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時錨地隱藏在小行星帶深處,其天然形成的複雜引力環境和密集的岩石結構,構成了絕佳的物理屏障。“啟明星號”如同潛入深海縫隙的燈籠魚,收斂了大部分能量信號,靜默地懸浮在預定坐標上。
艦內時間,清晨模擬循環剛剛開始,柔和的人造光線取代了夜間的深藍,喚醒了沉睡的船艦。但與往常不同,一種積蓄力量的氛圍在船艙內悄然彌漫。巨鯨墓穴的經曆如同一場淬火,讓整個團隊在疲憊之後,煥發出更加內斂而堅韌的氣質。
陸見獨自一人身處經過特殊加固的冥想室內。這裡是莉娜應他要求,利用艦上儲備材料緊急改造的,牆壁上覆蓋著能吸收能量波動的暗色塗層,地麵銘刻著簡單的穩定符文。
他盤膝而坐,雙目微闔,呼吸悠長。意識則完全沉入了那片已然煥然一新的意識海。
中央,“源核之晶”緩緩旋轉,幽藍的星輝如同呼吸般明滅。與數日前剛剛融合時相比,晶體散發的光芒更加穩定、內斂,與陸見自身意識的連接也更為緊密。它不再僅僅是一個外來的“客卿”,而是開始逐漸成為這片意識海不可或缺的“天體”。
陸見的意念化作無形的觸須,小心翼翼地探向晶體深處。他沒有試圖去撼動那些關於“群星共鳴”或“虛空遷徙”的龐大知識壁壘,那是他目前還無法觸及的領域。他的目標,是那些如同星辰碎屑般,漂浮在晶體表層的、關於基礎引力操控與空間感知的應用片段。
一幅幅模糊的動態影像和信息流湧入他的感知:
·一頭幼年虛空鯨,如何在星塵間嬉戲,利用微弱的引力梯度進行匪夷所思的變向。
·鯨群如何通過同步自身的引力場,在廣袤虛空中構建出臨時的、超光速的“滑流”通道。
·如何感知空間中那些肉眼和常規探測器無法察覺的“褶皺”與“薄弱點”,這些地方可能是捷徑,也可能是陷阱。
這些知識並非直接的技能灌輸,更像是一種本能的啟迪和原理的展示。陸見需要結合自身對源初之光的理解,去模仿、去實踐、去創造屬於他自己的應用方式。
他嘗試著,在冥想室內,調動一絲源初之光,模擬著感知到的引力操控技巧。
嗡……
他指尖前方的空氣,出現了一絲極其細微的、肉眼幾乎無法察覺的扭曲。一小片漂浮的塵埃,違背了慣性地懸浮起來,圍繞著他指尖劃出一個不規則的圓弧。
成功了!雖然極其微弱,控製也遠談不上精細,但這無疑是一個從零到一的突破!
他能感覺到,隨著對“源核之晶”理解的加深,以及對源初之光更精妙的操控,這種能力將會成長到何種可怕的地步。這不僅僅是多了一種攻擊或防禦手段,更是一種對宇宙基本力的初步駕馭,將極大提升他的機動性、感知力以及在複雜環境下的生存能力。
※※※
與此同時,在艦船的另一端,蘇半夏也在屬於自己的靜修室內。
她並未像陸見那樣融合外物,但巨鯨墓穴中,為了維持秩序橋梁、抵抗源核排斥與汙染衝擊,她將自身的秩序之力催穀到了前所未有的極限。這種在高壓下的極致運用,本身就是最好的錘煉。
此刻,她周身彌漫著白金色的光暈,比以往更加凝實、純粹。她正在嘗試將那種在危機中領悟到的、更具“鋒銳”特性的秩序之力固化下來,將其從單純的“守護之壁”,演變為亦可斬斷混亂與邪惡的“秩序之刃”。
她的進步,同樣肉眼可見。
※※※
艦橋,主控室。
莉娜正在聽取技術官關於艦船係統自檢與升級方案的報告。巨鯨墓穴之行暴露了“啟明星號”在應對高強度精神汙染和極端引力環境下的某些短板,必須儘快彌補。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利用庫存的零素水晶,優先強化精神屏蔽力場的發生器。至於引力補償係統,現有的架構已接近極限,需要全新的設計,這可能要等到我們找到更高級的工業基地才能實現。”
莉娜點了點頭,剛想說什麼——
“滴!未知頻段被動探測波掃過!強度極弱,來源模糊,符合深空背景雜波特征,但……重複模式有千分之三的異常吻合度。”監測員突然報告,聲音帶著一絲警惕。
艦橋內瞬間安靜下來。
“定位來源!”莉娜神色一肅。
“無法精確定位,信號衰減太快,似乎經過了多重散射。大致方向……來自錨地外側,柯伊伯帶邊緣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