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郊演武的喧囂與精彩,如同投入洛陽這座巨城的一顆石子,漣漪數日未絕。
關羽的箭術、張飛的悍勇,不僅震撼了在場軍士,其名聲也隨著當日觀戰者的口耳相傳,在洛陽的市井街巷間悄然流播。
“紅臉長髯的神箭手”與“聲若巨雷的黑臉猛漢”,成了不少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連帶著,他們那位看似溫和、卻能讓這兩位豪傑俯首帖耳的“大哥”劉備,也蒙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這一切,自然都通過王韌的耳目,及時彙總到了嘉德殿劉辯的案頭。
“劉備兄弟三人,自演武後仍居於永和裡小院,深居簡出。
期間有數撥人馬試圖接觸,有軍中將領派人招攬,亦有些許世家遞出橄欖枝,但均被劉備以‘才疏學淺,需靜思己過’為由婉拒。”陳宮稟報道。
劉辯聞言,輕笑一聲:“他倒是沉得住氣。這是在待價而沽,或者說……是在等朕的反應。”
他手指敲著桌麵,“不過,他越是這樣,朕越不能急著出手。晾一晾也好,讓他看清楚,在這洛陽,真正能決定他們前途的,是誰。”
“陛下聖明。”陳宮讚同道,“過於輕易得到,反而不懂得珍惜。隻是,需防其他勢力,尤其是……袁紹舊黨或彆有用心之人,借此生事。”
“無妨。”劉辯擺擺手,“隻要朕不表態,沒人敢真正下重注去拉攏他們。畢竟,誰都摸不清朕對他們到底是賞識,還是忌憚。繼續盯著便是。”
他話鋒一轉,問道:“對了,曹操那邊,整頓治安,甄選悍勇囚徒充軍之事,進行得如何了?”
“已初步甄選出百餘人,多是有些勇力、罪行不重且願意悔改者,已陸續編入北軍輔兵營,由專人看管操練。”陳宮答道,“曹孟德辦事,確實雷厲風行。”
“嗯,讓他把握好分寸,莫要讓幾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劉辯叮囑了一句。畢竟降卒、囚徒改編存在很大的複雜性和風險性。
就在劉辯與陳宮商議政務之時,洛陽城內,另一條街道上,正上演著與西郊演武風格迥異,卻同樣驚心動魄的一幕。
地點是城東的榆樹巷,這裡並非繁華市集,但酒肆、賭坊混雜,是三教九流彙聚之地,治安狀況一向比南市等區域複雜。今日,這裡的氣氛更是格外緊張。
巷子中央,一個鐵塔般的巨漢,如同發怒的熊羆,獨自麵對著二十幾名手持棍棒、鎖鏈的洛陽縣兵以及幾名看似頭目的人物。
那巨漢身長接近九尺,肩寬背厚,胳膊比常人大腿還粗,麵容粗獷,虯髯戟張,一雙眼睛瞪得如同銅鈴,凶光四射。
他上身隻穿了一件無袖的麻布短褂,露出古銅色、肌肉虯結的雄壯身軀,上麵還有幾道淺淺的血痕,更添幾分悍野之氣。
最引人注目的是他手中揮舞的兵器,那並非製式的刀槍,而是兩把看起來沉重無比的短柄鐵戟,舞動起來虎虎生風,迫得那些縣兵不敢過分靠近。
地上已經躺倒了七八個哼哼唧唧的縣兵,顯然都是被這巨漢放倒的。
“兀那漢子!光天化日,膽敢拒捕,還打傷官差!你是要造反嗎?!”一個看似頭領的縣尉,躲在兵士後麵,色厲內荏地喊道。
那巨漢聲如悶雷,怒喝道:“放你娘的屁!是那賭坊出千害人,欠了俺工錢不給,還想賴賬!俺來討要,他們竟敢動手!
俺典韋行事,向來有理有據!是你們不分青紅皂白就要鎖人,俺豈能束手就擒?!”
原來這巨漢名叫典韋!他本是陳留己吾人,性情任俠,因替同鄉劉氏報仇,擊殺睢陽富春長李永夫婦後,流亡江湖。
近日來到洛陽,因盤纏用儘,在一家背景複雜的賭坊做了幾天護衛,豈料賭坊賴賬,他前來理論,衝突中打傷了賭坊的打手,引來了官差。
典韋自恃有理,又性情剛烈,見官差上來就拿人,便動了手。
“休得狡辯!傷人就是犯法!還不快放下兵器!”那縣尉還在叫嚷,卻不敢上前。
典韋“呸”了一聲,雙戟一碰,發出“鐺”的一聲巨響,震得人耳膜發麻:“要打便打!俺典韋要是皺一皺眉頭,就不是好漢!想讓俺束手就擒,除非你們把道理講明白!”
雙方正在僵持,圍觀的百姓越聚越多,指指點點,卻無人敢上前。
就在這時,一陣馬蹄聲傳來,一隊騎士分開人群,為首一人身著官袍,麵容精乾,正是洛陽令曹操!他今日正好在附近巡視,聞訊立刻趕了過來。
“怎麼回事?!”曹操勒住馬,沉聲問道。他一眼就看到了場中那如同猛獸般的典韋,眼中頓時閃過一絲驚異之色。
好一條彪形大漢!這氣勢,這體魄,簡直如同古之惡來!
那縣尉見曹操來了,如同見了救星,連忙上前稟報:“明府!此獠名為典韋,在賭坊行凶傷人,拒捕,還打傷了我們多名弟兄!”
曹操目光銳利地掃過現場,又看向典韋,見他雖然狀若瘋虎,但眼神清明,並非全然無理取鬨之輩,而且麵對眾多官差,雖慌卻不亂,顯然不是尋常莽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典韋?”曹操開口,聲音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你所說賭坊欠薪,可有證據?即便有理,打傷官差,便是大罪!還不放下兵器,本官或可酌情處置!”
典韋瞪著曹操,他雖然莽撞,卻也看出這人是個大官,氣度不凡。
他梗著脖子道:“證據?賭坊的人可以作證!但他們都是一夥的!俺典韋沒錢沒勢,但有一身力氣和道理!你們官官相護,俺信不過!有本事就上來拿俺!”
曹操眉頭一皺,他愛才,見典韋如此勇悍,已生招攬之心,但對方如此強硬,眾目睽睽之下,他也不能徇私。
正思索間,忽然又有一隊人馬到來,人數不多,但護衛精悍,簇擁著一位身著常服、卻氣度雍容的年輕公子。
正是劉辯!
他本在宮中處理政務,忽然接到王韌急報,說城東榆樹巷有猛人鬨事,連傷多名官差,形容相貌極似曆史上那位“古之惡來”典韋。
劉辯一聽,哪裡還坐得住?立刻帶著趙五等精銳侍衛趕了過來。
他倒不是擔心曹操處理不了,而是生怕去晚了,這員絕世猛將要麼被誤殺,要麼就被曹操搶先一步籠絡了去——雖然他信任曹操,但典韋這樣的貼身護衛型人才,還是放在自己身邊最安心。
劉辯的到來,讓在場所有人都是一驚。曹操更是連忙下馬,上前躬身行禮:“陛下!您怎麼……”
他話未說完,就被劉辯用眼神製止。劉辯目光直接越過眾人,落在了場中持戟而立的典韋身上。
這一看,心中更是讚歎:好一個典韋!這體魄,這氣勢,簡直是一台人形凶器!比之後世任何想象和演繹都更加震撼人心!
典韋雖然不認識劉辯,但見連曹操這等大官都對其如此恭敬,心知來了更大的人物,警惕之心更甚,雙戟橫在胸前,甕聲道:“又來一個當官的!要打就打,囉嗦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