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過去了三年,來到了1995年,石頭已經十歲了,磐石部結果十年發展,逐漸站穩腳跟。剛果的大亂,是從一場暴雨開始的。
往年這個時候,沙漠邊緣隻會下點小雨,今年卻連下了三天三夜,衝垮了叛軍的臨時據點,也衝亂了他們的部署。叛軍狗急跳牆,衝進了沙漠邊緣的幾個城鎮,燒殺搶掠,原本住在鎮上的民眾沒了活路,隻能往沙漠裡跑——他們聽說沙漠深處有個“磐石部”,不欺負人,還能給飯吃。
第一批難民來的時候,是個清晨。陳默正在學校看孩子們上課,阿木慌慌張張跑過來:“大酋長!外麵來了好多人!黑壓壓一片,說要投靠咱們!”
陳默趕緊跟著阿木跑到穀口,一眼就愣住了:穀外的沙地上擠滿了人,有老人,有孩子,有抱著包裹的女人,個個麵黃肌瘦,身上沾滿了泥和血,看到磐石部的人,都怯生生地往後縮。
“大概有多少人?”陳默問。
“至少三百!”阿木說,“後麵好像還有人往這邊來!”
穀裡的人也圍了過來,竊竊私語。紅柳部的巴老皺著眉:“這麼多人?咱們的糧食夠吃嗎?萬一裡麵混著叛軍咋辦?”
“不能讓他們進來!”黑石部的頭領也說,“咱們好不容易才安穩,彆被他們攪亂了!”
陳默沒說話。他看著那些難民裡的孩子,有的還在哭,懷裡攥著半塊乾硬的餅,心裡像被揪了一下。他想起自己剛到沙漠時的樣子,也是這樣無依無靠。
“讓他們進來。”陳默突然說。
“大酋長!”巴老急了,“咱們就這麼點糧食……”
“分著吃,總能撐過去。”陳默說,“他們都是老百姓,不是叛軍。要是把他們趕出去,叛軍來了,他們隻有死路一條。”
正說著,卡魯抱著個布包跑了過來,擠到前麵,對著難民喊:“大家彆怕!我們磐石部收留你們!”
他從布包裡掏出一本皺巴巴的書,舉起來,對著難民和穀裡的人念:“《聯合國憲章》第一條!‘維持國際和平及安全……促成國際合作,以解決國際間屬於經濟、社會、文化及人類福利性質之國際問題,且不分種族、性彆、語言或宗教,增進並激勵對於全體人類之人權及基本自由之尊重’!”
大家都愣住了——沒人知道他說的是啥,隻覺得那本書好像很厲害。
卡魯念得磕磕絆絆,有的字還不認識,念錯了好幾處,但語氣特彆嚴肅:“看見沒?這是‘聯合國’定的規矩!要尊重人權!要收留難民!咱們得聽聯合國的!”
巴老撓了撓頭:“聯合國……是比沙神還大的神嗎?”
“比沙神大!”卡魯肯定地說,“反正就得聽!”
陳默看著卡魯舉著《聯合國憲章》“執法”的樣子,又好氣又好笑。這小子不知道從哪翻出傑克帶來的舊憲章,居然還真用上了。但不管怎麼說,有“聯合國”當“擋箭牌”,穀裡的人果然沒再反對。
“保羅,”陳默喊,“帶難民去西邊的空地,先搭臨時帳篷,分點玉米餅和水。娜姆,帶女人們看看有沒有受傷的,給他們處理一下。阿木,帶護衛隊盯著點,彆出亂子。”
“好!”
難民們聽到能進去,都哭了,對著陳默和卡魯磕頭:“謝謝大酋長!謝謝大酋長!”
卡魯還舉著憲章,板著臉說:“不用謝我,謝聯合國!”
接下來的幾天,陸陸續續又有難民來,一共來了七百多人,幾乎是磐石部原來的人數了。部落裡一下子擠得滿滿當當,臨時帳篷搭了一片又一片,玉米餅分下去,倉庫裡的糧食肉眼可見地減少。
有天晚上,陳默去看難民,看到一個女人正把自己的玉米餅掰了一半給孩子,自己啃著樹皮。陳默心裡發酸,把自己口袋裡的沙棗糕遞給她:“吃這個。”
女人愣住了,不敢接。
“拿著吧。”陳默把沙棗糕塞到她手裡,“會好起來的。”
回到石屋,陳默翻出傑克留下的電台——傑克教過他怎麼用,緊急情況下可以聯係基地。他猶豫了一下,還是發了條消息:“急需糧食和藥品,難民太多。”
第二天一早,傑克的戰友就開著卡車來了,車廂裡塞滿了罐頭、麵粉和藥品。
“傑克在法國聽說這邊亂了,讓我多帶點過來。”戰友擦了擦汗,“他說要是不夠,再跟他說,他想辦法從總部弄。”
陳默心裡一暖。還好有傑克。
有了糧食和藥品,難民們漸漸安穩下來。卡魯每天都舉著《聯合國憲章》去難民區“巡查”,教大家“人權”“平等”,雖然沒人聽懂,但大家都覺得這個戴草編帽子、舉著厚書的年輕人很厲害。
隻是陳默有點頭疼——七百多張嘴,每天都要吃飯,光靠傑克送的物資和部落的存糧,撐不了多久。
“得想辦法增產。”陳默跟卡魯說,“讓難民裡會種地的都去幫忙,擴大種植麵積。會打鐵的去幫老陶工,多做工具。能乾活的都動起來,不能白吃糧食。”
“我早就想到了!”卡魯拿出小本子,上麵寫著“難民分工表”,“我按《管理學》分了組,種地組、工具組、後勤組,跟咱們原來的人混在一起,互相學習。”
陳默看著表格,點點頭:“行,就按你說的辦。”
卡魯突然湊近,小聲說:“大酋長,我發現個事——這些難民裡有不少懂‘外麵規矩’的,有個老頭以前是鎮上的會計,會算賬;還有個年輕人會修汽車,比保羅還厲害!咱們撿到寶了!”
陳默笑了。確實是寶。這些難民帶來了新的手藝和知識,或許,這也是磐石部的一個機會。
隻是他沒想到,更大的“變化”,還在後麵。
喜歡沙海龍蛇請大家收藏:()沙海龍蛇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