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袁紹渤海聚人心_漢祚永固:少帝劉辯逆襲錄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79章 袁紹渤海聚人心(1 / 2)

鹽鐵專賣的雷霆手段,如同在洛陽這潭看似平靜的湖水中投入了一塊巨石,激起的漣漪遠遠超出了朝堂,迅速向帝國四方擴散開去。

河東鹽池巨貪被抄家問斬的消息,伴隨著朝廷整頓鹽鐵的嚴令,通過驛道、商旅的口耳相傳,震動了無數人的心神。

那些依靠鹽鐵私利肥己的豪強、官商,如坐針氈;而一些心懷異誌、觀望時局的地方勢力,則從中嗅到了不一樣的氣息——洛陽那位少年天子,似乎並非可以輕易拿捏的傀儡,他的手腕和決心,遠超許多人的想象。

就在洛陽因鹽鐵新政而暗流湧動之際,遠在冀州渤海郡的郡治南皮城,卻是另一番景象。

渤海郡,地處冀州東南,東臨大海,土地肥沃,雖非天下腹心,卻也是北方大郡。

自月前袁紹帶著些許部曲、門客,離開洛陽這是非之地,抵達此處就任太守以來,這座原本略顯平靜的城池,便日漸熱鬨起來。

太守府邸,較之洛陽袁氏故宅的奢華固然不及,但經過一番修葺布置,也顯出了幾分氣象。

今日府中更是賓客盈門,觥籌交錯。

袁紹一身錦袍,頭戴進賢冠,端坐主位,雖然離開了權力中樞,眉宇間卻不見多少落魄,反而有種掙脫束縛、海闊天空的舒展。

他麵帶溫和笑意,舉杯邀飲,舉止從容,儘顯四世三公嫡子的風範。

席間在座之人,形形色色。有渤海本地的豪強族長,有聞訊前來投奔的遊俠名士,更有不少從洛陽乃至各州郡輾轉而來的袁氏故吏、門生。

其中,坐在袁紹左下首的,正是從洛陽跟隨而來的謀士許攸,他撚著胡須,眼神閃爍,打量著滿堂賓客,嘴角帶著一絲若有若無的得意。

右下首則是一位麵容清臒、目光銳利的中年文士,乃是冀州本地名士,姓郭名圖,字公則,近日剛被袁紹征辟而來,倚為臂助。

“本初公此次出鎮渤海,實乃朝廷之幸,渤海百姓之福啊!”

一位本地豪強起身敬酒,滿麵紅光地奉承道,“我等久仰本初公海內人望,今日得見,方知盛名之下無虛士!有公坐鎮渤海,何愁地方不靖,百姓不安?”

“張公過譽了。”袁紹謙和地舉杯還禮,語氣懇切,“紹受朝廷重托,牧守一方,自當竭儘全力,安撫黎庶,上報君恩。

日後還需倚仗諸位鄉賢鼎力相助,共保渤海安寧。”

他態度謙遜,言語得體,頓時博得滿堂好感,眾人紛紛稱頌不已。

又有一名來自潁川的遊士慨然道:“如今洛陽朝堂,奸佞當道,蒙蔽聖聽!

陛下年少,受製於陳宮、盧植等輩,推行所謂新政,實則苛虐士人,與民爭利!鹽鐵之政,更是與劫掠無異!長此以往,國將不國!

幸得本初公這等忠直之士,德高望重,方能為天下士人留一淨土,存一線希望!”

這話說得就頗為露骨了,直接將矛頭指向了洛陽朝廷和劉辯身邊的核心班底。

席間頓時安靜下來,所有人都看向袁紹,想知道他如何回應。

袁紹臉上掠過一絲恰到好處的“沉痛”與“無奈”,他放下酒杯,長歎一聲:“諸君慎言。陛下乃天下之主,縱有舉措失當之處,亦非我等臣子所能妄議。

盧子乾海內大儒,陳公台亦有其才……或許,是陛下勵精圖治之心過切,所用之法……稍顯操切了些。”

他這話看似在為洛陽開脫,實則句句都在坐實“陛下受蒙蔽”、“新政操切”的論調。

許攸立刻接口,陰陽怪氣地道:“本初公就是太過忠厚!什麼勵精圖治?分明是那陳宮,借陛下之名,行攬權之實!打壓異己,清除忠良!

公不見洛陽城中,如今是何等景象?法度森嚴,動輒得咎,連九卿親侄都說殺就殺,還有何綱常法紀可言?

吾等在洛陽時,便已深受其苦!本初公不願與之同流合汙,方被排擠出京!此等行徑,與閹宦何異?!”他直接將陳宮比作了十常侍,煽動性極強。

郭圖也緩緩開口道:“許子遠所言,雖言辭激切,然確有其事。圖在冀州,亦多聞洛陽之事。

陛下登基以來,先是用陳宮、呂布等寒微之輩,疏遠袁公等社稷重臣;後又行均田、鹽鐵等苛政,盤剝士民,天下為之側目。長此以往,恐非國家之福。

袁公世受皇恩,名滿天下,值此危難之際,正應挺身而出,聯絡四方忠義之士,共扶社稷,清君側,正朝綱!”

“清君側,正朝綱!”這六個字如同投入油鍋的火星,瞬間點燃了席間許多人的情緒。

那些對洛陽新政不滿的豪強、自視甚高卻不得晉升的士人、以及一心依附袁紹謀求富貴的門客,紛紛激動起來。

“郭先生所言極是!正該清君側,正朝綱!”

“若非本初公,誰人能當此重任?”

“如今洛陽小人當道,唯有渤海,乃天下正氣所在!”

群情洶湧,仿佛袁紹已然是挽狂瀾於既倒的不二人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袁紹看著眼前這一幕,心中那股因離開洛陽而產生的鬱結之氣,似乎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重新掌握主動、被眾人擁戴的滿足感。

他抬起手,向下壓了壓,示意眾人安靜。

“諸公拳拳之心,紹感同身受。”袁紹語氣沉重,帶著一種“被迫”承擔重任的無奈與決絕,

“紹本庸才,唯知忠君愛國而已。然,眼見奸佞弄權,朝綱紊亂,若人人明哲保身,則漢室江山危矣!

紹雖不才,亦不敢惜此身!當廣納賢才,積蓄力量,以待天時!

若他日朝廷有召,或奸佞惡貫滿盈,紹必首倡義舉,號召天下忠臣義士,共赴國難,廓清寰宇!”

他沒有直接說要造反,而是打著“忠君”、“清君側”、“待天時”的旗號,這既符合他世家領袖的身份,又給未來的行動留下了足夠的靈活空間和道德製高點。

“本初公高義!”眾人齊聲讚歎,氣氛更加熱烈。

宴會持續到深夜方散。送走賓客後,書房內隻剩下袁紹、許攸、郭圖等幾個核心心腹。

燈火搖曳,映照著袁紹誌得意滿又帶著一絲陰鷙的臉。“公則,如今渤海情勢如何?”他問向郭圖。

郭圖拱手道:“明公放心。公至渤海以來,憑借袁氏聲望與明公手段,已初步掌控郡政。

郡內豪強,大多歸附。郡兵亦在整訓之中,雖隻數千,然皆可用之卒。

此外,冀州牧韓馥處,圖已派人暗中聯絡,韓文節性格懦弱,對明公頗為忌憚,又恐明公聲望危及他的地位,態度曖昧。但短期內,應不敢對渤海用強。”

“嗯。”袁紹點了點頭,“韓文節不足為慮。關鍵還是洛陽。”他看向許攸,“子遠,洛陽近來還有何消息?”

許攸湊近一步,低聲道:“據洛陽眼線傳回消息,小皇帝借著鹽鐵之利,國庫稍豐,氣焰更盛。那呂布整日操練什麼‘翊軍’,據說已有幾分模樣。

此外,曹操任洛陽令,手段酷烈,很得小皇帝信任。

還有……劉備兄弟三人,自演武後得了個參軍虛銜,依舊深居簡出,不知其意。”

“劉備?”袁紹皺了皺眉,他對這個自稱宗室、卻落魄無比的家夥沒什麼印象,也不甚在意,

“一織席販履之輩,靠著兩個莽夫兄弟,能成什麼氣候?不必理會。”


最新小说: 水滸:爆殺宋江,再造梁山 末世選妃?我拒絕病嬌 穿越三國,我竊取宗室身份 三國:棺中修煉三百年 星脈之心破淵者 噬道吞元大法 問鼎:絕色領導的秘密 神豪崛起之最強獎勵升級係統 才過800年世界就這樣了? 黑道雙少婦:都市功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