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洛陽與澠池之間圍繞著呂布的暗戰悄然升級,雙方都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著即將到來的正麵衝突時,一場來自西方、出乎所有人意料之外的戰火,驟然打破了僵局,並極大地改變了戰略平衡。
這把火,是由孫堅點燃的。
孫堅,字文台,吳郡富春人,號稱“江東猛虎”。
他生得廣額闊麵,虎體熊腰,性格果敢剛烈,極富冒險精神。
早年征討黃巾、平定涼州邊章、韓遂之亂,屢立戰功,官至長沙太守,封烏程侯。
董卓勢大、進逼洛陽之初,孫堅時任長沙太守,遠在荊南,雖有心討賊,卻苦於路途遙遠,兵微將寡。
劉辯穿越而來,穩定洛陽局勢後,自然不會忽略孫堅這柄鋒利的戰刀。
他深知孫堅勇烈忠貞,是真心想要匡扶漢室的少數將領之一。
在初步鞏固自身權力後,劉辯便通過各種渠道,向遠在魯陽的孫堅發出了密詔,正式承認其長沙太守、烏程侯的爵位,並勉勵其忠勇,許其便宜行事之權,希望他能牽製董卓側翼。
這份來自“正朔”朝廷的認可和勉勵,對孫堅而言,意義非凡。
他見少帝劉辯在洛陽迅速站穩腳跟,整肅朝綱,展現出與以往截然不同的魄力和手段,心中頓時升起了希望。
魯陽,臨時軍營。
孫堅揮舞著那份由王韌手下密探冒險送來的密詔,神情激動地對麾下程普、黃蓋、韓當、祖茂等心腹將領道:“諸位!陛下雖年少,然觀其誅宦、穩朝、拒董之舉措,隱有明君之象!非袁本初、袁公路等空談虛名之輩可比!
陛下密詔在此,承認我等位份,勉勵我等為國討賊!我等既食漢祿,自當為陛下分憂!”
老成持重的程普提醒道:“主公,朝廷新立,根基未穩。董卓雖退守澠池,兵勢猶盛。我軍兵少,糧秣亦不充裕,若貿然西進,恐……”
“德謀程普字)所言不差。”孫堅打斷他,眼中卻閃爍著銳利的光芒,
“然,用兵之道,豈在兵多糧足?在於時機!如今董卓陳兵澠池,主力被陛下牽製在洛陽以東,其後方長安、潼關一帶必然空虛!此正是我等用武之地!”
他走到簡陋的軍事地圖前,手指重重地點在長安的位置:“董卓挾持部分公卿、宗室西遷,其根基便在長安!若我軍能出其不意,直搗長安,即便不能攻克,也必能震動關中,令董卓首尾難顧!屆時,陛下在洛陽正麵施加壓力,董卓必敗無疑!”
這個計劃極為大膽,甚至可以說是冒險。從魯陽到長安,路途遙遠,還要穿過董卓控製的部分區域。
但孫堅向來以膽大著稱,他看準了董卓主力東移、後方空虛的戰機,決心賭上一把。
黃蓋、韓當等將領素知孫堅脾氣,見其決心已定,且此計若成,確實能建奇功,紛紛抱拳:“願隨主公破敵!”
孫堅留下了部分兵力駐守魯陽,親自率領精銳步騎一萬餘人,以程普、黃蓋為先鋒,韓當、祖茂為合後,避開董卓重兵布防的崤函古道,選擇了一條更為艱難但隱蔽的路線——沿丹水北上,經武關道,突入關中!
這是一次艱苦的行軍。時值春夏之交,天氣多變,道路崎嶇。
孫堅身先士卒,與部下同甘共苦,極大地鼓舞了士氣。
他們偃旗息鼓,晝伏夜出,繞過大的城池和關隘,專走山間小道。
途中雖也遭遇了幾股小規模的西涼巡哨和地方豪強武裝,但都被孫堅以雷霆手段迅速解決,未走漏大規模消息。
經過近一個月的長途跋涉,孫堅軍如同神兵天降,突然出現在了關中平原的東南門戶——藍田縣附近!
消息傳到長安,頓時引起一片恐慌!
此時的西京長安,由董卓的女婿牛輔此時牛輔已被派往參與策反呂布事宜,留守副將主持)和其弟董旻、侄子董璜等人共同鎮守。
這些人仗著董卓的權勢,在長安作威作福,搜刮民脂民膏,將軍政事務搞得一塌糊塗,守備相當鬆懈。
他們萬萬沒有想到,遠在千裡之外的孫堅,竟然會穿越重重險阻,直接殺到長安眼皮底下!
“什麼?孫堅打到藍田了?!”董旻接到急報時,正在府中飲酒作樂,聞訊驚得酒杯都掉在了地上,臉色煞白,
“他……他不是在魯陽嗎?怎麼會出現在這裡?!快!快緊閉城門!派人去澠池向兄長求援!”
長安城內亂作一團。城門匆匆關閉,守軍慌慌張張地跑上城牆,缺乏統一指揮。
被董卓挾持來的部分公卿百官們則是人心惶惶,暗中竊喜者有之,擔憂自身安危者更有之。
孫堅用兵,向來雷厲風行。他並未給長安守軍太多反應時間,在抵達藍田稍作休整後,立刻揮師北上,前鋒直抵長安東麵的霸陵!
“兒郎們!”孫堅橫刀立馬,立於霸陵原上,遙指著遠處巍峨的長安城輪廓,聲音如同洪鐘,在軍陣前回蕩,
“董卓逆賊,禍亂朝綱,挾持公卿,荼毒百姓!今日,我孫文台奉天子密詔,討伐國賊,匡扶漢室!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長安就在眼前,讓董卓老賊知道,我江東兒郎的厲害!隨我殺敵,建功立業,就在今朝!”
“殺!殺!殺!”江東子弟兵士氣高昂,吼聲震天動地。
孫堅兵力有限,強攻長安堅城並非上策。他的主要目的是襲擾和震懾。
他將部隊分為數股,由程普、黃蓋、韓當等將領率領,輪番對長安周邊進行襲擾。
一時間,長安東南方向,烽煙四起。
程普率一支輕騎,突襲了長安城東的漕運碼頭,焚毀了數十艘準備為澠池前線運糧的船隻,火光映紅了灞水。
黃蓋則偽裝成西涼潰兵,騙開了子午穀的一處小關隘,守關的數十名西涼兵猝不及防,被儘數殲滅,繳獲了一批糧草軍械。
韓當、祖茂更是大膽,率領死士趁夜逼近長安城牆,用強弓火箭向城內射擊,雖然造成的實際破壞有限,但那漫天飛射的火箭和城下囂張的挑戰呐喊,給長安守軍和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壓力。
孫堅自己則坐鎮霸陵,如同盤旋在長安上空的一隻猛虎,隨時可能撲下致命一擊。
他派出大量斥候,偵查長安周邊的兵力部署和虛實,尋找可能的機會。
長安守將董旻、董璜等人又驚又怒,幾次派兵出城試圖驅逐孫堅,但都被孫堅依托地形,或設伏,或正麵擊退。
西涼騎兵在關中平原上固然驍勇,但孫堅麾下的江東兵同樣悍不畏死,且孫堅指揮得當,總能以少勝多。
幾次小規模接觸下來,長安守軍損失了不少人馬,更加不敢輕易出城了。
“廢物!都是一群廢物!”董旻在長安城內的臨時府邸裡氣得跳腳,卻又無可奈何,
“區區一個孫堅,就把你們嚇成這樣?!長安城高池深,他還能飛進來不成?緊閉城門,堅守待援!等兄長大軍回援,定要那孫堅死無葬身之地!”
話雖如此,但孫堅軍的存在,就像一根釘子,牢牢地釘在了董卓集團的心臟地帶。
長安被圍,糧道受到威脅,消息傳到澠池,對軍心士氣的打擊是致命的。
更重要的是,孫堅此舉,向天下人昭示了一個事實:董卓並非不可戰勝,他的後方並非鐵板一塊!這極大地鼓舞了所有反對董卓勢力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