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進見狀,趕忙上前扶住劉備的手臂,朗聲一笑。
“賢弟何須客套!這些俗物,與你我相交之情相比,算得了什麼?隻盼你莫要忘了滄州還有我這麼個兄長,時常來走動便是!”
劉備亦是動容,握住柴進的手,鄭重道:“兄長威震河北,名揚四海,自然無需小弟護佑。但請兄長記住,從今往後,若真有人敢對大官人不敬,便是與我梁山泊為敵!小弟雖不才,必傾力為兄長討個公道!”
柴進聞言,表麵上連連搖頭擺手,口中說著不必如此,眼底卻掠過一絲難以言喻的感動。
他仗著丹書鐵券,這些年沒少給趙宋朝廷添堵。
凡是官府要捉拿的要犯,柴進偏要庇護,無非是心中那口怨氣難平,從未想過要什麼回報。
卻不想,今日竟有人主動提出要為他遮風擋雨,雖然以柴家的底蘊,未必需要倚仗梁山。
但劉備這份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義氣,足以讓柴進這個看似什麼都不在乎的貴胄子弟動容。
他親自將劉備一路送至長亭,仍舍不得分彆,直到實在送無可送,方才灑淚而彆。
劉備和魯智深告彆柴進,行不多遠,便見武鬆從路旁樹林中轉出。
他依然對柴進心懷芥蒂,不想徒增尷尬,故而一路相隨不願現身。
武鬆上前便要拜彆,卻被劉備一把拉住。
“二郎這是何意?此去清河尚有一段路程,你我兄弟正好同行一程,路上也有個照應。”
武鬆推辭不過,隻得應允。
眾人騎馬南行,途經對影山,呂方和郭盛早已在此等候多時。
兩人見了劉備,歡喜異常,率領二三百嘍囉加入隊伍,簇擁著劉備前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一路上,眾人談笑風生,氣氛融洽。
武鬆看著呂方和郭盛這兩位少年郎對劉備發自內心的親近,看著眾人臉上洋溢的笑容。
他心中不由生出一絲豔羨,這般其樂融融的兄弟情義,不正是他夢寐以求的嗎?
又行了幾日,隊伍終於來到恩州地界,離武鬆的家鄉清河縣已不遠。
武鬆上前,向劉備鄭重拜彆,喉頭哽咽:“哥哥,送至此處便可。武鬆就此…彆過!”
劉備連忙扶起,不由分說將一個沉甸甸的包裹塞進他懷裡,裡麵是早已備好的銀兩。
武鬆入手一沉,便知是金銀,連忙推拒:“哥哥使不得!武鬆一路已受厚恩,豈能再……”
劉備按住他的手,懇切道:“二郎,你久不歸家,家中用度,人情往來,處處都要用錢。你便是不為自己著想,也要為你家兄長想想,莫要讓他再為你操心!這錢勿要推辭!”
武鬆想到兄長那困頓處境,怔怔望著劉備,虎目含淚,重重點頭。
劉備攜著他的手,殷殷叮囑:“二郎,即便你不願上山,我也認你這個兄弟!日後若得空,便來梁山看我。我若得閒,也必到這清河縣來尋你!今日一彆,山高水長,二郎萬萬保重!”
武鬆聞言,早已淚流滿麵,千言萬語堵在胸口,竟是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他隻是堅持要再送劉備一程。
於是,隊伍又向南行了大半日,直到夕陽西下,武鬆才不得不與劉備等人灑淚而彆。
他佇立在古道旁,不舍地望著劉備一行人馬漸漸消失在暮色之中,久久。
隻覺心中空落落的,許久才平複下激蕩的心緒,怏怏地向清河縣城走去。
……
另一邊,劉備歸心似箭,恨不得肋生雙翅,立刻飛回梁山,見到林衝,朱武等一眾兄弟。
然而,他並不知道,在他離開的這段日子,梁山因一位新來投奔的好漢,掀起了一場風波。
喜歡重生水滸:我劉備,再造大漢請大家收藏:()重生水滸:我劉備,再造大漢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