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萬流歸宗_鋼鐵時代:從洪武開始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1章 萬流歸宗(1 / 2)

“火汽之力”驅動鼓風與鍛錘的成功,如同在燕軍這台戰爭機器的心臟處,安裝上了一個更強勁、更不知疲倦的泵。煉出的鐵水更多、更純,鍛打的兵甲更利、更堅。效率的提升是肉眼可見的,軍需的壓力得到了切實的緩解。質疑聲在實打實的軍械麵前,如同陽光下的冰雪,迅速消融。

朱棣的滿意化作了更實質的支持。天工院的物料供應等級被提到了最高,甚至開始獲得一些以往難以想象的稀有資源。馬三寶暗中運作,從江南籌措的能工巧匠、從沿海搜集的海船圖樣、乃至一些海外流入的奇異物產,也開始悄悄送入天工院。

然而,淩雲的目光,卻並未停留在眼前的軍事應用上。蒸汽機的初步成功,如同一把鑰匙,打開了他心中更宏大的藍圖。他知道,單一技術的突破,若不能融入整個生產體係,其效益終將有限。他要的不是一兩件利器,而是一場徹底的生產力變革。

“萬流歸宗”——姚廣孝的話點醒了他。格物之道,貴在建立體係,形成標準,讓力量得以彙聚和傳導。

他的第一步,是深化標準化。

天工院下屬的各作坊,雖然已開始推行標準,但程度不一,且多集中於最終產品。淩雲下令,將標準化推向極致,深入到生產工具和基礎零件層麵。

他以改進後的水力鏜床和簡易車床為核心,建立了“工夾具坊”。專門負責生產製造其他工具所需的標準刀具、標準量具、標準模具。所有的銼刀、鑽頭、車刀、卡尺、規板,都必須由工夾具坊統一製作、統一校驗、統一發放。確保整個天工院使用的“尺子”是同一把。

接著,他力推“通用件”概念。不同器械上功能相似的零件,如特定規格的螺栓螺母、齒輪、軸承、銷軸,開始嘗試統一尺寸和規格,由專門的“機件坊”集中生產,各作坊按需領取。這大大減少了重複製造和庫存浪費,也使得維修更換變得異常便捷。

起初,習慣了各自為政的作坊頭目們對此頗有微詞,覺得束手束腳。但當他們發現,領取的標準鑽頭比自己胡亂打磨的好用數倍,通用的軸承壞了立刻就能換上新件時,resistance阻力)迅速轉化為擁護。效率的提升是實實在在的。

第二步,是建立技術檔案與擴散體係。

淩雲在格物堂下,增設“百工庫”。並非存放實物,而是存放“知識”。所有成熟的技術工藝——從“星火鋼”的冶煉規程、蒸汽機的改進記錄、到標準件的設計圖紙、甚至每一次重大失敗的分析報告——都被要求形成詳細的圖文檔案,編號入庫。

郭衡被賦予了一項新任務:組織文吏和學徒,將這些技術檔案,擇其成熟可靠、可推廣者,簡化、提煉,編纂成《天工格物—軍工輯要》係列小冊。內容包括:標準製式兵刃圖譜及公差、星火鋼簡易煉製法、水力設備維護要則、乃至標準計量單位換算表等。

這些小冊子,隨著輪換受訓的工匠,開始流向燕軍控製下的其他重要匠坊。雖然核心機密如蒸汽機詳細圖紙仍被嚴格控製在格物堂高層,但這些基礎性的標準和技術規範,卻如同種子,開始在外圍生根發芽,悄然提升著整個燕軍軍工體係的底層的、基礎的質量和效率。

技術的擴散,帶來了意想不到的回饋。一些地方的匠戶,在實踐這些新方法時,結合本地經驗,竟也產生了一些小的改進和創新。這些信息通過渠道反饋回天工院,經過格物堂甄彆驗證後,有價值的又被補充進檔案庫。一個初步的、雙向的技術流動開始形成。

第三步,也是最大膽的一步,淩雲向朱棣上書,請求設立“功勳民匠”製度。

“王爺麾下,豈無善工巧技之民?其人或因籍貫所限,或因門第之見,其才不得用於軍國。臣請王爺恩準,廣貼告示,不論出身籍貫,凡能獻利於軍、利於民之新器、新法、新技者,經天工院格物堂核驗有效,依其價值,賞銀錢、賜匾額、乃至特許脫籍、擢入天工院任用!如此,則天下巧思,皆歸王爺所用!”

這是一個打破時代桎梏的提議!旨在繞過僵化的匠戶體係,直接從民間汲取技術創新活力。

朱棣接到奏章,沉吟良久。此舉無疑會觸動舊有利益格局,但“天下巧思,皆歸我用”的誘惑實在太大。最終,他對馬三寶道:“可試行之。範圍限於北平等直控之地,由天工院與爾共同核驗,務必謹慎,莫使小人得逞,亦不可寒了真才之心。”

試行令一出,北平乃至周邊地區頓時轟動。無數被埋沒的工匠、擁有奇思妙想的農夫、甚至一些不得誌的讀書人,紛紛帶著自己的發明創造前來嘗試。天工院門外一時人頭攢動。

雖然其中十之八九是異想天開或粗陋無用之物,但確實也有真金閃爍。

一位老木匠改進了水磨的傳動機構,效率提升三成;一位鐵匠發明了一種新的夾鋼法,打造出的柴刀異常鋒利耐用;一位農夫獻上了一種高效的水田龍骨車;甚至有人送來了一種據說能防止刀劍生鏽的奇特油膏配方……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格物堂忙碌異常,負責核驗的學徒和工匠們應接不暇。淩雲規定,無論采納與否,都必須給予來者明確的答複和指導對於有潛力的失敗品),並贈送少許錢糧以示鼓勵。對於確有效用者,則依諾重賞。

此舉不僅真的收獲了一些有價值的技術改進,更極大地提升了天工院和“格物”之名在民間的聲望。“燕王重技”、“天工院納賢”的消息不脛而走,吸引著更多的人才和目光。

這一日,天工院來了一個特彆的年輕人。他衣衫襤褸,麵黃肌瘦,卻背著一個與他體型不相稱的巨大包袱,眼神中帶著一種執拗和緊張。

他聲稱要獻“神炮”之法。


最新小说: 漫畫重啟後,論壇讀者為我哭崩了 年代:穿書八零,軍官老公動心了 在毀滅邊緣開花 夜色拂曉 零域建築師 雪葬紀元 星淵之下:地球的崛起 開局一木筏:大佬的求生日常 山醫逍遙行 漢末三國路