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問題的核心從來不是道德淪喪,而是風險分配的巨大失衡。
如果一個訛詐者發現,成功可以獲得巨額賠償,失敗最多隻需一句輕飄飄的“看錯了”,作惡就成了一場穩賺不賠的買賣。
相反,一個善意救助者卻可能因為一次熱心相助,陷入無休止的糾紛和精神折磨。
在這場奇怪的博弈中,理性人都會做出同樣的選擇繞道而行。
這不是冷漠,而是普通人對自己最基本的保護。
文章最後附上了鷺島事件的進展,表達對那位女孩的聲援和對真相的期待。
【帖子下方熱門評論】
“寫得太好了,就是係統性困境!不能總讓好人寒心!”
“支持訛詐入刑,不然這種事會沒完沒了。”
“看完文章更難受了,感覺是個死循環……”
“希望鷺島景方這次能硬氣一點,把訛詐的抓起來?”
“轉發起來!讓更多人看到!”
“早就說了彆扶彆扶,血的教訓還不夠多,傻x。”
“不是我們冷漠,是代價付不起啊。”
“實名圍觀一下翻車現場。”
鷺島市,臨海酒店套房。
“哥?你怎麼來了?”
陳媛臉上適時地露出一絲恰到好處的驚訝和脆弱,側身讓陳威進來。
陳威沒立刻回答,他先快步走進房間,目光迅速掃過整個環境,確認沒有外人,窗戶鎖閉一切安全。
然後他才轉過身,深深地看著陳媛,鬆了口氣的同時,眉頭又緊緊鎖起。
“我能不來嗎?一打開手機全是鷺島的熱搜,我差點沒急死。”
“我沒事了,哥。”
陳媛輕輕搖頭,語氣平靜說道,“就是做了個筆錄,警方問完就讓我回來了。”
“沒事就好,沒事就好。”
陳威重複了兩遍,緊繃的肩膀稍微放鬆了些,但臉色依舊凝重。
他走到沙發邊坐下,揉了揉眉心,歎了口氣。
“媛媛你就是心太善了。”
他說到這裡,停頓了一下,似乎在斟酌詞句。
“但是,唉現在這個世道,有時候好心不一定有好報。哥不是讓你以後彆做好人,是希望你……
怎麼說呢,以後再遇到這種事先保護好自己,彆再自己靠上前了好嗎?”
這番話他說得有些艱難,這事真的有些讓人心寒,但作為哥哥,他更怕自己老妹受到傷害。
“不過,這次這事沒完。”
陳威拿出手機,語氣變得果斷而冷靜:
“我來的路上已經跟顧遠通過電話了,咱們組了一個律師團隊,正在趕來的路上。”
“咱們不惹事,但絕不怕事。這委屈絕對不能白受,那家人有一個算一個,咱們就告到底,全都跑不了。”
陳媛輕輕點頭,順從地回應了:“嗯,我聽哥的。”
但她心裡早已有了定奪,這件事絕不能就這樣收場。
陳威見老妹情緒穩定了,稍微放心了些,“他們明天一早就能到,你在酒店好好休息。一切交給哥來處理。”
第二天上午,九點整。
鷺島市一家高端商務酒店的會議室內,氣氛沉靜而專業。
長長的會議桌一側,坐著陳媛和陳威。
另一側,是顧遠通過集團關係找到的四名頂尖律師組成的精英團隊。
為首的是一位年近五十氣質沉穩的男律師,姓周,是國內知名的侵權糾紛和刑事訴訟專家。
他打開麵前的平板電腦,語氣平和但條理異常清晰:
“陳女士,陳先生,情況我們已經詳細了解過了。首先請您放心,從法律角度而言,您的處境非常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