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陸哲的音效在這時起了作用——背景音裡突然響起老吳的叫賣聲:“走過路過彆錯過!”
男生下意識接了句“要個泡麵周邊!”,引得周圍人笑,連夏晚晴都沒忍住——這種“意料之外的互動”,是星娛的蠟像劇場永遠做不到的。
試運營結束後,觀眾的反饋堆滿了周曼的郵箱:“希望加‘粉絲手作區’的劇情,我當年畫了卡牌,想在劇場裡再畫一次”“能不能讓‘泡麵’貓真的來?我想喂它小魚乾”“下次想扮演老周,幫大家找卡牌”。
淩薇立刻在場景圖裡加了“手作區”,留了張畫桌,上麵擺著當年的顏料和畫紙;林野則聯係了之前照顧“泡麵”的粉絲,商量讓貓每周來兩次,當“特邀npc”。
星娛的“星光盛宴”卻成了笑柄——有觀眾在社交平台吐槽:“跟蠟像合影要五十塊,任務全是掃碼,還不如去逛超市”“全息投影看著華麗,卻沒一點溫度,連星娛自己的粉絲都坐不住”;
更尷尬的是,他們的“限量周邊”賣不出去,堆在劇場門口打折,而嶽川團隊的劇場預約排到了一個月後,連加場都搶不到。
周曼在團隊例會上,把最新的預約數據放在桌上:“文化廳剛才聯係我,想把咱們的沉浸式劇場作為‘ip衍生示範案例’,推薦給其他城市的文旅項目;
還有幾個綜藝平台,想跟咱們合作,把劇場的劇情改成‘綜藝特彆篇’,讓嘉賓來體驗。”
嶽川沒立刻答應,而是看向林野剛剪好的試運營花絮——視頻裡,觀眾在“火鍋區”一起煮火鍋,笑聲混著湯沸聲;
在“手作區”,有個老奶奶帶著孫女畫畫,教她畫當年的嘉年華場景;“泡麵”貓蹲在“黑暗區”,被觀眾喂得肚子鼓鼓的。
“先把‘粉絲手作區’的劇情完善好,”他指著視頻裡的畫桌,“再把觀眾提的‘扮演嘉賓’環節加上,等這些細節落地,再談合作。”
淩薇立刻拿出修改後的場景圖,上麵多了“嘉賓體驗區”,留了件老周的格子襯衫複刻版),觀眾可以穿上它,模仿“背人”的名場麵;
陸哲則開始製作新的音效,加了“畫紙摩擦聲”“襯衫布料聲”,讓“手作區”和“嘉賓區”的沉浸感更強。
夏晚晴突然想起什麼,從包裡掏出那把斷弦吉他:“下次試運營,我可以在‘手作區’彈唱,就唱《閃光的手機》,讓觀眾跟著一起唱,像當年嘉年華的演唱會一樣。”
林野立刻點頭:“我把吉他聲錄下來,作為‘手作區’的背景音,觀眾畫畫時聽到,肯定更有感覺。”
會議結束時,窗外的天色已經暗了。林野扛著相機,跟著嶽川去廠房看“手作區”的布置——淩薇已經把畫紙鋪好了,上麵擺著當年的顏料,畫桌旁的竹編展架上,掛著幾張觀眾試運營時畫的卡牌;
陸哲在調試音響,輕輕的吉他聲從音箱裡飄出來,混著廠房外的風聲。
嶽川摸了摸畫桌上的顏料,突然想起當年嘉年華的“粉絲手作區”——也是這樣的畫桌,也是這樣的顏料,粉絲們趴在桌上畫畫,嘴裡念叨著“要把老吳煮泡麵的樣子畫得更搞笑點”。
他回頭對林野說:“把當年的‘粉絲手作區’照片洗出來,貼在畫桌旁的牆上,讓觀眾能對比著畫,更有回憶感。”
林野剛舉起相機,就看到“泡麵”貓從廠房門口走進來,蹲在畫桌旁,盯著上麵的顏料盤,尾巴輕輕掃著桌腿。
淩薇笑著說:“看來它也想當‘手作區’的npc,下次試運營,給它留個小盤子,裝道具小魚乾,讓觀眾喂它。”
嶽川點點頭,看著廠房裡漸漸成型的場景——“手遊區”的展架、“火鍋區”的煤爐、“手作區”的畫桌、“黑暗區”的側燈,還有蹲在畫桌旁的“泡麵”貓。
他知道,下一次試運營,這些細節會讓更多觀眾想起嘉年華的溫暖,而星娛那些華麗卻空洞的劇場,永遠抓不住這份“真實”的核心。
周曼這時走了進來,手裡拿著新的預約名單:“加場的名額剛放出去,三分鐘就搶完了,還有觀眾問能不能定製‘個人劇情’,比如重現他們當年在嘉年華的專屬回憶。”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