殊不知,就在幾天前,潁川黃巾大渠帥就在陽翟城損失慘重。小渠帥也是謹慎之人,一時拿不定主意,突然見到王祖一言不發,這幽州軍下來的射虎將想必有更好的想法。
小渠帥便對王祖道:“王百將,您可有何妙計?”
王祖見小渠帥親自問計,也不好藏私,便出言道:“小渠帥,我沒什麼妙計,隻是覺得,兵事必須要穩妥,我黃巾軍基礎薄弱,不可冒險,任何多餘的損失,都可能讓我們全軍覆沒。
魯陽城至郟縣的距離135裡,魯陽城至父城加上父城至郟縣的距離也才135裡,不如我軍先攻取父城,再北渡汝水,取郟縣,最後沿江而下,奪取襄城,這樣就不用分兵,攻取各縣之地也十分穩妥。”
小渠帥聽後,連連點頭,道:“好,如此甚是穩妥。王百將可願為先鋒?”
王祖連忙起身行禮,解釋道:“好叫小渠帥知道,並非在下不願,而是三日前,在下在魯陽城偶遇華佗華神醫,他出手醫治在下的陳年舊傷,雖略有好轉,但華神醫交代過,傷好之前不能再動手,否則藥石難醫,還請小渠帥見諒。”
小渠帥擺擺手道:“無妨無妨,我與王百將相識許久,竟不知王百將還有陳年舊傷,說來慚愧,那你安心養傷便是,待您身體恢複康健後,再為太平大業出力也不遲。”
王祖連忙謝道:“多謝小渠帥體諒。”說完便回位置坐下。
小渠帥又看了一眼眾人,心想,能獨立領軍的人還是太少了,看來還是隻能選用力士,思索良久後道:“力士姚勇。”
姚勇連忙起身應道:“屬下在。”
小渠帥下令道:“命你為先鋒,明日二月二十九日)領3000老兵和2000新兵先行出發,隻帶5日乾糧,遇水搭橋,逢山開路,在魯陽至父城50裡附近,選一合適之處,建立一座能容8000人的營寨,三月一日一天時間必須建好,三月二日行軍至父城縣外,三月三日在父城縣外建造一座能容下一萬三千人的營寨。建好之後不必急著攻城,靜待援軍即可。”
姚勇道:“領命。”
“力士李三。”
“屬下在。”
“命你帶領1000人,責任打探情報,警戒父城方圓10裡,沒有我的軍令,不許任何人進出。”
李三道:“尊命。”
“力士郭四。”
“屬下在。”
“命你帶領3000人,負責運輸5000石糧食,明日出發,三月三日晚必須抵達父城大營。”
5000石糧食足夠人使用12天,小渠帥本想運送更多糧草,後來想一想,打下父城必定還有繳獲,一次性運輸太多,反而會影響行軍,成為累贅。
郭四道:“遵命。”
小渠帥又想到,此番攻城缺少能武力高超之人,好不容易出個“射虎將”,卻因傷缺陣。總不能每次攻堅都派力士去吧,麾下力士總共才二十人,傷一人都很心疼的。哎,人才還是太少了,何時能招募到更多的“射虎將”。哪怕是徒有虛名的,能嚇一嚇敵人也好。
小渠帥便隨口一問:“我軍缺少武藝高強之人,王百將能否推薦幾人,好讓攻城受阻時能打開局麵。”
王祖道:“你看我侄兒王林可否?”
小渠帥道:“射虎將之二王林,這我倒是聽過其名,不知武藝比之王百將如何?”
王祖道:“武藝遠在某家之上,隻是稍缺曆練。”
帳內眾人皆是一驚,射虎將之二的王林之名,大家是如雷貫耳,隻是大家都不知道,他的武藝會遠在王祖之上,或許老頭子為了讓自己侄兒能出頭,故意這樣說的吧。
小渠帥道:“嗯,既然能得王百將認可,想來武藝定然不俗,不如就讓他與我等一同出發。若遇戰事不順,想來憑借其高超武藝也可破局。”小渠帥當然不會全然相信,一個小孩子就能擁有遠超“射虎將”的武力。隻要王林有王祖八成實力,攻城也會輕鬆很多,就王祖那一手箭術,就足以打開局麵了。而且上次射虎確實有王林參與,想來射術不會太差。
王祖道:“王林定然不會讓小渠帥失望的。”
小渠帥道:“既然王百將身體有恙,這魯陽的防守就交給你了。除了你本部的90人,我另給你新兵1000人,務必守住魯陽不失。”
王祖連忙抱拳接令:“遵命。”
小渠帥又對眾人道:“其餘人等,隨我於三月二日辰時出發,不得有誤。”
眾人轟然應諾:“尊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