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策論驚王與初獲信任_開局砸暈李星雲,不良人亂了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10章 策論驚王與初獲信任(1 / 1)

一夜無眠。

客房的油燈幾乎燃儘,桌案上鋪滿了範林用炭筆他自己削的)寫寫畫畫的草稿。那本《中國古代宮廷政變內幕》和《世界168次重大政變內幕》都快被他翻爛了,結合著《五代十國史綱》中對梁國權力結構的記載,以及他對不良人劇情走向的模糊記憶,一份詳儘的、甚至可以說有些驚世駭俗的“梁國內部顛覆計劃書”初具雛形。

範林揉著發脹的太陽穴,眼中卻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政治學專業的功底在此刻發揮了巨大作用。他並沒有簡單地堆砌陰謀,而是構建了一個完整的戰略框架。

這份計劃書分為上下兩篇。

上篇為“宮廷政變思路”,核心是充分利用梁國皇子間的奪嫡之爭。他詳細分析了朱友珪暗殺型)、朱友文疑似被害)、朱友貞後期boss)三人的性格弱點、勢力範圍和潛在矛盾。計劃包括:選擇性泄露情報,加劇朱溫對某個兒子的猜忌;偽造證據,嫁禍構陷,挑起皇子間更激烈的內鬥;甚至提出在關鍵時刻,暗中支持某一方比如看似弱勢的朱友貞),助其“意外”上位,從而在梁國最高層埋下親近岐國或至少是混亂的種子。他引用了大量曆史上著名的奪嫡案例,如玄武門之變、康熙九子奪嫡,來分析各種可能性及應對策略。

下篇則為“軍事政變與基層顛覆”,更具攻擊性。重點針對梁國軍中那些對朱溫統治不滿、或與岐國有舊怨、或單純是牆頭草的將領。計劃包括:利用玄冥教、通文館乃至不良人等江湖勢力難以監控的渠道,進行秘密聯絡和策反;針對特定邊將,實施“斬首”行動範林含蓄地表示自己或有“特殊手段”可完成遠程狙殺),製造軍中恐慌和權力真空;在梁國邊境乃至腹地,大規模散播精心編造的流言,內容從朱溫弑君篡位的細節半真半假),到其皇子們的荒淫醜聞,再到預言梁國將亡的“童謠”,旨在瓦解梁國軍心民心。

最後,他還附上了一套簡單的“風險評估與應急預案”,指出了計劃可能暴露的環節、一旦失敗的補救措施,以及如何將岐國的介入痕跡抹到最輕。

窗外天光微亮時,範林終於擱筆。他用工整的楷書感謝義務教育階段的書法課)將最終稿謄抄在絹帛上,吹乾墨跡,長長地舒了口氣。這份計劃書,幾乎耗儘了他現階段所有的知識和智慧。

“成不成,就看這一錘子買賣了。”

辰時,範林被內侍引至女帝日常處理政務的書房。

相較於議政大殿的莊嚴肅穆,書房顯得更為私密和簡潔。四壁書架林立,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和檀香。女帝並未穿著王袍,而是一身簡單的玄色常服,長發用一根玉簪挽起,正伏案批閱奏章。少了珠簾的遮擋,她的麵容更清晰地展現在範林眼前,眉宇間的專注與威嚴,比昨日朝堂上更添幾分真實感。

“殿下,範林奉召前來。”範林躬身行禮,將謄寫好的絹帛高舉過頭。

一名侍女接過絹帛,呈到女帝案前。

女帝放下朱筆,抬起眼,目光先是掃過範林那張因熬夜而略顯憔悴卻眼神明亮的的臉,然後落在了那份厚厚的絹帛上。她並未立即翻閱,隻是淡淡說了句:“一旁候著。”

範林依言垂手站到一旁,心中忐忑,如同等待審判的囚徒。

女帝重新拿起一份奏章,似乎並未將範林的計劃書放在心上。但範林敏銳地注意到,她批閱的速度明顯慢了下來,眼神時不時會瞥向案角的那卷絹帛。

約莫過了一炷香的時間,女帝終於處理完了手頭最緊急的幾份奏報。她輕輕舒了口氣,揉了揉眉心,這才伸手拿起了範林的那份計劃書。

起初,她的目光隻是快速掃過,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審視。但很快,她的速度慢了下來。眉頭微微蹙起,眼神變得越來越專注,甚至……帶上了一絲難以置信的震驚!

她看到了範林對梁國皇子性格入木三分的剖析,看到了那些引經據典卻又直指核心的政變案例類比,看到了利用流言、暗殺、離間等種種手段構建出的、一張針對梁國權力核心的無形大網!尤其是下篇中關於軍事策反和基層顛覆的部分,思路之刁鑽狠辣,完全超乎了她的想象!這已經不是簡單的謀士獻策,這簡直是在構建一場沒有硝煙的、卻可能更加慘烈的戰爭!

書房內靜得可怕,隻有絹帛翻動的細微聲響,以及女帝逐漸變得有些急促的呼吸聲。

範林屏息凝神,偷偷觀察著女帝的反應。他看到女帝的手指無意識地收緊,捏皺了絹帛的一角;看到她時而凝神思索,時而微微頷首;甚至有一次,她抬起頭,用一種極其複雜、混合著驚駭、欣賞與深深探究的目光,深深地看了範林一眼。

那目光,讓範林的心臟差點跳出嗓子眼。

時間一點點流逝,女帝看得極其仔細,幾乎是一字一句地在研讀。足足過了大半個時辰,她才終於將厚厚的絹帛放下,身體微微向後靠在椅背上,閉上了眼睛,似乎在消化這巨大的信息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良久,她緩緩睜開眼,目光再次落在範林身上,已恢複了平時的深邃平靜,但深處卻湧動著難以平息的波瀾。

“範林,”她的聲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沙啞,“這份策論……是你一夜之功?”

“回殿下,是範林結合平日所學,以及對此間局勢的淺見,倉促寫成,必有疏漏之處,請殿下斧正。”範林恭敬地回答。

女帝輕輕敲了敲桌麵上的絹帛,語氣聽不出喜怒:“疏漏?本王看到的,是環環相扣的殺機,是算無遺策的狠辣。你對人心、對權力傾軋的洞察,不似你這個年紀該有。更難得的是,你能將古今案例信手拈來,融會貫通……你所說的那個‘海外’,都是教人這些的麼?”

範林心中一動,知道這是關鍵問題,謹慎答道:“海外所學,博雜而重實證。曆史、政體、人性、博弈,皆在研習之列。範林不過是站在了……前人的肩膀上。”

“前人的肩膀……”女帝咀嚼著這個詞,眼中閃過一絲異彩。她話鋒一轉,忽然問道:“範林,依你之見,為君者,何以為重?”

這是考較,也是交心。範林精神一振,知道展示真正學識的時候到了。他略一沉吟,朗聲道:“範林淺見,為君者,首重‘勢’與‘術’。”

“哦?詳解。”

“勢者,大勢所趨,民心所向。殿下據岐國而抗暴梁,保境安民,此乃順天應人之‘大勢’,故能得將士用命,百姓歸心。術者,禦下之道,權衡之術。殿下明賞罰,辨忠奸,知人善任,此乃治國之‘術’。然……”

他頓了頓,看向女帝,聲音沉穩:“然,處此非常之世,行非常之事,有時亦需用非常之‘術’。如這策論中所言,對敵之陰謀,亦是為保全己身之‘大勢’。隻要心存黎民,目標為正,手段或可權變。此所謂……王道與霸道,兼而用之。”

他沒有空談仁義道德,而是直接點出了在亂世中生存和爭霸的殘酷現實,同時又強調了最終目的的重要性。這既符合女帝作為一方諸侯的身份,也展現了他務實的政治觀。

女帝靜靜地聽著,目光深邃,看不出她是否讚同。她又問了幾個關於權力製衡、人才選拔、乃至經濟民生的具體問題,範林都憑借紮實的政治學基礎和現代視角,給出了頗具新意又切合實際的回答。

雖然有些概念過於超前比如他隱約提到的“輿論引導”、“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女帝並不能完全理解,但她能感受到範林話語中那種係統的、成體係的思維模式,這與她所接觸過的任何謀士、學者都截然不同。

不知不覺,君臣二人竟在書房內談論了將近一個時辰。大部分時間是女帝問,範林答,但偶爾範林也會提出一些反問,引發女帝的深思。

當談話告一段落時,窗外的陽光已經變得有些刺眼。

女帝看著範林,良久,緩緩開口道:“你的策論,本王會仔細斟酌。其中諸多細節,需與心腹重臣密議方可定奪。”

她站起身,走到窗邊,望著窗外庭院中的蒼鬆,背對著範林,聲音平靜卻帶著一種決斷:“範林,從今日起,你暫領岐王府參軍事一職,可閱覽相關輿情邸報。關於梁國之事,你有任何想法,可直接向本王呈報。”

參軍事!雖然隻是個低級屬官,但有了直接向女帝呈報的權力,並且允許接觸機密情報!這意味著一—女帝,至少是初步信任了他!認可了他的能力!

範林心中狂喜,但麵上依舊保持鎮定,深深一揖:“範林,謝殿下信任!定當竭儘全力,以報殿下知遇之恩!”

女帝沒有回頭,隻是揮了揮手:“下去吧。條陳留下。”

“是,殿下。”範林強壓著激動,躬身退出了書房。

直到房門輕輕關上,女帝才緩緩轉過身,目光再次落在那份厚厚的絹帛上,眼神極其複雜。這個範林,來曆成謎,行為跳脫,卻身懷異寶,更擁有著堪稱恐怖的謀略之才。用他,或許真能開創一番新局麵;但若駕馭不當,恐生肘腋之患。

“海外……前人肩膀……”女帝低聲自語,指尖輕輕拂過絹帛上那些淩厲的字跡,“範林,你究竟能給這亂世,帶來怎樣的變數呢?”

陽光透過窗欞,將她的身影拉長,也照亮了案頭那份可能將攪動天下風雲的策論。範林的第一步,終於穩穩地邁了出去。而他的到來,似乎正將岐國,乃至整個天下的命運,引向一條未知的岔路。

喜歡開局砸暈李星雲,不良人亂了請大家收藏:()開局砸暈李星雲,不良人亂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我要當紈絝,你讓我教太子娶公主 原始霸主:天啟之力伴我行 唐初:東宮書吏不當,我要去種地 開局:係統,你管這叫九子奪嫡? 高三畢業後,我拿萬族做口糧! 肉身成聖:校花連夜翻我牆頭 重生魔警:我的係統是魅魔女王 再陪劉天仙度過漫長歲月 寂滅星芒 一朵破爛奇葩開在修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