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進動手了!以“搜查甲胄”為名,行武力清剿之實!這道命令,等於徹底撕破了最後一點偽裝,將冰冷的刀鋒直接架在了宦官集團的脖子上。
劉辯和陳宮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驟然凝聚的銳芒。緊張,但不慌亂。
“果然來了。”陳宮率先開口,語氣冷冽,“何進此計,看似強硬,實則蠢笨!大軍入宮搜查,必然打草驚蛇,除了將宦官徹底逼入絕境,激起他們拚死反撲之外,於事無補!甚至可能給袁紹等人借口,將兵禍引入宮闈,釀成大亂!”
劉辯點頭,深以為然。曆史上,正是袁紹借此機會帶兵入宮,不分青紅皂白,見宦官就殺,甚至很多無須之人也慘遭屠戮,導致宮廷大亂,秩序崩潰。
“先生之前所言‘靜觀其變,待其兩敗俱傷’,如今看來,何進已先出一招蠢棋,我等該如何‘將計就計’?”劉辯急切地問道。時間不等人,明天一早,北軍就要入宮了。
陳宮目光閃爍,腦中思緒飛快運轉。他走到那張簡陋的案幾前,用手指蘸了點杯中冷茶,在桌麵上劃拉著。
“陛下,何進此招雖蠢,卻也將宦官逼到了牆角。
郭勝、段珪等人,如今隻有兩條路:要麼坐以待斃,明日被北軍‘搜出’所謂甲胄,然後以謀逆罪處死;要麼……鋌而走險,再次行刺何進,做最後一搏!”
“他們必定選擇後者!”劉辯肯定地說,“狗急跳牆,他們不會甘心等死。”
“不錯!”陳宮手指在桌上重重一點,“所以,我們要做的,不是阻止他們行刺,而是……引導他們,在一個對我們最有利的時間、最有利的地點行刺!
並且,要確保他們行刺之後,無法控製皇宮,無法挾持陛下和太後,從而給袁紹之流製造混亂的機會!”
“引導?如何引導?”劉辯追問,心跳加速。
陳宮眼中閃過智慧的光芒,壓低聲音,語速極快:“何進明日派兵入宮搜查,宦官們必然驚恐萬狀,如熱鍋上的螞蟻。
他們會想儘一切辦法,在軍隊控製皇宮之前,殺掉何進!而殺掉何進最好的機會,就是他再次入宮之時!”
“陛下可還記得,他們上次試圖動手的地點?”
“嘉德殿!”劉辯立刻反應過來。
“對,嘉德殿!那裡他們熟悉,且有布置。”陳宮道,“但經過上次失敗,何進必然更加警惕,輕易不會單獨入宮。
所以,我們需要給宦官創造一個‘何進不得不來,且有可能放鬆警惕’的機會!”
“什麼機會?”
“太後!”陳宮吐出兩個字,“唯有太後,才能讓何進不得不入宮,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他的戒心!”
劉辯眼睛一亮:“先生的意思是……讓太後出麵?”
“非也。”陳宮搖頭,“太後未必肯配合,且容易泄露消息。臣的意思是——假借太後之名!”
劉辯瞬間明白了:“再次假傳太後詔命?”
“正是!”陳宮語氣斬釘截鐵,“而且,要假傳得更加逼真,更加急切!就讓宦官們以為,太後也得知了何進要派兵入宮的消息,驚恐萬分,急於召何進秘密入宮商議對策!
並且要強調,事關重大,務必隱秘,隻可帶極少隨從,從側門速入嘉德殿!”
劉辯聽得心潮澎湃,此計甚毒,卻也甚妙!完全抓住了宦官的心理和太後的地位作用!
“然,”劉辯提出關鍵問題,“如何讓宦官們相信這份‘太後密詔’?又如何確保他們會在嘉德殿動手,而不是彆的什麼地方?”
陳宮微微一笑,笑容裡帶著一絲冷意:“這就需要陛下那位忠心耿耿的穆順公公,再次冒險了。”
“穆順?”
“對。”陳宮詳細解釋,“讓穆順找一個絕對可靠的中間人,或者親自冒險,以‘太後身邊人’的身份,‘無意間’向郭勝的心腹泄露一個‘天大的秘密’:太後對大將軍明日之舉極為震怒和恐懼,已秘密寫下詔書,藏於某處,欲召大將軍即刻密議。
但太後身邊耳目眾多,無法送出,心急如焚……”
劉辯接口道:“然後,再讓這個‘秘密’恰到好處地被宦官截獲那份‘太後密詔’?”
“陛下聖明!”陳宮點頭,“如此一來,宦官們隻會覺得是天賜良機,絕不會懷疑是陷阱。他們拿到‘太後密詔’,必定如獲至寶,會立刻依計行事,假傳此詔,誘何進入嘉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