鄆州地界,獨龍岡。
山勢如龍脊橫臥,恰好扼住梁山北上的咽喉要道。
岡巒層疊,林深草密,地勢之險要,規模之宏大,竟堪比一座堅固州府。
祝家莊便雄踞岡上,依山勢而建,三層石牆巍然高聳,箭樓密布。
西側扈家莊,東邊李家莊互為犄角,三莊如犬牙交錯,結成鐵桶般的聯防之勢。
昔日梁山威震山東,卻始終未將觸角伸向此地,雙方各守邊界,倒也相安無事。
然而隨著梁山仁義之名遠播,尤其青州攜民渡江的壯舉傳開後,竟陸續有不堪祝家莊苛捐重稅的莊客,冒險渡水投奔梁山。
人口與田畝,正是祝家莊的立身之本!
更有青州易主的前車之鑒,祝家上下早已將梁山視為心腹大患。
正因如此,祝朝奉才主動尋上呼延灼,欲借朝廷名將之威,聯手抵禦這迫在眉睫的威脅。
此刻,呼延灼立在祝家莊高牆之上,俯瞰莊內景象,心中暗驚。
但見莊客操練井然有序,號令嚴明,雖為鄉兵,那股剽悍精乾之氣竟不遜於他帶來的禁軍。
細看之下,披甲執銳者足有一二千眾,個個目光銳利,顯然都是能以一當十的好手。
他暗自凜然,這祝家莊的實力,遠非尋常地主莊院可比!
祝朝奉引著一人上前,含笑引見:“呼延將軍,此乃我莊教師,江湖人稱鐵棒欒廷玉。”
呼延灼定睛看去,正是那日在府中所見的鐵塔漢子。
但見他身形魁梧,麵容樸拙沉靜,立在原地便如淵渟嶽峙。
祝朝奉頗為自得:“欒教師武藝超群,更兼足智多謀。自他統兵駐守以來,周遭村寨無不懾服,我祝家莊方能威震一方。”
呼延灼不敢托大,拱手致意:“欒教師有禮。”
欒廷玉隻是微微頷首,算是回禮,依舊沉默如山,氣度沉凝。
祝朝奉又喚來三子,撚須笑道:“這是老夫三個不成器的犬子。”
話音未落,三個年輕漢子已大步走來,個個勁裝結束,神情倨傲。
正是祝氏三傑,祝龍,祝虎,祝彪。
長子祝龍身材魁梧,麵色焦黃,使一口長槍,頗有兄長風範。
次子祝虎短小精悍,麵如噀血,腰挎雙刀,一看便知性情暴躁。
三子祝彪,麵容俊朗卻帶著一股戾氣,斜提銀槍,看人時下巴微抬,眼神中儘是狂傲不羈。
呼延灼暗暗評估,這三兄弟單拎出來,武藝恐怕都不在韓滔彭玘之下,這祝家莊果然藏龍臥虎。
“有祝家莊如此實力,又有欒教師與三位賢侄這等豪傑,何愁梁山不破!”
呼延灼心中稍定,與祝朝奉一拍即合,當即允諾。
“莊主放心!屆時呼延必上表朝廷,為莊主與諸位英雄請功,搏個封妻蔭子,光耀門楣!”
此言一出,祝氏三傑眼神頓時火熱起來。
連一向沉靜的欒廷玉,眼中也掠過一絲不易察覺的波瀾。
他空有一身本事,卻因出身尋常,在重文輕武的大宋難有晉身之階,隻能在這莊子裡做個教師,心中豈能無憾?
祝朝奉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既得意於自己的算計,又對三個兒子浮躁爭功的性子隱有一絲無奈。
正當廳內氣氛熱絡之際,莊客疾奔來報:“莊主!梁山大軍,已到岡下!”
呼延灼麵色一凝:“來得這麼快!”
祝朝奉卻淡定自若,成竹在胸:“來得正好!敲響警鐘!讓梁山賊寇見識見識我獨龍岡的手段!”
頓時,門樓上戰鼓咚咚擂響,銅鑼哐哐敲鳴,聲傳數裡。
這既是示警,亦是三莊締結的“吉凶相救,患難相扶”生死盟約!
……
獨龍岡前,劉備率領梁山大軍已然列陣。
抬頭望去,好一座險要的祝家莊!
三層石牆巍然屹立,莊門緊閉,吊橋高懸,窩鋪裡人影綽綽,防守森嚴。
細觀其布局,這哪裡是莊園,分明是一座武裝到牙齒的軍事要塞!
楊林上前低聲稟報:“哥哥,這獨龍岡三莊據查能容納十萬人口,可戰之兵合計有一兩萬之眾。且此地良田廣闊,物產豐饒,自給自足,極難圍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