”
她把消息給嶽川看,嶽川沒說話,隻是笑著摸了摸“泡麵”的頭——有些東西,不用刻意反駁,溫暖本身,就是最有力的回應。
巷口的路燈漸漸亮了,槐樹葉在燈光下泛著暖黃。
嶽川抱著“泡麵”,看著街坊們慢慢散去,李叔的餛飩攤還冒著熱氣,王爺爺的竹編鋪裡亮著燈。
周曼走過來,遞給他一張剛打印的電影排片表:“影院看到咱們展映的熱度,主動加了很多黃金場次,星娛那邊的排片率掉了不少。”
林野扛著相機,對著巷口的路燈拍了張照片:“我把今天的素材剪個‘槐巷展映紀實’,發在官微,肯定能讓更多人期待電影上映。”
淩薇則收起展映布置圖,說:“下次要是再辦展映,咱們可以在戲台旁邊加個‘電影記憶牆’,讓觀眾把自己的故事寫上去。”
夏晚晴突然喊:“李叔的餛飩鍋忘收了!”眾人笑著跑過去幫忙,“泡麵”從嶽川懷裡跳下來,跟著跑,爪子踩在青石板上,發出“嗒嗒”的輕響。
槐巷的夜色裡,餛飩攤的“咕嘟”聲、竹編的“沙沙”聲、眾人的笑聲,混在一起,像電影片尾沒唱完的歌,也像下一章電影上映故事的序章,在巷子裡慢慢散開。
周曼看了看時間,說:“明天咱們去影院對接上映前的宣傳,林野的紀實視頻可以作為預告片,淩薇設計的周邊也該開始製作了。”
嶽川點點頭,幫李叔把餛飩鍋抬進屋裡,心裡清楚,電影上映的旅程,不會沒有新的挑戰,但隻要有槐巷的這份暖,有團隊和粉絲的這份真,就沒什麼跨不過去的坎。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