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糧站的門剛推開,看守老人就攥著個藍布包走進來——包角磨得發亮,裡麵裹著兩張泛黃的糧票印著“1983年”,邊角有折痕)和一片乾硬的槐葉,葉梗處還係著根細麻繩。
“這糧票是當年在糧站換玉米用的,”老人把東西放在展台上,指尖輕輕蹭過糧票上的字跡,“這片槐葉就長在糧站門口的老槐樹上,那年換完糧,我摘了片葉夾在糧票裡,一夾就是四十年。”
嶽川盯著糧票和槐葉,突然伸手拿起舊木箱昨天裝故事袋的):“咱們做個‘時光膠囊’,把這些帶記憶的舊物和樹葉封進去,”他對著團隊說,“讓居民寫張‘未來紙條’,跟舊物一起封著,等巡展回來再打開,看看當年的心意有沒有變。”
這話是複刻前世地球“社區時光膠囊”的活動形式,用舊物承載集體記憶,偽裝成“看到糧票與樹葉同框時的靈感”,“箱子就用這舊的,彆刷漆,上麵的劃痕、木刺都留著,才像藏時光的樣子。”
淩薇立刻找來糙紙做“未來紙條”,沒裁成統一尺寸,有的紙邊帶著撕痕,有的紙上還留著之前貼畫的米糊印:“星娛要是做這個,肯定會用燙金紙,印上明星簽名,”她邊剪邊說,“可這糙紙、撕痕,才是居民能放開寫的樣子,假的再精致,也寫不出真心意。”
林野的相機對準老人的糧票和槐葉——糧票上的“伍市斤”字樣磨得模糊,槐葉的葉脈裡還嵌著點當年的細沙,老人的手指在上麵反複摩挲,眼神裡滿是回憶。
“要拍老人放東西進木箱的瞬間,”他對著鏡頭調試焦距,“星娛隻會拍明星擺拍放‘紀念品’,哪會拍普通人藏四十年舊物的鄭重。”
陸哲把錄音筆遞到老人麵前,老人對著筆輕聲說:“希望十年後打開箱子,老槐還在,糧站還在,孩子們還能知道當年用糧票換糧的日子。”
聲音帶著臨鎮的鄉音,尾音有點顫,陸哲沒做任何修飾,直接存進“膠囊專屬音頻”:“以後打開膠囊時,就能聽到老人現在的聲音,星娛的音頻隻會放提前編好的‘正能量語錄’,哪有這種帶著歲月味的真聲音。”
夏晚晴坐在舊糧囤上,抱著吉他改編巡展曲,把“時光膠囊”編進歌詞:“舊木箱,藏時光,糧票槐葉記過往;紙條短,心意長,十年後呀,再相望。”
調子比之前更緩,混著糧站梁上麻袋的晃動聲,剛唱兩句,就有居民陸續帶來自己的舊物——穿藍布衫的阿姨帶了塊繡著梅花的舊手帕邊緣有點破,是當年結婚時的陪嫁),說要跟公園撿的梧桐葉一起放進膠囊;
紮羊角辮的小女孩帶了個布娃娃胳膊縫補過),把自己畫的樹葉貼在娃娃身上,說“讓娃娃陪著樹葉,等十年後我來看看”。
周曼忙著登記居民的舊物,每樣東西都讓居民寫張小卡片,注明來曆:“阿姨的手帕是1990年結婚陪嫁,梧桐葉是2024年公園撿的”“小女孩的布娃娃是2018年生日禮,樹葉畫是2024年今天畫的”。登記本用的是糙紙裝訂的,字跡歪歪扭扭,卻比任何電子表格都清晰。
“剛收到消息,星娛在鎮口搭了個‘時光膠囊’展,”她抬頭對嶽川說,“用的是新木箱,刷得發亮,裡麵放的是明星周邊和印著樹葉的卡片,還雇人假裝寫紙條,場麵特彆假。”
果然,林野去鎮口拍素材時,鏡頭裡的星娛展棚格外刺眼——新木箱上貼著明星海報,裡麵堆著塑料鑰匙扣、印字t恤,“未來紙條”是提前印好的,上麵寫著“祝星娛越來越好”;
工作人員拿著馬克筆,讓路過的人在紙條上簽名,沒人願意動筆,大多是瞥一眼就走。
有個大爺湊過去問:“能放我家的舊茶壺嗎?”工作人員搖搖頭:“隻能放我們準備的周邊,彆的不讓放。”大爺冷笑一聲:“這哪是時光膠囊,就是你們明星的雜貨鋪!”
老糧站裡,“時光膠囊”的木箱已經快裝滿了——底層鋪著居民帶來的舊物,中間夾著樹葉,頂層放著“未來紙條”,淩薇用舊麻繩把箱子捆好,繩結是周大爺教的“防滑結”,勒在木箱的劃痕上,壓出更深的痕。
“在箱子上貼張糙紙標簽,”嶽川說,“讓居民都在上麵簽名字,以後打開時,就能看到誰的心意在裡麵。”
居民們圍著木箱,依次簽名——老人用毛筆寫,字裡帶著歲月的穩;孩子用鉛筆寫,字歪歪扭扭,有的還畫了小樹葉;阿姨用鋼筆寫,字跡娟秀,旁邊還畫了朵小梅花跟手帕上的一樣)。
林野的相機抓拍下這一幕:沾著米糊的指尖、歪扭的字跡、木箱上的劃痕,畫麵裡沒有任何華麗元素,卻比星娛的明星海報暖得多。
陸哲把所有居民的“膠囊寄語”混在一起,做成“開箱預告音”:“十年後的今天,我們會回到老糧站,打開這個箱子,看看糧票還在不在,樹葉的故事有沒有新的篇章。”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他把音頻存在u盤裡,和木箱一起放進舊帆布包:“等下次來,插u盤就能聽到現在的聲音,星娛的‘膠囊’連個真聲音都沒有,哪有這種期待感。”
夏晚晴的彈唱還在繼續,這次居民們都跟著哼,歌聲混著木箱的晃動聲、麻繩的摩擦聲,飄出糧站的門,落在鎮口的星娛展棚前。
星娛的工作人員看著空蕩蕩的展棚,又聽著糧站傳來的歌聲,悄悄把“時光膠囊”的招牌拆了,收拾東西準備離開——塑料周邊散落在地上,沒人願意撿,像被丟棄的假心意。
傍晚收拾時,老人摸著封好的木箱,笑著說:“我肯定能等到打開的那天,到時候我還來,給孩子們講講當年的糧站,講講這片槐葉。”
嶽川點點頭,把木箱放進團隊的貨車——旁邊堆著巡展的舊竹筐、糙紙地圖、聲音芯片,每樣東西都帶著臨鎮的痕,帶著居民的心意。
淩薇把居民簽名的糙紙標簽拍下來,準備印在下一站的巡展手冊上:“讓下一站的人知道,臨鎮有個藏著時光的木箱,裡麵裝著糧票、槐葉和四十年的故事。”
林野則在整理今天的素材——老人放糧票的特寫、居民簽名的畫麵、夏晚晴彈唱的樣子,每一段都帶著煙火氣,沒有一點刻意。
周曼對著團隊確認下一站的行程:“下一站是濱江市區的老廠房,那邊的居民已經在準備舊物件了,有當年的機床零件、老廠房的照片,說要跟樹葉一起展。”
嶽川嗯了一聲,回頭看了眼老糧站——梁上的舊麻袋還在晃,門口的老槐樹在夕陽下泛著暖光,像在跟他們說“路上小心”。
貨車啟動時,夏晚晴抱著吉他,輕輕彈起巡展曲的尾音,歌聲裡帶著舊糧票的糙、槐葉的香,還有時光膠囊裡藏著的期待,順著公路飄向遠方——下一站的老廠房,正等著這些帶著真意的舊物,等著新的樹葉故事,等著把時光繼續藏進更溫暖的痕跡裡。
喜歡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請大家收藏:()文娛:從平行世界抄作業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