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身經曆過南田洲大戰的史可法。
知道與西鄉山匪作戰,不能鬆以傳統方式排兵布陣,困守孤城。
西鄉山匪能數次大敗官軍。
全仗火炮、鳥銃射程,還有那可惡的沒良心炮毀天滅地的威力。
安慶城往東30裡。
長河現皖河)自北向南拱衛安慶城西麵。
從蠟燭山到長河入長江口20裡。
史可法學習西鄉山匪的壕溝工事,挖掘數道半丈深壕溝。
每道壕溝交錯相互連,可方便官軍調動支援。
另外!
史可法還征集工匠。
在數道壕溝之上,都架設樹木稻草。
防止西鄉山匪的沒良心炮炮彈,落入壕溝內爆炸。
如此!
就算西鄉山匪火炮射程再遠,鳥銃威力再大。
想越過安慶城第一道防線,長河防線。
也必須入壕溝與官兵肉身相搏。
而安慶城北麵。
史可法也在大龍山要道,層層搭建土石堡壘,防備西鄉山匪翻山南下攻城。
隻是!
當史可法聽到斥候急報。
說西鄉山匪匪首要羽,親率兩萬匪兵主力,兵分兩路進犯安慶城。
這倒讓史可法摸不著頭腦。
眼下朝廷西路大軍、中路大軍,都已攻入湖廣邊界。
在這個節骨眼上
晏匪卻親率大軍進攻安慶城。
還是籌備了大半年,擁有六七萬大軍鎮守的安慶城。
莫非這晏匪不知兵?
還是另有謀劃?
安慶城巡撫衙門內。
崇禎八年底,安慶、瀘州、太平和池州四府從南直剝離出來,設立安慶巡撫衙門,史可法任安慶巡撫,比原曆史上設立安慶巡撫衙門早了兩年。)
史可法說完西鄉山匪兵力情況,與進軍路線。
向眾將問道:“西鄉山匪此時進犯安慶城,諸位有何看法?”
坐在史可法身側。
南京兵部尚王在晉笑道:“本官一直勸史大人進軍湖廣,剿匪立功,現在看來,還是史大人高見,都不需要出安慶城,功勞就送上門來了。”
安慶城齊聚的五萬多營兵之中。
還有三萬營兵大軍,是王在晉從江南各府帶來。
再加上安慶城的軍械軍餉,都是江南士紳募捐而來,轉由王在晉劃撥。
哪怕是朝廷已下旨,讓安慶巡撫史可法掛右都副禦史銜,統協東路剿匪大軍。
身為東林黨領袖人物之一的王在晉,也沒把史可法看在眼裡。
特彆是西鄉山匪進攻江西時。
史可法卻擁兵懼戰,見死不救。
導致洪都府、袁州府數千士紳官員及家眷,遭西鄉山匪屠戮。
這讓王在晉對史可法意見更大。
聽到王在晉的嘲諷。
史可法臉色一沉。
立馬換上笑臉,回道:“主要是京營兩萬大軍未到,且洪承疇西路大軍與張鳳翼的中路大軍還未就位,我也不敢孤軍深入。”
王在晉不屑回道:“深入個屁,二月初時,西鄉山匪不過在江西占了幾個州縣,史大人算哪門子孤軍深入?”
要不是安慶巡撫衙門,還需要江南士紳集團,提供的糧草軍餉支持。
史可法真想懟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