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房裡的晨光剛漫過“定製記憶展櫃”,周曼就拿著厚厚一疊文件走進來——是合作企業“濱江科技”的團建需求明細,紅筆圈出的“核心訴求”格外顯眼:“拒絕形式化遊戲,需真實協作場景,讓員工體會‘共同解決問題’的團隊感。”
嶽川接過文件,指尖劃過“真實協作”四個字,抬頭看向團隊:“就按當年嘉年華的籌備流程來拆團建環節。”
他頓了頓,在白板上畫下三個板塊,“分‘籌備組’‘執行組’‘應急組’,每組對應當年的真實分工——籌備組負責搭展架、理物料,執行組負責引導‘虛擬粉絲’、控場,應急組處理突發狀況,比如模擬電線短路、物料不足,跟咱們當年遇到的問題一模一樣。”
沒人知道,這種“角色分工+真實挑戰”的模式,源自他前世地球的“場景化團隊建設”項目——那些讓參與者在複刻的真實場景中解決問題的設計,被他嫁接到了嘉年華的回憶裡,偽裝成“從過往經驗提煉的方案”。
林野舉著相機,鏡頭對準白板上的板塊,小聲跟淩薇說:“這樣比星娛搞的‘蠟像合影團建’實在多了,至少員工能真動手乾。”
淩薇立刻掏出平板,開始畫團建場景圖——她沒畫華麗的背景,反而在“籌備區”擺上當年嘉年華用剩的舊物料清單,上麵還留著周曼當年畫的勾痕;
展架零件故意留了幾個“磨損款”,比如少了一顆螺絲的支架、有點變形的掛鉤,“讓籌備組的員工體驗咱們當年‘湊零件搭展架’的真實感,星娛肯定會用全新的、毫無難度的零件,哪有這種協作的張力”。
林野當天就扛著相機去拍“團建預熱素材”——他找到老周,讓他坐在當年搬過的展架旁,講真實的協作故事:“當年搭這個展架,少了顆螺絲,我和小吳蹲在地上找了半小時,最後用鐵絲擰了個臨時的,現在想起來,那時候雖然急,但一群人一起想辦法,比啥都強。”
鏡頭裡,老周手裡攥著那顆生鏽的鐵絲螺絲,是當年留下來的,陽光落在上麵,泛著舊舊的光。
林野把這段采訪剪進預熱視頻,配上周曼當年的手寫物料清單畫麵,“讓濱江科技的員工先看到‘真實的協作是什麼樣的’,比空講大道理管用”。
陸哲的音效籌備也圍繞“真實”展開——他翻出當年嘉年華籌備時的錄音,裡麵有搬物料的“哐當”聲、團隊討論的“嗡嗡”聲、甚至偶爾的爭執聲比如討論展架怎麼擺更合理)。
“把這些聲音混進團建場景的背景音裡,”他戴著耳機調試,“比如籌備組搭展架時,放當年的討論聲;應急組處理‘電線短路’時,放咱們當年搶修的聲音,讓員工覺得‘不是在玩遊戲,是真的在解決問題’。”
夏晚晴則負責指導團建npc的“應急反應”——她找了幾個有嘉年華經驗的粉絲誌願者,教他們模擬“電線短路”的突發狀況:“彆按劇本念‘現在出現故障’,要像當年一樣,先喊‘那邊電線冒火花了’,再蹲下來檢查,喊‘拿絕緣膠帶和備用線來’,動作要慌但有條理,這才是真實的應急狀態。”
她還讓誌願者翻出當年的應急包,裡麵的絕緣膠帶、備用線都是當年用過的,“連膠帶的牌子都跟當年一樣,細節越真,員工越有代入感”。
可當天下午,周曼就收到消息:濱江科技原本還聯係了星娛,星娛給的團建方案是“星光協作日”——讓員工跟明星蠟像組隊,完成“簽名收集”“舞台走秀”之類的任務,場地擺滿鎏金裝飾,連“協作任務”都是提前彩排好的,比如“假裝找不到道具,然後蠟像‘提示’答案”。
“幸好濱江科技沒選他們,”周曼把星娛的方案發給團隊看,“你看這任務,全是擺拍,員工連手都不用動,哪有什麼協作感?”
淩薇掃了眼方案裡的“鎏金展架”,笑著說:“他們連展架都要鍍金,卻不知道咱們當年用的舊展架,才藏著真正的協作故事。”
團建籌備到第三天,濱江科技派了個行政主管來考察。
剛走進廠房,主管就被“籌備區”的舊物料清單吸引——上麵的勾痕、筆記,甚至偶爾的塗鴉比如老吳畫的小泡麵),都透著生活氣。
淩薇指著清單上的“缺3顆展架螺絲”字樣,說:“當年我們就是對著這張清單,湊了半天才把展架搭好,這次也會讓員工用同樣的清單,體驗找零件的過程。”
主管走到“應急區”時,正好趕上夏晚晴和npc彩排——模擬電線短路,npc喊著“拿備用線”,夏晚晴蹲在地上,演示怎麼用絕緣膠帶纏接口,動作跟當年搶修時一模一樣。
主管掏出手機,錄下這段彩排,笑著說:“這比星娛那種‘對著蠟像念台詞’真實多了,我們員工肯定能學到東西。”
林野趁機把預熱視頻給主管看——視頻裡,老周講搬展架的故事,老吳說當年煮泡麵給大家當夜宵,蘇阿婆拿著當年的竹編道具說“這是給應急組編的小籃子,裝工具正好”。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主管看完,當場拍板:“就按你們的方案來,我們還想加個‘複盤環節’,讓員工跟你們團隊成員一起聊協作心得,比單純的任務更有意義。”
陸哲這時正好調試完音效,廠房裡突然響起當年嘉年華籌備時的聲音——搬展架的“吱呀”聲、周曼喊“物料不夠了”的聲音、老周的笑聲,主管愣了愣,說:“聽著這聲音,就像真的在當年的嘉年華現場,這種沉浸感太絕了。”
當天晚上,周曼接到濱江科技的電話,語氣有點興奮:“我們剛取消了星娛的團建預約,他們那邊還在催我們確認‘蠟像擺放位置’,跟你們的用心比,太敷衍了。
對了,我們想讓員工提前看你們的預熱視頻,讓他們先了解當年的故事,團建時更有代入感。”
嶽川掛了周曼的電話,走到“應急區”——淩薇正在給模擬短路的電線纏上舊膠布,林野在拍這段畫麵,準備剪進最終的團建指引視頻;
陸哲坐在旁邊,把主管剛才的反饋聲混進背景音裡;夏晚晴則在跟npc確認複盤環節的流程,比如怎麼引導員工分享協作中的問題。
“泡麵”貓蹲在“籌備區”的展架旁,爪子撥弄著一顆舊螺絲,是淩薇白天找出來的當年的零件。
林野舉著相機,對著貓和螺絲拍了張特寫,說:“這段可以當團建視頻的結尾畫麵,配上周曼姐剛才說的‘取消星娛預約’的消息,挺有紀念意義。”
淩薇直起身,揉了揉腰:“明天要把所有場景再檢查一遍,比如展架零件夠不夠‘舊’,物料清單上的筆記夠不夠真實,彆出岔子。”
陸哲點頭:“我明天再把音效混一遍,確保每個區域的聲音都對應當年的場景,比如籌備區是搬物料的聲音,應急區是搶修的聲音。”
周曼拿著打印好的團建流程表走過來,分給每個人:“明天濱江科技會派車送第一批員工過來彩排,咱們按流程走,嶽川你負責跟主管對接,我負責協調現場,林野拍彩排素材,淩薇和陸哲盯著場景和音效,夏晚晴帶npc候場。”
嶽川接過流程表,指尖劃過“複盤環節”那一行,上麵寫著“邀請老周、老吳參與分享”。
他抬頭看向廠房裡忙碌的身影——淩薇在調整展架角度,林野在檢查相機電池,陸哲在試音,夏晚晴在跟npc輕聲交流,“泡麵”貓還在撥弄那顆舊螺絲。
窗外的夜色漸濃,廠房裡的燈亮得很暖,正好照在“籌備區”的舊物料清單上,那些當年的筆記,在燈光下格外清晰。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