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羽點了點頭道:“後勤部碎發槍現在就萬餘杆,由兩府州縣守備營營長酌情分配,轟天雷但是充足,夠兩府民兵都配上一兩枚。”
正如晏羽所料一樣。
晏水生得知第五旅駐防在應山縣一個作戰連。
與應山縣共存亡,全部犧牲在應山縣城後,大發雷霆。
若不是第五旅參謀長肖鐵庫反複勸阻,沒準晏水生就親率第二、第五旅主力,去尋張鳳翼去報仇了。
考慮到腐明洪承疇八萬邊軍,日夜輪番進攻武關道。
第二旅和第五旅主力,需得在武關道及周邊山道布防,無法抽調大軍。
晏水生便向駐防襄陽城,第五旅第三營營長陸平安下令。
緊急趕往隨州城守城,並利用夜行軍優勢,伺機出城討要一些利息。
原本還以為要在襄陽城,坐冷板凳的陸平安。
收到晏水生軍令後,便星夜率第三星趕往隨州城救援守城。
隻是!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陸平安第三營進入隨州地界後。
偵察排戰友,就時常與官兵斥候,在野外搏殺。
無奈!
雖說溳水河以北,地勢平坦,利於大軍快速行軍,早些進入隨州守城。
但頻繁出沒的官軍斥候,也意味著隨時會吸引來大股官軍騎兵。
若是在平坦的野外,被數倍騎兵纏住。
那就彆說救援隨州城了,恐怕他陸平安第三營,也有可能全軍覆沒。
陸平安當機立斷,率大軍渡溳水河南下,進入桐柏山。
雖說桐柏山不利於炮兵連、輜重連行軍,援救隨州城需要多耽擱幾日。
但能擺脫官軍騎兵的圍追堵截。
能順利抵達隨州城南外,溳水河對岸的山區。
隨州城北十裡。
萬店鄉鄉所。
雖有不少百姓已逃入隨州城躲避戰火。
但還是有些來不及逃離,淪為邊軍精銳們的戰功。
萬店鄉鄉所公學教諭林曼怡,由於年過六旬,來不及也不想逃了。
便在萬店鄉的驚恐聲,喊殺聲中。
靜靜坐在萬店鄉鄉所內,靜候匪兵的到來。
幾個官兵見林曼怡坐亂不驚,剛欲舉刀拿人。
便見林曼怡掏出一個象牙腰牌。
那幾個官兵雖不識字,但象牙腰牌他們清楚,這是大明官員、士人才擁有的腰牌。
巧了!
這幾個邊軍正是張鳳翼家丁親兵。
是張鳳翼派來清掃鄉所,作為臨時中軍大帳。
得知鄉所內還有一大明官員,座亂不慌。
張鳳翼也來了興趣,想尋那官員聊上幾句。
喜歡明末!苟在幕阜山脈造反請大家收藏:()明末!苟在幕阜山脈造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