濱海市第六區的臨時安置點,原本是一個廢棄的體育中心。如今,看台上擠滿了帳篷,跑道上堆放著救濟物資,空氣中彌漫著消毒水、汗水和食物混合的複雜氣味。這裡成了“新生派”理念的第一個大型試驗田,也是林峻團隊試圖在廢墟上建立新秩序的一個縮影。
然而,試驗充滿了挫敗感。
“又吵起來了!”一個年輕的誌願者氣喘籲籲地跑到林峻麵前,指著物資分發點那邊,“為了兩箱合成蛋白棒,差點動手!”
林峻歎了口氣,揉了揉布滿血絲的眼睛。這已經是今天的第三起了。沒有巴彆塔係統精準到克的配給和無人值守的自動分發,依靠人力進行的物資調配漏洞百出,效率低下,且極易引發矛盾和猜忌。人性的自私與恐慌在資源匱乏麵前被無限放大。
他走過去,看到兩撥人正劍拔弩張,一方是原本就住在附近的居民,另一方是後來湧入的難民。雙方都認為對方占了便宜,自己受了委屈。
“排隊!按戶籍登記信息領取!”林峻提高聲音,試圖維持秩序。
“登記?我的登記信息在市政廳數據庫裡,現在還能用嗎?”一個中年人激動地喊道,“我一家三口擠在一個帳篷裡三天了,領到的食物還不夠孩子吃!”
“我們世世代代住在這裡,憑什麼要和這些外來的人分一樣多?”另一個本地老人也不甘示弱。
陸星宇站在一旁,手指在便攜終端上飛快操作,眉頭緊鎖。“數據混亂,很多檔案在巴彆塔休眠時丟失或損壞了。靠現有的人手和係統,根本沒法做到公平分配。”他低聲對林峻說,“給我權限,我可以寫個算法,用我們現有的數據和人臉識彆技術,快速重建一套信用和分配體係,效率能提升…”
“不行。”林峻打斷他,語氣堅決,“我們不能走老路。用一套不透明的算法來決定每個人能獲得多少生存資源,這和巴彆塔的本質有什麼區彆?即使初衷是好的,最終也會導向控製和奴役。”
“但那至少高效!公平!”陸星宇有些惱火,“你看看現在,浪費時間,引發衝突,這就是你要的人性化管理?”
“我要的是人們學會自己管理自己,而不是被管理!”林峻盯著他,“效率不是現在唯一的目標,甚至不是最重要的目標。重要的是重建信任,建立共識,哪怕過程慢一點,亂一點。”
“等到有人餓死、暴亂發生的時候,你就知道效率和秩序重不重要了!”陸星宇難得地頂撞了一句,轉身走開,繼續搗鼓他的終端,顯然並沒有完全放棄他的技術解決方案。
一旁的雷震靠著牆壁,抱著雙臂,冷冷地看著這場爭執。他的傷腿讓他無法像以前一樣長時間站立巡邏,這讓他愈發煩躁。“要我說,就是規矩立得不夠硬!”他聲音粗糲,“設立明確條款,誰敢鬨事,誰敢多拿,直接驅逐出去!亂世用重典,婆婆媽媽解決不了問題!”
“雷震,我們是在重建家園,不是在管理監獄。”林峻疲憊地反駁。
“家園?”雷震嗤笑一聲,指著混亂的安置點,“我看這裡離監獄也不遠了!沒有強有力的手段,光靠嘴皮子,能建立起什麼?”
團隊內部的裂痕,在巨大的壓力下日益清晰。林峻堅持法治與民主程序的框架,哪怕它笨拙低效;陸星宇信奉技術優化,追求以最小成本解決最大問題;雷震則崇尚秩序與強力,認為在危機中必須集中權力,鐵腕維穩。三種理念,代表著三條截然不同的重建路徑。
最終,那場關於蛋白棒的爭執,在林峻和幾位自發組織的居民代表的調解下暫時平息了。他們建立了一個臨時的、由各方代表組成的物資分配小組,手工登記,公開核對。過程緩慢,但至少讓大多數人看到了透明的努力。
這隻是無數困境中的一個微小縮影。電力供應時斷時續,清潔水源緊張,垃圾堆積如山,疫病流行的風險與日俱增。每一個問題都需要解決,而每一個解決方案都伴隨著爭議和妥協。
就在林峻團隊忙於應付內部管理和理念衝突時,“歸零派”的陰影並未遠離。
蜂鳥像一道幽靈,穿梭在城市廢墟和暗網信息流之間。她追蹤著之前發現的,與“磐石”組織有關的武器線索。線索指向城市地下管網係統的一個廢棄節點——一座戰備時期修建,早已被遺忘的大型防空洞。
通過幾天的潛伏和偵察,她確認這裡被改造成了一個臨時的武器作坊和儲存點。裡麵的人員行動專業,紀律嚴明,明顯受過軍事訓練,符合“磐石”殘部的特征。更令人擔憂的是,她觀察到有戴著“歸零派”白色麵具的人在此進出。兩個極端組織,似乎達成了某種危險的合作。
“情況很糟,”蜂鳥在加密通訊中向林峻彙報,“他們在這裡組裝改造電磁脈衝裝置和小型無人機。從原料和規模看,目標不是小打小鬨。我懷疑他們在策劃一次針對城市主乾電網的大規模襲擊。”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能確定目標和時間嗎?”
“信息有限。他們很警惕,內部通訊都用物理隔斷的方式,很難監聽。但根據物資進出頻率和人員的活躍度,襲擊很可能在近期,目標是城西的‘樞紐’變電站。那裡是連接三個區域電網的關鍵節點,一旦被毀,大半個城市將陷入至少一個月的黑暗。”
林峻心頭一沉。一旦城西樞紐被毀,剛剛有點起色的安置點將立刻崩潰,醫院、供水係統都會陷入癱瘓,引發的連鎖反應不堪設想。
“我們必須阻止他們。能潛入破壞他們的據點嗎?”
“風險極高。對方守衛森嚴,而且據點內部結構複雜,一旦打草驚蛇,他們可能會提前引爆或轉移。”蜂鳥冷靜分析,“建議在外圍部署,在他們運輸或實施攻擊的途中進行攔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