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變的血腥氣尚未在洛陽城中完全散去,但生活總要繼續。
太陽照常升起,市井的喧囂逐漸壓過了前日的驚恐。
皇帝在白虎殿上展現的果決手段,如同投入湖麵的巨石,漣漪正一圈圈擴散開來。
街頭巷尾,人們竊竊私語,話題都離不開那位一夜之間似乎長大了十歲的少年天子,以及他身邊那位突然冒出來、手握大權的“陳侍中”。
而處於旋渦中心的陳宮,此刻卻無暇感受這權力的滋味。
他被臨時安置在尚書台附近的一處值房內,這裡原本是堆放文書檔案的偏僻角落,如今被匆匆整理出來,成了他處理如山事務的場所。
房間狹小,陳設簡陋,隻有一張堆滿竹簡卷宗的木案和幾個蒲團,空氣中還殘留著灰塵和舊帛書的氣味。
陳宮坐在案後,眉頭緊鎖,正對著一份剛剛送來的名冊發愁。
這是袁紹報上來的“逆宦餘黨及附逆者”名單,上麵密密麻麻列了上百個名字,其中不乏一些低級官吏、宮中侍從,甚至有幾個隻是與郭勝等人有過些許錢財往來的商賈。
袁紹的心思,陳宮如何不明白?這是想借機擴大打擊麵,安插罪名,清除異己,甚至中飽私囊。
“啪!”陳宮將名冊合上,重重拍在案上,發出沉悶的響聲。
侍立在一旁的李青嚇了一跳,小心翼翼地問道:“陳……陳侍中,有何不妥?”
陳宮揉了揉發脹的眉心,語氣帶著冷意:“袁本初此舉,是想將這洛陽城再清洗一遍嗎?陛下明詔,隻誅首惡,不問脅從。他這名單上,十有八九都是被牽連的無辜之人!”
李青縮了縮脖子,低聲道:“可……可袁司隸說,這些人都有嫌疑,需嚴加審訊……”
“審訊?”陳宮冷哼一聲,“屈打成招的審訊嗎?如今局勢初定,首要在於安定人心,而非製造新的恐慌和冤獄!此風絕不可長!”
他提起筆,在那份名冊上飛快地批閱起來,隻圈定了寥寥幾個證據相對確鑿、職位較高的核心黨羽,其餘大部分名字都被他直接劃去,並在旁邊批注:“查無實據,不予追究。”
寫完後,他將名冊遞給李青:“立刻將此批複送回袁司隸處。告訴他,清查餘孽,需重證據,陛下仁德,不欲多造殺孽,望他秉公處理。”
李青接過名冊,看著上麵大片的劃痕和那力透紙背的批注,心中暗暗咂舌,這位陳侍中,膽子可真不小,直接就駁了袁紹的麵子。
他不敢多問,連忙應諾,快步退了出去。
李青剛走,曹操便求見。他一身戎裝未卸,臉上帶著些許疲憊,但眼神依舊銳利。
“曹騎都尉,城內情況如何?”陳宮示意他坐下,直接問道。
曹操也不客套,坐下後沉聲道:“回陳侍中,昨夜至今,末將帶人巡視各坊,抓捕了趁亂搶劫、滋事者三十七人,其中多有地痞無賴,亦有少數潰兵。
已按律處置,梟首示眾者十人,其餘杖責收監。目前街麵已基本肅清,商鋪陸續開門,百姓情緒漸穩。隻是……”他頓了頓,看了一眼陳宮。
“但說無妨。”
“隻是,何苗將軍何進之弟)府上,似乎有些動靜。昨日有數名原大將軍府邸的屬官、門客進出,密談良久。
末將擔心,何苗或因大將軍之死,心生怨望,或欲收攏其兄舊部,有所圖謀。”曹操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何進雖死,但其勢力盤根錯節,其弟何苗若不安分,亦是隱患。
陳宮的目光微微一閃,似乎在思考著什麼,然後他點了點頭。
他緩緩說道:“曹騎都尉所言甚是。關於何苗將軍那邊,陛下已經有了相應的安排,稍後自然會有旨意傳達過去,以安撫他的情緒。
你隻需密切關注局勢的發展,如果有任何異常的動靜,要及時向我和陛下稟報。
目前,維護洛陽的治安仍然是最為關鍵的任務,這就有勞騎都尉你多費心了。”
曹操見陳宮如此鎮定自若,仿佛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便也不再多說什麼。
他恭敬地拱手作揖,說道:“這都是我分內應該做的事情,實在不敢稱勞。末將就此告退。”說罷,他站起身來,轉身離去。
當曹操走到值房門口時,他突然停下腳步,回頭看了一眼還在埋頭處理卷宗的陳宮。
隻見陳宮全神貫注地閱讀著手中的文件,對周圍的一切似乎都渾然不覺。
曹操心中暗自感歎,這個突然崛起的寒門謀士,確實有著非凡的才能和見識。
他處事果斷,思路清晰,而且毫不畏懼權貴從他駁回袁紹的名單就可以看出),有這樣的人輔佐陛下,實在是一件幸事。
曹操離開後,陳宮稍稍鬆了一口氣,但還沒等他喘上幾口氣,小黃門又匆匆跑進來稟報說,執金吾負責宮外警衛)和幾位宮門司馬前來求見,說是要請示關於宮禁守衛輪換以及人員調配的相關事宜。
宮變之後,原有的守衛體係被打亂,人心惶惶,急需重新整肅安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陳宮隻能強打精神,一一接見,詳細詢問各門情況,了解守衛人員構成,根據現有可靠兵力,重新劃分防區,明確職責。
他言語清晰,指令明確,既照顧了原有將領的情緒,又確保了關鍵位置的掌控,展現出了出色的協調能力和對軍務的熟悉,讓那些原本對他這個“空降”文官有些輕視的武夫們,漸漸收起了小心思。
這一忙,就直接到了午後。陳宮連口水都沒顧上喝,隻覺得口乾舌燥,頭暈眼花。直到劉辯親自來到這間狹小的值房。
“陛下!”陳宮見到劉辯,連忙起身要行禮。
“先生快快請坐!”劉辯快步上前扶住他,看著他臉上難以掩飾的疲憊和案頭堆積如山的公文,心中既感激又愧疚,
“讓先生受累了。朕剛從母後那裡過來,聽聞先生此處門庭若市,連午膳都未曾用?”
陳宮笑了笑,帶著一絲沙啞道:“陛下言重了。非常時期,千頭萬緒,臣不敢懈怠。能替陛下分憂,是臣的本分。”
劉辯看著陳宮,心中感慨。這就是擁有一個靠譜謀士的感覺嗎?不再是孤身一人麵對驚濤駭浪,有人能為你出謀劃策,有人能為你分擔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