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聞硯確定合作意向後,下一步便是至關重要的現場勘測。
約定的那天下午,門鈴準時響起。我打開門,聞硯站在門外,依舊是一身簡約的穿著,手中握著那根標誌性的黑色手杖,肩上挎著一個看起來頗有些分量的工具包。
“下午好,林小姐。”他微笑著打招呼,氣息平穩。
“聞先生快請進。”我連忙側身讓開。
這時,一個細節讓我和跟在身後的江予安都微微頓了一下。他從自己的包裡取出一雙鞋套,然後向我們說道:“不好意思,請問方便我使用鞋套嗎?我的情況……穿拖鞋不太方便。”
他的坦誠反而讓我覺得之前給他準備拖鞋是自己考慮不周。“當然可以!您自便。”
聞硯點了點頭,他將手杖暫時靠在門邊的牆上,然後非常自然地、單手扶著牆,動作流暢地微微矮身,坐在了門口那個我平時用來換鞋的矮凳上。這個動作他做得不算費力,仿佛早已習以為常。他拿著鞋套,然後俯身,仔細地將鞋套套在了他的鞋子上——那鞋子穿在他腳上,看起來與常人無異,但我從褲腿下露出的那一截很明顯得能看到,裡麵是支撐他站立和行走的義肢。
套好鞋套後,他甚至還擦了擦手杖底部,才拿起手杖,支撐著自己站起來,整個過程從容不迫,沒有一絲尷尬或局促。這個小小的插曲,反而讓我們更直觀地感受到了他日常生活中那些不為人知的細節,也讓我們對他之後的設計,充滿了更具體的期待。
“我們開始吧。”聞硯從工具包裡拿出激光測距儀、卷尺、筆記本和筆,神色恢複了工作時的專注。
勘測從江予安目前居住的這套房子開始。江予安驅動輪椅,作為絕對的核心用戶,他開始了極其細致甚至堪稱“嚴苛”的溝通。
“廚房,”江予安停在廚房入口,“現有的操作台高度為我設計的,我用著還算順手,但我太太用起來就太矮了。”
聞硯立刻跟上,他走得不快,但每一步都很穩。他用手杖輕輕點了點地麵,目光掃過整個廚房區域,然後拿出激光測距儀,精準地測量著現有的尺寸,同時在筆記本上快速記錄。
“升降台,”他頭也不抬地說,“電動控製,預設兩個高度模式,這是最優解。我們需要確定升降的範圍和電機安裝位置。”他一邊說,一邊走到灶台和水槽前,示意江予安將輪椅切入台下空間,親自感受和測量預留的空間是否足夠輪椅回轉和靠近。
“門洞,”江予安又移動到書房門口,“現有寬度我的輪椅通過沒問題,但轉身空間不足。需要拓寬一些,保證我能自如地在每個房間門口完成180度回轉。”
聞硯跟過去,用手杖比劃著門框,測量現有門洞尺寸,並在筆記本上畫著簡單的草圖,標注數據。“90厘米是標準無障礙寬度,沒問題。同時,我們會取消所有房間的門檻,確保地麵絕對平整過渡。”
“衛生間,”江予安進入衛生間,這裡是他日常使用中挑戰最大的地方。“我們主臥的淋浴間要安裝坐浴區,旁邊安裝型扶手,角度要符合人體工學,確保我轉移時能提供有效支撐。扶手直徑和材質也需要考慮,太滑或太細都不行。”他用手比劃著扶手應該安裝的位置和角度。
聞硯仔細聽著,他甚至走進淋浴間,用手杖模擬扶手的位置,感受了一下角度,然後蹲下身——這個動作他做起來似乎比站立行走更輕鬆一些——測量地麵坡度,確保排水順暢,不會積水。他記錄著,同時補充道:“我們會采用防滑係數最高的地磚,並且在地漏選擇上也會特彆注意。”
“全屋智能家居,”江予安回到客廳,環視四周,“燈光、窗簾、空調、甚至部分電器,需要實現語音和手機app控製。開關麵板的高度要統一調整到我和我太太用起來都比較舒適的位置。”
聞硯點頭,在本子上寫下“智能家居係統集成”,並標注了“開關麵板高度同時適配坐姿和站姿”。他補充道:“除了便捷,智能家居也能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比如離家模式一鍵關閉所有電源,或者夜間感應起夜燈。”
江予安的需求具體到了厘米,邏輯清晰,目標明確。聞硯則像一位最耐心的傾聽者和翻譯官,將他的需求一一轉化為可執行的設計語言和數據,偶爾提出更優化的專業建議。他們之間的交流,高效、精準,充滿了男性思維特有的理性和條理。
在這個過程中,聞硯雖然拄著手杖,但始終跟隨著江予安的節奏,在兩套房子之間穿梭。我能看出,長時間的站立和行走對他而言並不輕鬆,步伐也比剛來時略顯沉重。
但他依舊非常認真,偶爾在記錄時,他會將手杖靠在牆邊或家具上,騰出雙手拿著本子和筆快速書寫、勾勒,那專注的神情,仿佛周圍的一切都消失了,隻剩下空間、數據與需求。
輪到我了。我看著被測量和標記得如同施工圖紙般的家,深吸一口氣,開始補充那些我自己關於家的想象。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書房,”我走到預留的書房位置,這裡有一麵巨大的窗戶,“這裡的光線最好,我希望我的書桌能放在窗邊,抬頭就能看到外麵的綠樹和天空。書架不要全是冷冰冰的櫃子,希望有一部分是開放格,可以放一些我淘來的小擺件和綠植。”
聞硯聞言,目光投向窗戶,感受了一下光線角度,然後在筆記本上記錄:“書房,靠窗布局,自然光優先。書架設計,功能與展示結合。”他看向我,“開放格的比例和位置,我們可以後續細化,確保既美觀,又不會給清潔造成太大負擔。”
“客廳,”我比劃著客廳中央,“這裡我希望是溫馨的,不要因為追求極簡而顯得冷清。他原先的色調就太冷清了。牆麵顏色我想要暖色調,比如米白或者非常淺的灰咖色。需要一塊足夠柔軟的地毯,可以光腳踩在上麵。”我頓了頓,看了一眼江予安的輪椅,“地毯的材質……需要既舒適,又能讓輪椅順暢通過。”
聞硯認真記下,並標注了“地毯材質調研”:“這個問題很關鍵。我們會尋找一種絨高適中、密度足夠、同時表麵平滑利於滾輪移動的地毯材質。或者,可以考慮在主要動線區域采用硬質地麵,隻在核心休息區鋪設地毯。”
“還有,”我臉微微發紅,但還是說了出來,“我希望有一個小小的角落,可以鋪上軟墊,偶爾坐在上麵看看書,曬曬太陽。”
聞硯笑了,那是一種理解的笑容:“當然,家不能隻有功能。一個舒適的休閒角落非常重要。”他在筆記本上畫了一個小框,標注“飄窗休閒區”。
我們就這樣,一套房子一套房子地走,一個房間一個房間地看。江予安負責勾勒骨骼與經脈,確保這個家的每一寸都堅實、順暢、足以承載他所有的生活軌跡;我則負責填充血肉與氣息,注入陽光、色彩、柔軟和那些能讓人會心一笑的小細節;而聞硯,就像一位技藝高超的編織者,將我們所有的訴求,無論巨細,都仔細地聆聽、記錄、權衡,用他的專業知識和切身經驗,努力將它們融合成一個和諧統一的整體。
勘測接近尾聲時,我們都有些疲憊,但精神卻異常亢奮。聞硯合上記得密密麻麻的筆記本,揉了揉有些發酸的手腕,看著我們,眼神明亮:“二位的需求非常清晰,這為我們後續的設計工作打下了極好的基礎。請給我一點時間,我會儘快整合今天的所有信息,出具初步的概念方案。”
他將手杖重新穩穩握在手中,雖然眉宇間帶著顯而易見的疲憊,但脊背依舊挺直。
送走聞硯,關上門。我和江予安相視一笑,雖然身體勞累,但心裡卻充滿了前所未有的踏實感和對未來的憧憬。那個夢想中的家,不再隻是一個模糊的輪廓,而是在今天下午,由我們三人共同,用精準的數據和溫暖的心意,一筆一畫地,描繪出了它最初的、充滿希望的藍圖。
喜歡取消婚禮的風,吹來了輪椅上的他請大家收藏:()取消婚禮的風,吹來了輪椅上的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