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十天,磐石部像炸開了鍋——天天有人來。
卡魯派去的人沒白跑,他們在莫巴的礦場附近找到了十幾個想逃的奴隸,又在紅泥族和彎刀族的地盤邊緣,找到了幾個被部落拋棄的老弱婦孺。這些人聽說磐石部有泉眼,還有個“不打人、給飯吃”的大酋長,都跟著來了。
一下子多了二十多個人,磐石部從二十三個人變成了四十六個人。死駝穀裡頓時熱鬨起來,石屋不夠住了,老陶工帶著人連夜用黏土和石頭砌新的;駱駝不夠用了,阿木帶著人去沙漠裡找野駱駝,竟真被他們套回來兩頭;連沙嘎都忙了起來,天天跟著新來的孩子跑,被拽著羽毛也不生氣,反而“嘎嘎”叫著撲騰。
人多了,事也多了。
有天早上,兩個新來的女人吵了起來,原因是其中一個多拿了半塊沙棗糕。娜姆趕緊過去勸,可兩人都不聽,越吵越凶。
卡魯聽說了,跑過去,板起臉喊:“彆吵了!我是大祭司,大祭司說了,吵架會惹沙神生氣!沙神生氣了就不下雨!”
那兩個女人愣了愣,還真不吵了——在沙漠裡,“不下雨”是最嚇人的事。
卡魯得意地對陳默說:“大酋長你看,還是我這大祭司管用吧?”
陳默笑著點頭,心裡卻明白,靠“沙神”管不了多久。人多了,得有更清楚的規矩。
他把所有人召集到空地上,宣布了幾條規矩:“第一,按勞分配。男人打獵、修牆,女人做飯、照顧孩子,老人和孩子幫忙撿柴、喂駱駝,誰乾得多,分的食物就多一點;誰偷懶,就少分一點。”
“第二,不許搶東西、不許吵架。要是有矛盾,找娜姆或者卡魯說,彆自己鬨。誰要是違反了,罰他一天不準吃晚飯。”
“第三,保護孩子和老人。誰要是欺負孩子和老人,全部落的人都不給他好臉色看。”
這些規矩簡單明了,大家都點頭答應。有個新來的老人抹著眼淚說:“我活了大半輩子,就沒見過這麼公道的部落……”
除了訂規矩,陳默還讓人把穀裡的空地開墾出來了一小塊。黑瘦小子說他以前在部落裡種過耐乾的高粱,陳默就讓他帶著幾個人,把帶來的高粱種子種下——雖然不知道能不能長出,但總得試試。
卡魯則忙著當他的“大祭司”,每天早上對著太陽念祈福詞,晚上對著月亮念,還真有人信他。有個新來的女人頭疼,卡魯用草藥給她敷了兩天,竟真不疼了,那女人從此見了卡魯就鞠躬,喊“大祭司保佑”。
這天傍晚,陳默正在看黑瘦小子種的高粱剛冒出點綠芽),卡魯突然神神秘秘地跑來,手裡還攥著個東西。
“大酋長,你看我給你找著啥了!”卡魯把東西往陳默手裡一塞。
是個生鏽的鐵盒子,巴掌大,上麵有個扣。陳默打開一看,裡麵竟是半盒火柴——在這地方,火柴比黃金還稀罕。
“哪來的?”陳默驚喜地問。
“上次紅泥族的人來,不是留下幾個死人嗎?我去埋他們的時候,從一個人的懷裡摸出來的!”卡魯得意地說,“我試了試,還能用!”
陳默劃了一根,“嗤”的一聲,火苗竄了起來。不用再費力打火石了,以後點火、點“炸彈陶罐”都方便多了。
“卡魯,你立大功了!”陳默拍了拍他的肩膀。
卡魯笑得合不攏嘴:“嘿嘿,應該的!我是大祭司嘛!”
就在這時,沙嘎突然“嘎嘎”叫起來,往穀口跑。
陳默和卡魯對視一眼——又有人來了?
他們跑到穀口,往遠處一看,愣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