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風獵獵,卷過梁山演武場。
那麵替天行道的玄黑大旗,在風中繃得筆直。
劉備得報青州三山異動,毫不遲疑,即刻點兵。
以魯智深,徐寧,曹正為將,各領一隊。
杜遷,宋萬並阮氏三雄留守山寨,鎮守根本。
他自為主帥,林衝在側護衛,大軍開拔,浩浩蕩蕩直奔青州而去。
寨牆邊擠滿了送行的百姓,有婦人將還燙手的炊餅硬塞進士卒的行囊。
孩童們興奮地追著馬匹奔跑,又被父母慌忙拽回,眼中全是對父兄出征的懵懂與崇拜。
軍民魚水之情,溢於言表。
大軍行至半途,官道旁忽然湧來大批逃難百姓,個個麵黃肌瘦,哭聲淒惶。
一問之下,正是被孔太公裹挾上山的佃農家眷。
劉備當即勒住戰馬一躍而下,走到難民中間,親手將一個跌倒的老嫗扶起。
老嫗氣若遊絲:“軍爺…行行好,給口水喝吧…”
“老人家莫慌。”
劉備解下自己的水囊遞過去,隨即下令軍中分出部分口糧飲水,優先分給婦孺老人。
熱粥炊餅分到手中,溫水入喉,難民們終於緩過氣來,哭聲卻更響。
但見一位老漢跪地磕頭:“大王…求大王救救我家兒郎,他是被孔太公強擄上山的啊!”
劉備目光掃過一張張絕望的臉,朗聲喝道:“諸位鄉親父老放心,我梁山此行,便為替天行道,必讓爾等骨肉團聚!”
“替天行道!!”
身後一千五百健兒齊聲怒吼,聲浪滾滾,震得道旁鬆林簌簌落葉。
那些佃農戶眷望著白袍翻飛,神色堅毅的劉備,個個熱淚盈眶。
大軍再度開拔,進入青州地界。
山勢漸陡,行軍稍緩,但那凜然軍威,隔老遠便如烏雲壓頂,令人心悸。
與此同時,二龍山寨中,鄧龍接到探報,驚得從椅子上跳了起來。
“什…什麼?!怎來得如此之快?!”
他急令鳴鐘聚眾,又遣心腹飛馬通知白虎山。
“快,告訴孔太公,梁山主力來了,按計劃會合!”
孔太公深知此戰關乎存亡,硬著頭皮,親自帶著兩個兒子,傾白虎山之兵前來。
誰知兩山人馬與桃花山部隊在山穀剛一相聚,便各懷鬼胎。
鄧龍縮在二龍山陣中保存實力,孔家父子占住北坡更想借刀殺人。
兩人對視一眼,竟默契地同時強令桃花山部眾頂在最前,充當炮灰,先去抵擋梁山兵鋒。
鄧龍更是直接以勢壓人:“李忠!周通!今日你二人率部打頭陣!若敢臨陣退縮,休怪老子刀劍無情!”
李忠與周通對視一眼,心中冷笑:“果然被朱武哥哥料中,這些殺才真拿我等當肉盾。”
兩人麵上佯裝惶恐,唯唯諾諾地應下,暗中卻令心腹臂纏黃布,準備起事。
不久,地平線上煙塵大起。
梁山的玄黑大旗迎風招展,肅靜的軍陣隻聞鐵甲鏗鏘,一股無形的壓力迫麵而來。
兩軍對峙,劍拔弩張之際,忽見山道旁轉出一位青衫道士。
他從容行至劉備軍前,拱手一禮:“山野鄙人朱武,特來相助王頭領破局!”
劉備勒馬,含笑回禮:“久聞神機軍師大名,朱富兄弟早已知會,某恭候多時了!”
隻見朱武微微一笑,縱身躍上一塊高岩,從袖中取出三麵黃色令旗,淩空一揮。
信號發出。
霎時間,桃花山陣中突變陡生。
李忠與周通看到信號,將早已備好的黃巾紮在臂上,厲聲大喝。
“桃花山的弟兄們,隨我反了,殺出一條活路!”
當即五六百嘍囉應聲變陣,呈錐形陣,猛然反戈一擊!
雖陣型轉換間仍顯鬆散,卻硬生生在二龍山與白虎山聯軍薄弱處,撕開一道缺口!
此陣一旦撕開口子,兩翼必須立刻跟進,向敵陣縱深猛烈穿插,從而造成敵方全線崩潰。
劉備眼中精光暴漲,立即抓住這稍縱即逝的戰機,拔劍長嘯。
“好個神機軍師,全軍聽令,隨桃花山兄弟,破陣擒王!”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