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夜!
紅衣大炮的轟鳴聲停息後。
晏羽前往城牆周邊視察損毀情況。
好家夥!
怒恐了大半天。
除了城樓損毀大些,轟成了危房。
其他城牆段,裂紋都尋不到幾條。
就連城內誤轟的民房,也不過幾棟。
難道紅衣大炮是名過其實?
當然不是。
晏羽下午在安撫嬌妻時,可是數著炮聲的。
一柱香的功夫,才能有一輪炮響。
就五門紅衣大炮,一個下午才能轟出幾顆球鐵來。
還在晏羽質疑紅衣大炮的威力時。
晏水生不屑說道:“校長!我看著這紅衣大炮還不如虎尊炮,隻是聽著聲音更嚇人。”
“紅衣大炮的優勢是遠程先手,對陣時轟炸敵軍炮兵陣地,轟炸密集方陣。”
“但這個射擊速度也太慢了,一柱香的功夫,三四裡距離,都夠戰友們衝殺好幾個來回的了。”
不對啊!
晏羽清晰記得。
明代紅衣大炮,3分鐘打一輪,一炷香都夠打10輪了。
就算中途要抹布擦拭降溫,也不至於是一柱香時間才打一輪。
莫非是官兵炮彈不夠,省著點轟?
省著點轟還不如集中在攻城前轟出去了。
還是說官兵用紅衣大炮轟炸,就為了給城內壓力,為後續攻城做鋪墊?
也不合道理。
城牆上都沒人,給誰製造壓力了?
難道是官兵在等待援兵,白天用大炮轟炸拖延時間。
“丁二狗,讓偵察班往嶽州方向派幾個人,注意觀察是否有官兵援軍趕來。”
“是!等天亮就讓通訊班打旗語送出去。”
“偵察兵今日可有官兵異動消息送來?”
“沒有!自今日早上東陽鄉的官兵,還有後續的官兵輜重部隊抵達後,官兵又重新合圍了平江縣城。”
“騎兵了?官軍那五十騎騎兵了?”
“也在官兵大軍中,校長是不是察覺哪裡不對?”
“是感覺不對,事出反常必有妖,官兵紅衣大炮炮轟速度太慢了,我感覺不太對勁。”
“校長你曾說過,衛所官兵疏於訓練,會不會是官兵操作不夠熟練。”
“希望是吧!明日讓偵察兵把偵察範圍外擴5裡。”
“是!對了校長,今天炮轟沒見到虎尊炮。”
“虎尊炮?”
“對!一門虎尊炮都沒參與今天的炮轟。”
“官兵有多少虎尊炮?”
“兩夥官兵合兵後,應該有45門虎尊炮。”
45門虎尊炮?
若是人民軍不組織反擊。
將虎尊炮拖到城下一百步左右,還真能造成大破壞。
可官兵為啥不動用虎尊炮了?
難道官兵純碎是想用紅衣大炮炮轟,先磨磨人民軍的銳氣。
為即將到來的攻城做準備?
不管了!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
還是快點召開戰時軍事會議,總結這一天的守城問題與心得。
此時的第二連長曹木根,接到晏羽的命令又犯難了。
軍令是要求第二連後天晚上抵達木公坡。
從故縣鄉途經老鴉山一帶,一直到木工鄉,都是崎嶇小路。
若是單兵就背個棉被,帶個兩三日口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