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山匪又如何,你這高高在上的郡王,不還是淪為我這山野村夫階下囚,要被我們這群山野村夫砍了腦袋。”
“那是崇禎無能,繼承祖宗基業,卻連宗室都保護不了。”
聽到朱翊銘的抱怨。
熊富貴瞬間來了興趣。
校長可是時常與他們這群高級將領分析,腐明即將覆滅的原因。
用來告誡他們這群高級將領,決不能重蹈覆轍。
熊富貴問道:“郡王老爺,你以為腐明在江西、在湖廣,被我漢家人民軍打得節節敗退的原因,都是崇禎無能嗎?”
“山野村夫,老爺是侮辱孤郡王的身份。”
“都死到臨頭了,還在乎你那高貴的身份乾嘛?說說你為啥覺得崇禎無能?”
“崇禎富有四海,帶甲何止百萬,卻連區區山匪都不能剿滅,還讓爾等山匪做大,荼害宗室,而崇禎卻見死不救。”
“見死不救?崇禎小兒倒是想救,盧象升的大軍不就是想救楚王府,結果全搭進去了。”
“那是崇禎小兒不會用將,救一個王府宗親,就派四萬丘八還拖拖拉拉行軍?按孤的意思,得派四十萬大軍,以雷霆之勢解救楚王!”
“四十萬大軍?你可真敢想,知道四十萬大軍需要多少糧草軍械嗎?需要多少後勤補給嗎?”
“我大明擁有億萬子民,抽調四十萬大軍難嗎?”
“嗬…四十萬大軍,看來校長說得沒錯,你們這群宗親蠹蟲,不但不知人民疾苦,更不懂軍事。”
“宗室怎麼就成蠹蟲了?宗室成員都按太祖祖訓,安分守己守著封地,不過問朝政,也不乾預地方行政。”
“聽說你襄王府有田產兩百餘萬畝,你可知有多少人民,淪為你襄王府佃農,沒日沒夜乾農活,確難以維持溫飽。”
“山野村夫就是山野村夫,若沒有我王府收留,他們連耕種田地的機會都沒有。”
“機會都沒有?這些田地是你家開墾的荒地?還是你家製造了風調雨順,灌溉了田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天下都是我朱家太祖打下的,天下的田地自然也全是我朱家的田地,宗室所分田地不過四厘四厘形容4),就分這麼點田地,難道不應該嗎?”
備注:清修明史中,說藩王宗室田地占大明田地七成,凡事過點腦子,想想大明朝是統一政權,都知道是野豬皮後人在摸黑明代,藩王宗室總田地在三千萬畝左右,而明末總田地在七到八億畝。)
“應該?二十萬宗親成員,就要分走四厘田地,宗室還有額外的高俸祿。”
“大明朝都是我朱家的,拿這麼一點田地俸祿還高嗎?要是沒有我們宗室施舍,數百萬佃農,何來田地耕種。”
朱翊銘這狡辯話語,幸好沒被晏羽聽到。
不然!
晏羽想起後世那些自以為是的天龍人。
為底層人民提供剛好果腹的日夜勞作,自己卻擁有萬代子孫都用不完的財富。
還要自詡為“福萍”政績,功在千秋。
甚至!
還說出褲襠褲襠遮住屁眼子,遮醜!)的共同富裕,不是平分主義。
為天龍人的後代,永世做天龍人,提供律法支持。
在晏羽心中,要個屁的平分。
隻要保證向萬惡的北歐資本國家學習,讓底層人民一人工作,就可輕鬆養活全家就行。
而富人,財富也需設置上限閾值。
讓多餘的財富,流動起來。
畢竟!
財富埋在地裡,藏在牆裡,甚至轉到海外。
漢家人民都無法收益。
唯有讓財富流動起來,底層人民才有機會受益。
而不是抱著鍋裡的大魚大肉、山珍野味,還惦記底層人民手裡的空心蘿卜、爛菜葉。
喜歡明末!苟在幕阜山脈造反請大家收藏:()明末!苟在幕阜山脈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