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刀河初試鋒芒,讓第九戰區指揮部見識到了龍淵和鬨鬨那“潤物細無聲”卻又效果卓著的特殊能力。隨著日軍主力如同滾滾鐵流般逼近長沙,真正的考驗即將來臨。第九戰區司令長官薛嶽將軍製定的“天爐戰法”也開始全麵部署——誘敵深入,依托有利地形和預設陣地,節節抵抗,消耗敵軍,最後在長沙城下聚而殲之。
龍淵和鬨鬨,被賦予了在“天爐”內外,利用一切可能手段,加劇日軍消耗和混亂的重任。他們的戰場,不再局限於一點一線,而是跟隨著戰局的演變,在整個“天爐”之中遊走,成為一股無處不在、令敵膽寒的“變量”。
“天爐”外圍:泥濘的死亡陷阱
日軍主力沿著湘北公路洶湧南下。龍淵和鬨鬨活躍在日軍主要進軍路線的側翼。湖南秋季多雨,本就泥濘的道路,在鬨鬨的“精心照料”下,變成了吞噬一切的沼澤。
它讓看似堅實的路麵在日軍卡車和火炮車輪下突然塌陷;讓乾燥的土路在夜間吸收過量水分變得濕滑不堪;甚至在關鍵橋梁的引橋部分製造小範圍的地基鬆動,延緩日軍工兵的修複速度。日軍的機械化部隊和重裝備舉步維艱,行軍速度大大降低,士兵們疲憊不堪,士氣在無儘的泥濘和“意外”中一點點消磨。
更讓日軍頭疼的是後勤。運輸車隊頻頻“意外”陷車、翻覆,儲存物資的臨時倉庫時常發生莫名其妙的漏水、塌頂事件。鬨鬨甚至能精準地找到油料桶的薄弱點,使其緩慢泄漏,或者讓彈藥箱受潮失效。日軍的補給線變得千瘡百孔,前線部隊的彈藥和糧食供應時斷時續。
“天爐”內壁:燃燒的堡壘與“活”過來的山川
當日軍先頭部隊突破外圍陣地,開始向長沙核心防禦圈攻擊時,他們遭遇了更加頑強的抵抗。而龍淵和鬨鬨,則化身為守軍陣地的“倍增器”。
在守衛長沙東側門戶——瀏陽河防線的一處關鍵高地上,守軍一個營依托堅固工事,抵擋日軍一個聯隊的猛攻。戰鬥最激烈時,日軍一度突入陣地。龍淵潛伏在陣地後方,對鬨鬨下達了指令:“鬨鬨,讓這片土地,拒絕鬼子的踏入!”
下一刻,衝上陣地的日軍士兵驚恐地發現,他們腳下的戰壕邊緣突然變得鬆軟坍塌,將他們滑倒或活埋;機槍射擊台的地基莫名鬆動,導致機槍難以穩定射擊;甚至一些手榴彈扔過來,落地點的泥土會突然“湧起”,形成一個小土堆,極大地削弱了爆炸威力。而對於守軍,他們腳下的掩體卻異常堅固,射擊視野也仿佛被無形之手清理得更加開闊。此消彼長之下,日軍這次凶猛的進攻被硬生生打了回去,陣地前留下了大量屍體。守軍營長事後嘖嘖稱奇,稱之為“山神助陣”。
在長沙南麵的妙高峰等山地防禦戰中,鬨鬨的能力更是得到了充分發揮。它引導山間的晨霧和夜色,更加濃重地籠罩在日軍進攻路線上,乾擾其視線和通訊;它讓陡峭的山路變得更加濕滑難行,增加了日軍攀爬的難度和體力消耗;它甚至能在日軍集結地製造小範圍的山體落石或泥石流,雖然規模不大,卻足以造成恐慌和遲滯。
“天爐”核心:長沙城下的“冰火兩重天”
戰事最終聚焦於長沙城垣。日軍調集重炮、飛機,對長沙城發動了瘋狂的攻擊。城牆多處被毀,守軍與日軍展開了慘烈的巷戰。龍淵和鬨鬨也進入了這座燃燒的城市。
在這裡,龍淵將鬨鬨的能力運用到了極致,給攻入城內的日軍造成了“冰火兩重天”般的噩夢體驗。
·“火”的一麵:在日軍主要進攻街道上,鬨鬨能讓倒塌的房屋廢墟變得更加不穩定,仿佛隨時會二次坍塌,阻擋日軍坦克和步兵的前進;它能將散落的木料、家具等易燃物悄無聲息地聚集到特定位置,並在恰當的時機比如日軍靠近或使用火焰噴射器時)引燃,形成阻礙火牆或燒傷敵軍;它甚至能輕微改變炮彈的落點,讓它們更多地落在空場或已經廢墟化的區域,減少對守軍有生力量和關鍵工事的殺傷。
·“冰”的一麵心理上的寒意):龍淵再次祭出了“扒衣”和“軍服詛咒”的心理戰術。在狹窄的巷道裡,正在指揮衝鋒的日軍中隊長會突然發現自己和身邊的小隊長們赤條條地暴露在槍林彈雨下;在占據的院落裡,剛剛想休息的日軍士兵會發現身上的軍裝莫名變得破破爛爛,如同被無數老鼠啃咬過……這種無法理解、無法防禦的羞辱和恐懼,在疲憊不堪的日軍中蔓延,許多士兵變得神經質,戰鬥力大打折扣。同時,龍淵偶爾會讓鬨鬨釋放一絲來自“軍服陳列館”中那些華北日軍將官的失敗氣息,targeted作用於日軍中級指揮官,加劇他們的焦慮和決策失誤。
致命一擊:潰退路上的“最後挽歌”
薛嶽將軍的“天爐戰法”最終取得了輝煌成功。日軍在長沙城下傷亡慘重,後勤不濟,士氣崩潰,終於被迫下令全線撤退。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龍淵和鬨鬨,並沒有放過這個機會。他們提前預判了日軍的主要撤退路線,在一條必經的河穀地帶設下了“最後的盛宴”。
當潰退的日軍爭先恐後地湧向河穀上的石橋,企圖逃出生天時,龍淵對鬨鬨下達了最終指令:“鬨鬨,送他們一程!讓這座橋,成為他們最後的噩夢!”
在鬨鬨積蓄已久的力量作用下,石橋的關鍵橋墩內部發出了令人牙酸的崩裂聲。就在大量日軍擁擠上橋麵的時候,整座石橋從中部轟然斷裂!無數日軍士兵連同他們的裝備,慘叫著墜入冰冷的河水之中,被湍急的河流衝走。後續的日軍被阻擋在河邊,陷入了極大的混亂,成為了追擊的中國軍隊的活靶子。
這場發生在潰退路上的“斷橋”事件,給了日軍第十一軍最後一記重擊,極大地擴大了戰果。
第一次長沙會戰,以中國軍隊的全麵勝利而告終。日軍損兵折將,未能達成戰略目標,其“大陸交通線”美夢破產。
戰後總結會上,吳參謀長緊緊握著龍淵的手,激動地說:“龍淵同誌!你們這次可是立下了赫赫奇功啊!泥濘道路、堅固工事、城內巷戰、甚至最後那座斷橋……處處都有你們的身影!薛長官都特意詢問了你們的情況!你們這‘天爐’中的‘葫蘆仙術’,可是讓小鬼子吃儘了苦頭!”
龍淵謙遜地笑了笑,拍了拍胸前的葫蘆:“參謀長過獎了,我們隻是儘了綿薄之力。真正贏得勝利的,是薛長官的英明指揮和廣大將士的浴血奮戰!”
葫鬨鬨也傳來一陣混合著疲憊與巨大滿足感的意念。它清晰地感受到,葫蘆空間內的“軍服陳列館”中,又多了幾件來自日軍第十一軍軍官的、能量凝實的“新藏品”。它在三湘大地的首戰,完美收官。
“天爐”內外,因葫蘆參戰而真正的冰火兩重天。龍淵與鬨鬨的傳奇,在長沙這座英雄之城,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而華中抗戰的烽火,依舊熊熊燃燒,等待著他們去迎接新的挑戰。
喜歡重生葫蘆戲寇我在北平扒褲衩請大家收藏:()重生葫蘆戲寇我在北平扒褲衩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