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定國深吸一口氣,山風帶著南疆草木的濕潤氣息湧入肺腑,也讓他沸騰的心緒稍稍平複。
他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再次將目光投向那蒼茫的南方群山,眼神變得無比深邃,仿佛在與某個無形的存在進行著最後的確認。
片刻後,他猛地收回目光,轉身,麵向雲茹,原本略顯孤寂的背影此刻挺直如槍,一股沉雄堅定的氣勢油然而生。
他以極其鄭重的姿態,抱拳、躬身,行了一個極為莊重的軍禮,聲音沉穩而清晰,每一個字都仿佛蘊含著千鈞之力:
“承蒙仙師垂詢,末將敢不竭誠以報!”
“若仙師以此重任相托,末將所需者有三:
一為名正。非為末將個人之功名,而是此行所需之大義名分。需明示南疆諸族,我等非為侵略掠奪之師,乃是奉行豐饒大道、播撒生機秩序之使者。如此,方能減少阻力,收服人心。
二為精兵。兵不在多,而在精。末將懇請遴選三千自願追隨、信念堅定之銳卒,需熟諳山地作戰,能耐瘴癘濕熱。其裝備給養,尤需注重防瘴、解毒之物及適應南方地形之器械。
三為專斷之權。萬裡南疆,情況瞬息萬變,訊息往來不便。末將需能臨機決斷,處置一切突發事宜,或撫或剿,或戰或和,方能把握時機,不負仙師所托。”
他的需求條理清晰,務實而深遠,尤其是“名正”和“專斷之權”,顯示出他深刻理解到南下開拓不僅是軍事行動,更是政治和文化的碰撞,需要極大的自主性。
說完所需,李定國停頓了一下,目光變得更加灼熱,語氣也帶上了前所未有的個人情感與宏大誌向,這是他內心野望與理想的直接袒露:
“至於末將所欲為者……”他的聲音略微提高,帶著一種近乎虔誠的信念:
“一欲立華夏之藩籬!將豐饒恩澤,推至天之南陲,使我文明教化,澤被瘴雨蠻煙之地。”
“二欲解生民之倒懸!末將深知南邊百姓之苦。此去,必以仙師之力,開良田,修水利,祛病疫,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安,令南疆萬民,皆能沐浴豐饒恩光。”
“三欲證男兒之壯誌!”說到這裡,他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有對過往的釋然,更有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末將半生飄零,隨波逐流,雖有心殺賊,卻往往無力回天。今得遇仙師,得聞大道,願以此殘軀,行此壯舉,不負平生所學,不負手中之劍!為這天下,再開一片清平世界!”
一番話,慷慨激昂,卻又根植於現實的考量與崇高的理想。這不再是那個沉默寡言、隻知練兵的將軍,而是一個胸懷寰宇、誌存高遠的開拓者。
雲茹靜靜地聽著,臉上依舊無喜無悲,但那雙仿佛能洞悉萬物本源的眼眸中,清晰地映出了李定國此刻毫無保留的赤誠與決心。
“好!”良久,她終於開口,隻此一字,卻重逾千斤。
隨著這一聲“好”字出口,雲茹緩緩抬起右手,指尖縈繞起濃鬱、深邃的青色光輝。
對著李定國,輕輕一指。
“嗡——”
一道凝練如實質的青色光柱,自她指尖迸發,瞬間將李定國全身籠罩。
光柱之中,無數細密玄奧的符文如同活物般流轉,融入他的四肢百骸,深入他的靈魂深處。
李定國身軀劇震,但他緊咬牙關,努力保持著站姿,全麵接納這股浩瀚的力量。
他感到自己的力量、速度、感知都在以驚人的速度提升,腦海中更是湧入了關於豐饒之力的運用法門:
不僅僅是催生植物、治愈疾病,傷痛,更包括了引導氣候、地形,淨化水源和瘴氣……。
與此同時,在雲茹的身後,虛空之中光影扭曲,磅礴的生命能量急速彙聚,最終具現出一尊神駿非凡的巨鳥形態——豐饒青鸞。
其體型之巨,絲毫不遜於玄鹿,立地足有三丈餘高,雙翼展開若垂天之雲,足以輕鬆承載數十人。
通體覆蓋著流光溢彩的青金色羽毛,每一片都仿佛由最上等的翡翠與琉璃熔鑄而成,邊緣流淌著淡淡的金輝,在陽光下閃爍著夢幻般的光澤。
頭顱高昂,鳳冠巍峨,一雙眸子澄澈如雨後的碧空,琥珀色瞳孔深處散發著岩石的沉穩。長尾飄逸,如同七彩的虹霓,羽毛輕輕擺動間,便有蘊含著生機的光屑灑落。
這尊完全實體的巨鳥,周身散發著沉穩與生機交織的氣息。
它仰首發出的啼鳴,聲波如同實質的漣漪擴散開來,山穀間的燥熱被瞬間撫平,取而代之的是清涼濕潤、充滿生機的氣息。
雲茹空靈的聲音隨之響起,清晰地闡述了青鸞的能力:
“南疆之地,山高林密,瘴癘橫行,舟車難通。陸路行軍,百難成一。此青鸞,可翱翔於九霄之上,無視千山萬壑,將成為你在南疆的雙眼、雙足與利劍。”
“其力秉豐饒之力而生,亦掌岩土之權能。振翅之間,翎羽如岩槍驟雨,足以穿金裂石;尖喙開合,可喚來巨石,轟擊頑敵;更能引動隕石,彰顯天威;並且可以改易地貌,可為你開路、填壑築壩,令天塹變通途,使南疆險阻之地,化為往來便利之域。”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然征伐非豐饒之本。青鸞清鳴,可調和氣候、治愈疾病與傷痛、化不毛之地為良田沃土;其輝光所照,能淨化瘴氣,驅除疫病;其改易地貌之能,可便利交通,其上所能皆可為百姓創生。另外,它亦能召喚繁花樹播撒治愈輝光、嘉實樹長出延壽嘉實。此乃你安定南方、造福生民之根基。”
言罷,那豐饒青鸞如同通曉人言一般,邁動強健有力的巨爪,幾步便走到李定國身前,微微低下高昂的頭顱,那躍動著琥珀色眼眸溫和地注視著他,仿佛在認可這位新的統帥。
麵對這神跡的造物和它表現出來的順從,李定國並未顯露出絲毫怯懦或忘形的喜悅。他深吸一口氣,壓下心中的澎湃波瀾,眼神銳利而沉靜,如同審視一位即將與自己並肩作戰的夥伴。
他沒有急於表達親近,而是先穩穩定在原地,目光與青鸞那蘊含著生機的雙眸坦然對視,仿佛在進行一場無聲的交流與確認。
數息之後,他才緩緩抬起右手,以一種沉穩有力、不帶絲毫輕浮的姿態,輕輕按在青鸞低垂的喙部下方。
觸手之處,並非冰冷的羽毛,而是一種溫潤如玉、卻又蘊含著磅礴力量的質感。
李定國感受到與青鸞之間通過豐饒之力建立起一種清晰而穩固的精神鏈接,能夠感知其磅礴的力量與服從的意誌,仿佛指揮自身手臂般自然。
這一刻,他心中最後一絲疑慮儘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如大地岩石般沉重的責任感與無比堅定的信念。
一旁的鄭成功,早已被這宏大的場景震撼得心旌搖曳。他親眼見證了一尊神話中的巨獸向一位凡人將領低頭認主,這比任何傳說都更具衝擊力。
不同於李自成得白虎時的狂喜外露,李定國此刻表現出的沉靜與克製,更讓鄭成功感受到一種深藏於內的、更為可怕的力量。
他看向李定國的目光中,敬佩之色愈濃,心中暗歎:“得此神物而不驕,臨此殊榮而不躁,李將軍真乃器度深沉之人!仙師以此重任相托,確是人儘其才。”
同時,他對那神駿的青鸞也充滿了好奇,尤其是其翱翔九天之能,讓他這個自幼與海船為伴、向往廣闊天地的少年,不禁心生向往,想象著駕馭青鸞俯瞰大地的壯闊景象。
“李定國。”
“末將在!”
李定國單膝跪地,聲音因激動而微微顫抖,卻無比堅定。
“予你青鸞與豐饒之力,是予你克服南方天塹之地,淨化土地、開拓道路、播撒生機之力量。”
“但,切記,此力之根源,在於豐饒大道,在於踐行利他之念。
此力之增漲,係於你心念與行止。心懷慈悲,解民倒懸,澤被蒼生,凡此利他善舉,皆乃滋養此種之最佳養料,令你權能自然日益精深。
反之,若沉溺私欲,濫施征伐,徒逞殺孽,此種亦將萎靡,你與青鸞之力量亦將減弱,乃至最終神力消散。”
“望你善用此力,行普惠眾生之實。”
李定國深深吸了一口氣,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沉聲應道:
“仙師教誨,定國必銘記於心!此力源於豐饒,用於眾生,此乃天道。末將必以此為鏡,時時自省。
定當將此身此力,儘付於沃土安民、祛瘴除屙、化解乾戈之事,絕不敢沉溺私欲,妄行不義之戰、徒造無端殺孽。若違此心,天地共厭!”
說完他重重叩首。
雲茹微微頷首,目光轉向一旁心潮澎湃的鄭成功,又看向李定國:
“成功隨我行曆,你可與他多聊聊閩海風物,或有助益。”
李定國恭敬稱是,對鄭成功的態度更加鄭重了幾分。
李定國恭敬稱是。雲茹微微頷首,不再多言,轉身下樓離去,將空間留給了李定國與鄭成功二人。
塔樓之上,隻剩下李定國與鄭成功二人。山風拂過,吹散了方才的肅穆氣氛。
雲茹雖已離去,但那尊神駿非凡的豐饒青鸞依舊安靜地立在一旁,如同青金石雕琢的山巒,其存在的本身就充滿了難以言喻的震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